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诗刊】No.11796期D版||中国杂交水稻梦 半个世纪三亚情 高宝勤
相关推荐
-
专访袁隆平秘书、学生:最后时光他始终没说过“痛”字,梦呓都在说杂交水稻
"最后在医院的这段时间,他的梦呓都围绕杂交水稻,而且很有逻辑性,或是关于第三代杂交水稻研发,或是关于杂交水稻某个技术环节,杂交水稻播种.制种的每一个环节,他都关心得很细致⋯⋯" | ...
-
恩泽天下,普惠众生,袁老永垂不朽
袁老走了,上午网上还在辟谣,下午就证实了这一噩耗.这一噩耗,不但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巨大损失,也使我们所有中国人,悲从中来,不可断绝! 袁老对中国人的意义和在中国人心里的位置不是一般英雄人物可比的. ...
-
这种植物养活了14亿人,最懂它的人却走了……十万民众含泪送别,世界痛失守望者
昨天是袁爷爷最后的遗体告别仪式,举国悲恸,他安卧于鲜花翠柏中,身覆国旗.线上线下哭成一片,芍药遗憾不忍的同时也感慨,爷爷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杂交水稻之父」虽然永远离开了这个 ...
-
袁隆平在三亚的最后时光
袁隆平在三亚的最后时光 2021年05月24日 来源:南海网 91岁的袁隆平走了 很多人说 这位中国"杂交水稻之父" 中国工程院院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从泥 ...
-
悼袁老 ——写在袁隆平逝世的日子里 文/快乐双子
悼袁老 --写在袁隆平逝世的日子里 周繁恕 清晨的露珠在啜泣: 袁老啊,你在哪里? 为什么听不到您匆匆的脚步? 我愿用我的身驱为您沐浴-- 夜半的蛙鸣在呼唤: 袁老啊,你在哪里? 为什么听不 ...
-
配得上国葬的国士袁隆平,究竟做了什么让全国人民都吃饱饭?
今天上午,大叔突然收到接连受到手机新闻推送,一会是辟谣一会又是官媒发布,然而都不算什么好消息,13时07分,国士袁隆平先生仙逝了,更不幸的是,中国肝胆外科的开创者--吴孟超先生也离开了.大叔觉得心情有 ...
-
缅怀!送别袁老……
02:29 02:29 03:30 / 03:30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政协原副主席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于2021年 ...
-
今日,我们送别袁老!
今日,我们送别袁老! 深切 缅怀 5月24日10时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袁隆平院士遗体送别仪式 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 您用一粒 ...
-
“中国好人”吴险峰:把袁隆平院士当恩师赶赴长沙送别,牢记教导“要下得起田”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长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的广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吴险峰,三十年前就认识了袁隆平院士.他们第一次见面时,袁老勉励他的话,他至今都记得.因为试验田相隔不远,他们经常在海南三 ...
-
【梅亭诗刊】特刊 悼袁隆平院士
万花敢向雪中出 一树独先天下春 编者按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请记住这个特殊的时刻!尽管很悲伤,但不得不接受,亿万人敬爱的平民科学家,永远地离我们远去了--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 ...
-
袁隆平院士最后的几个小时是这样渡过的!
来源:网络 2021年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16点,当袁老灵车开出医院后的一刻,各种画面中传出的都是哭泣的声音.此时的长沙,天空乌云低垂,地面湿漉 ...
-
此后风吹麦浪,应是他的灵魂回响
黄青春 虎嗅机动资讯组作品 整理 | 黄青春 5月22日13时07分,袁隆平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据湖南日报最新消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 ...
-
袁隆平与邓哲的爱情: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陪伴
2021年5月22日,注定是个难忘又悲伤的日子,人们还没有从云南青海的地震中回神,就又迎来了一个更让人悲痛的消息,"中华拓荒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亿 ...
-
我们终究失去了他,身价千亿,一生朴素
今天的午饭 很多人没剩下任何一粒米 大家永远不会忘记 这个让中国人"端牢"饭碗的老人 1930年9月7日,北京协和医院响起了一阵啼哭声. 此时,长江流域也在此起彼伏的啼哭声中,看不 ...
-
诗歌||悼杂交水稻之父袁老
悼杂交水稻之父袁老 卢琦林||甘肃 您走了 安祥地走了 您走了 平静地走了 您千辛万苦任劳任怨 您不计名利只为百姓 您倾其所有投身科学 您穷其一生钻研水稻 您让中国人吃上饱饭 您让非州人度过饥荒 您让 ...
-
为什么杂交水稻会诞生在中国?
作者:田不野 吃饱肚子不是难事,难的是让所有人一辈子吃饱肚子. 图片来源:rkrexports.com 当我们纵观人类人口的增长曲线的时候,就会发现人类人口并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在经历了几千年的缓慢上 ...
-
席丰山 || 赞袁老
赞袁老 席丰山 袁老是个细心的人 试验田里 那么多株的稻苗 他发现了一株杂交水稻 为以后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袁老是个有远大理想的人 看到人们忍饥挨饿 激发了他的决心 一定要培育出高产优质种子 多打粮食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