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园词话下编(三)

词人,是那种把世界放在心中的人。

词人手中的那一枝笔应是一根魔杖,既可以化池为海,也可以缩龙成寸。于大千世界中,能观音听色,方入妙境。

-蔡世平 <<南园词话>>

蔡世平|| 南  园  词  话  下编(二)

蔡世平|| 南  园  词  话  下编(一)

蔡世平|| 南  园  词  话(三)

蔡世平|| 南  园  词  话(二)

蔡世平|| 南  园  词  话(一)

蔡世平

下编

25

好词在力不在貌。在貌,取媚于一时;在力,作用于一世、甚至百世。

26

技法与心法,是为词之“基本法”。

技法是公家的,前人早就准备着,大家都在使用着;心法是自己的,平时体悟积攒的,用时破空而来的。

词艺存乎词人一心。心法通,万法通。打开“心门”,方有“心法”。技法当随心法转。

27

人间有一个至高的道德律,也有一个至高的艺术律,是乃天地之大法存矣。

有道是心微法亦精,心雄法亦大。是真词人,词皆由“我”,立规立法。

28

作词有技,但不可炫技。“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最终结果是,河是过去了,海却未能过。

伟大的作品不是竞技出来的,《诗经》不是,《离骚》不是,《史记》不是,《红楼梦》不是。

29

技法是池塘蛙嚷,心法是大海龙吟;技法是笼中捉鸟,心法是野地擒狼。

心是词的天空,词是心的羽翼。词随心动,心与词飞,坐对彩云归。

30

当代词法,还有这三条:

一条是在古人的作品里寻找今人的东西。

另一条是在今天的作品里寻找永恒的东西。

再一条是在西方人的思维里寻找东方人需要的东西。

31

作词如参禅,也要经三“看”。一看“看词是词”;二看“看词不是词”;三看“看词还是词”。

但常有一些“词”,初看是词,复看不是词,再看完全不是词。何故?皆因词人写时热,看时也发热。

热时看是词,冷时看是词,这词才是词。不冷不热时看词,往往只见平仄不见“词”。对于刚刚完成的词作,给它冲个凉水澡,降降温是必要的。

32

世界上有完全真实的人,但却没有完全真实的写作,也没有完全真实的艺术。

所有的写作,其实都是作家记忆中的写作;所有的作品,也都是作家记忆中的作品。因为“转瞬即逝”,是事物的基本形态。再好的记忆也是“有误”的记忆。记忆总会受记忆者的心灵支配,记忆总会模糊事实的本相,但这恰恰是记忆存在的理由与价值。

33

记忆的要害与意义在于,它通过模糊事实真相,扩张艺术家的想象空间与写作空间,搭建起艺术家的宽广舞台。

词人明白这个道理,才有可能处理好作品与社会的关系,现实与历史的关系,今天与明天的关系。唯其这样,词作才会受到今天青睐,或可被明天记住。

34

词人的创作是在现实与未来的“边缘线上”作业,是“今天”举行的一个进入“历史”,迎接“未来”,向现实连说“拜拜”的告别仪式。

写作分进行时与完成时,进行时是创作过程,完成时是成品,一经发表就成为“商品”。

作品的完成是“现实生活”的一次“瞬间定格”,它记录的是词人“此时此地”的生活真实与心灵真实,当然也是“此时此地”的时代社会真实。从这个意义上说,词作品是“无改”的,也是“不能改”的。

35

王国维先生概括词的特质为“要眇宜修”,今天的通俗说法是,一个会打扮的年轻漂亮女人。可不可以有另外的一种表述?比如下面的一字、五字、九字句式:

一字:人。

五字:人。男人。女人。

九字:人。男人。女人。英雄。美人。

小词通大道。词道亦人道。男人女人是词的基本生存态,英雄美人是词的高贵典雅态。

36

词是忧伤者的歌。忧伤,虽然不是衡量好词的唯一标准,但也是重要标准。

忧伤不是病症。忧伤是一种美德,一种品质;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内聚于心的力量。忧伤的人往往道德感强,责任心也强。

忧伤的词人皆有一颗济世的词心。忧伤的人能感知生命世界的疼痛,忧伤是因为自己无力解决与消除这种疼痛的心灵状态。

一般说来,忧伤不会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但能使人感觉眼里的泪水。有的时候,欢乐与笑容,更能让人觉到忧伤。

一般说来,词有了忧伤,读者会读一遍,还会读一遍。亦如流泪的美人,会止不住看她,再看她。

一般说来,小词人忧己,大词人忧时、忧世。

37

学问家为了解读词的需要,常常编织出诸如“边塞词”、“爱情词”,“乡村词”、“城市词”“打工词”“学人词”等等精致笼子。于学问家可能是一等的学问,于创作者却是诱人的陷阱,是三等猎人的战术。

