《辨证录》呆病门(六则)
相关推荐
-
《证治准绳·杂病》不得卧
<灵枢>邪客篇,帝问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 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 ...
-
《辨证录》作者:陈士铎 呆病门(六则)
呆病门(六则) 人有终日不言不语,不饮不食,忽笑忽歌,忽愁忽哭,与之美馔则不受,与之粪秽则无辞,与之衣不服,与之草木之叶则反喜,人以为此呆病,不必治也.然而呆病之成,必有其因,大约其始也,起于肝气之郁 ...
-
《辨证录》心痛门(六则)
人有久患心疼,时重时轻,大约饥则痛重,饱则痛轻,人以为寒气中心也,谁知是虫伤胃脘乎.盖心君宁静,客寒客热之气,皆不能到,倘寒气犯心,立刻死矣,安能久痛乎.凡痛久不愈者,皆邪犯心包与胃口耳.但邪犯胃与心 ...
-
《辨证录》头痛门(六则)
人有头痛连脑,双目赤红,如破如裂者,所谓真正头痛也.此病一时暴发,法在不救,盖邪入脑髓而不得出也.虽然邪在脑,不比邪犯心与犯五脏也,苟治之得法,亦有生者.我今传一奇方以救世,名为救脑汤∶ 辛夷(三钱) ...
-
《辨证录》腹痛门(六则)
人有腹痛欲死,手按之而更甚,此乃火痛也.但火痛不同,有胃火,有脾火,有大小肠火,有膀胱火,有肾火,不可不辨也.胃火者,必汗而渴,口中臭:脾火痛者,必走来走去,无一定之处也:大肠火者,大便必闭结,而肛门 ...
-
《辨证录》癫痫门(六则)
癫痫门(六则) 人有素常发癫,久而不效,口中喃喃不已,时时忽忽不知,时而叫骂,时而歌唱,吐痰如蜒蚰之涎,人皆谓痰病也.然以消痰化涎之药与之,多不效.盖此症乃胃中少有微热而气又甚衰,故症有似于狂而非狂, ...
-
《辨证录》狂病门(六则)
人有热极发狂,登高而呼,弃衣而走,气喘发汗如雨,此阳明胃经之火也.夫阳明之火何以能使人登高而呼乎?盖火性炎上,内火炽胜,则身自飞扬矣.热郁于胸,得呼则气泄矣.衣所以蔽体者也,内热既盛,衣之覆体,不啻如 ...
-
《辨证录》伤寒门(四十三则)
伤寒门(四十三则) 冬月伤寒,发热头痛,汗退场门渴,人以为太阳之症也,谁知太阳已趋入阳明乎.若徒用干葛汤以治阳明,则头痛之症不能除:若徒用麻黄汤以治太阳,则汗出不能止,口渴不能解,势必变症多端,轻变为 ...
-
《辨证录》痹证门(十一则)
人有两足牵连作痛,腹又微溏,人不能寐,卧倒足缩而不能伸,伸则愈痛者,人以为寒湿之成痹也,谁知是风寒湿同结于大肠乎?夫风入大肠,日日大便,邪似易下,即有湿气,亦可同散,何以固结于中,而痛形于两足耶?不知 ...
-
《辨证录》胁痛门(五则)
人有两胁作痛,终年累月而不愈者,或时而少愈,时而作痛,病来之时,身发寒热,不思饮食,人以为此肝经之病也.然肝经之所以成病,尚未知其故,大约得之气恼者为多.因一时拂抑,欲怒而不敢,一种不平之气,未得畅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