别以为缩小了包围圈,就能捕捉到猎物。殊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时的词人正被一个更大的“圈”包围了。

更大的圈其实是看不见圈的“圈”。如果一定要给这个圈赋形,那么大千世界是、社会人生是、宇宙苍穹是。

38

词人不可以自设罗网,更不可以自投罗网。无边界写作才是最好的写作。无边界写作不是无选择写作,而是词人化天地万物的写作。

想想吧,大词人无一不是无边界写作,苏东坡是,李清照是,辛弃疾是,李煜是。

39

所谓词人,就是那种能够到空中捉鸟,去海里抓鱼的人。

作者简介

蔡世平,男,1955年8月出生,湖南省湘阴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国务院参事室华鼎国学基金会副秘书长,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诗词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湖南理工学院中国当代诗词研究所所长,中国楹联学会顾问,《中华诗词》编委,鸿雪诗词总顾问。系当代著名词人,其作品被评论家称为“旧体词在当代复活的标本”。主要作品集有:词集《南园词》《南园词二百首》《21世纪新锐吟家诗词编年》、楹联集《南园楹联》、散文集《大漠兵谣》、书法集《词随心动——蔡世平自书南园诗词》、诗论集《中华诗词现代化散论》。因《南园词》创作,引发“蔡世平文化现象”,评论、研究与赏析《南园词》的专著有《南园词评论》(李元洛、周笃文、王兆鹏等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旧体词的当代突围——以蔡世平南园词为例》(王雅平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南园风景——蔡词赏析》(何文俊著,线装书局2012)。

(0)

相关推荐

  • 她是南宋女词人,才气近似李清照,无奈命运多舛

    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卷二>里写有:"朱淑真词才力不逮易安,然规模唐.五代,不失分寸".朱淑真,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 (1 ...

  • 和你一道温习诗词韵律(23)

    四.诗词用语应该自然真切,反对使用 "替代词" 从北宋末期到南宋,一些词人在选词用字方面开始主张"倡雅弃俗",提倡使用"替代字",而这些字词 ...

  • 《蕙风词话》(三)

    <蕙风词话>(三) <蕙风词话>,本于常州词派而又有所发挥.他强调常州词派推尊词体的'意内言外'之说,乃'词家之恒言'(<蕙风词话>卷四),指出'意内为先,言外为后 ...

  • 南园词话下编(二)

    蔡世平 南 园 词 话 下编 二 13 词有二气,一为"泥土气",二为"山灵气". 泥土气,表现为作品的生命根基,是胎动母腹的那一份满足与甜美. 山灵气,是有一 ...

  • 南园词话下编(一)

    词人,是那种把世界放在心中的人. 词人手中的那一枝笔应是一根魔杖,既可以化池为海,也可以缩龙成寸.于大千世界中,能观音听色,方入妙境. -蔡世平 <<南园词话>> 蔡世平|| ...

  • 南园词话(三)

    词人,是那种把世界放在心中的人. 词人手中的那一枝笔应是一根魔杖,既可以化池为海,也可以缩龙成寸.于大千世界中,能观音听色,方入妙境. -蔡世平 <<南园词话>> 接 蔡世平| ...

  • 蔡世平||《南园词话》三十七则(下)

    蔡世平 <南园词话>三十七则(下)   接<南园词话>三十七则(上) 十九 也许,信念比写词本身更重要.要相信古人只是把词写好了,但却没有把词写绝了.生命没有终结,词就不会终结 ...

  • 蔡世平||《南园词话》三十七则(上)

    蔡世平 <南园词话>三十七则(上)   一 词是什么?词,是古人创造的既能通天入地,又能探幽访秘的"神器".词的神奇性在于,能以最精短的语言实现人性的深度表达,又能以最 ...

  • 【诗话】蔡世平:南园词话

    【诗话】蔡世平:南园词话

  • 蔡世平:南园词话

    蔡世平:南园词话

  • 古韵新风|游南园​(外三首)文/繁花似锦

    荷,于生命之初,温婉深情, 从容入世,清淡出尘- 红尘中,不如,坐一叶扁舟, 赏两岸的风景如画, 心事如荷,开出一朵恬淡静美的花. --最美月色在荷塘,最美文字在荷塘! 游南园 张还娥 南湖园,桃花娟 ...

  • 南园词话(二)

    词人,是那种把世界放在心中的人. 词人手中的那一枝笔应是一根魔杖,既可以化池为海,也可以缩龙成寸.于大千世界中,能观音听色,方入妙境. -蔡世平 <<南园词话>> 接蔡世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