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点评诗词(十三)
高铁上一瞥
宋善岭(江苏)
十之八九正低头,各把手机忙不休。
唯有老妻闲自在,一人独守一窗秋。
英子点评:此绝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将高铁上的瞬间所见及时记录了下来,不失一首生活日记。全诗用十之八九的乘客与老妻乘车的表现进行对比,一忙一闲,呈现了当代人真实的生活写照。大部分的人都在忙着玩手机,而老妻的关注点则是窗外的秋景,从而塑造了一个似乎没有“与时俱进”的老妻形象,实则以人衬人,含蓄地批评了当今社会的“低头一族”。
汪四营子山村潭边小憇得句
王聪颖(辽宁)
谁嵌明镜此间存,秋到山深水尚温。
静矣双峰皆倒影,飘然一叶也留痕。
尘埃起落天风定,日影浮沉我手扪。
何事彷徨人立久,潭中老柳系红根。
英子点评:作者于山村潭边小憇,感受着自然诸多物象的变化,随心随意吟出一首,记录此刻心迹,这便是诗人的模样。首联以“明镜”喻山村小潭,已是深秋而潭水尚温。中二联句式灵动活泼,“矣”“然”等文言助词使句式于鲜活中见出文雅之气。颔联道出潭中之景,颈联纵向拓深,融入有我之境,尤喜“尘埃起落天风定”之大气,寓理其间。尾联以景收结,许是“彷徨”之因罢,唯有诗人自知矣。随性即诗可见诗人才气,然敲诗还需细致。也许作者欲于“日影”句出些趣味,然笔者不喜“我手扪”之构词,影响诗之美感。“影”字重,似可避?
人老秋暮(新韵)
寒来秋已暮,不见老蝉虫。
笑尔真邪性,潜余耳里鸣。
点 评
秋暮蝉无,声潜人耳,从题目到正文,见巧构。小诗只是表达了这种现象,没有阐发出感想,欠深厚。邪性,太口语化,不雅。为诗应是雅不避俗,俗不伤雅。
孙圣瑶
寒衣节
秋深朔风起,墓祭送寒衣。
阴界极清冷,孝心焉可违。
冥钱化灰去,幽绪绕坟飞。
隐约闻娘语,天凉儿早归。
点 评
很蕴藉的一首诗。首联破题,颔联议论,颈联状景,尾联深化到亲情,从朔风起到早归,很完整,诗的氛围也恰。不足在颔联,对仗不工,且极字下得武断,写诗最好不要把话说绝,改作阴界不堪冷便好些。
张之谭
贺梦天实验舱顺利对接天宫
椰风飒飒海蓝蓝,五号长征射梦天。
飞越银河千万里,践行使命驻空间。
点 评
此作如果标明是新韵,则押韵没问题。如果是平水韵,则押韵不严。格律诗首句押邻韵叫孤雁出群格,末句押邻韵叫孤雁入群格,都是允许的。天和间在一个词部,属词韵,现在用词韵写诗的人为数不少,也不算问题,但蓝和天、间不是邻韵,应算出律。
徐桂法(市南)
乡愁
桑榆何处不乡愁,犬吠鸡鸣晨雾悠。
喜在溪边听鸟语,坐看风给柳梳头。
点 评
坐看风给柳梳头,神来之笔。此作乍看很好,但不耐推敲,一愁一喜,情景不统一,再深究,桑榆,或作日暮解或作晚年解或作田园解,都不是乡愁的唯一。改几个字就可:客居何处不乡愁,犬吠鸡鸣雾色幽。日暮溪边听鸟语,坐看风给柳梳头。这样便有了李白菩萨蛮中宿鸟归飞急的乡愁意味,并能使读者产生联想。
孙嘉宾
墨河秋韵(通韵)
寂寂长河枯草黄,潺潺流断水成塘。
一只鸥鹭孤飞过,几个闲翁垂钓忙。
点 评
一只就是孤,再说孤飞就重复了。再者,鸥鹭是两种鸟,可以统称,但说一只鸥鹭就不妥了。绝句字少,所以诗句须精炼,字词要准确,古人所谓推敲炼字其意义正在于此。
梁孝平
轮值侍母有作
耳顺依然膝下人,于今有幸侍娘亲。
窗前还照儿时月,掌上仍关老大身。
嘱咐养神宜早睡,担忧染恙总详询。
萱堂不晓吾心里,愿听一声呼
点 评
首联述耳顺之年尚有母可侍而感幸运,见孝心。颔联的儿时月老大身,见时空。颈联的嘱咐担忧详询,见孝道。尾联的愿听母呼乳名,读来亲切。此作温馨而诗意,心细而真切。写亲情的诗,不必文采,有真情足矣。有传统美德的诗人方能写出这样有温度的作品。
丁平思
赠宋彩霞老师
硕彦居京绩效丰,赓庚继宋九州崇。
章章佳韵如琼碧,朵朵奇葩养眼红。
大吕深情歌盛世,国刊远境葆初衷。
辛勤编撰文朋赞,精美诗书胜彩虹。
点 评
情欠真实,意欠独特,语言熟套,老干味浓。李树喜赠宋彩霞有两句“日印入常难,彩霞入常易”,让人看过不忘。
苏俊点评
蒋昌典
伊人立秋水,雁去太伶仃。
为爱几茎雪,撷来秋入瓶。
【苏俊点评】素心若雪,逸韵疑仙。起二句铺垫得宜,已见高格。转结更安排精巧,撷秋一语风神独绝,直摄荻花之神。读后气为之清,鄙吝俱消,端不负清供二字也。
夜读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序
江岚
举世无知己,深宵犹说鬼。
何来啜泣声?窗外月如水。
【苏俊点评】文无懈笔,结有远韵。月如水最称其题、其人、其文、其境,盖月光匪特纯洁,更有深邃无涯之意蕴,而蒲公之文心亦随月光之皎洁而至于无穷也。
散步归舍忽忆郭计生兄,成一律寄兄永川
虞廷
豪气干云孰与同,世家金石可称雄。
古今已在圆融里,天地都收径寸中。
一举十觞君共我,半生几度雨兼风。
相望又是三秋尽,何日南山载酒逢。
【苏俊点评】骨力坚苍,中二联尤得剑南诗格,非徒工稳,亦见健劲。
过鸡鸣寺不值寺门长锁萧条倍之
海棠
又值万花摇落天,重来心绪冷于烟。
秋无奈立已多日,事不堪追是少年。
三十犹羁书馆尾,一生几到佛堂前。
菩提拒却应何往,独坐霜风意惘然。
【苏俊点评】情韵兼胜。颔联将立秋二字拆开巧而不佻,真见才情。二句对偶亦工,堪推精妙。后四句回应“心绪”,亦见安排之妥贴。
悼念杨叔子先生
周达
楚云望断赋招魂,江汉长流带泪痕。
已痛波涛倾砥柱,还欣桃李满公门。
两栖自得斯文在,一脉悠然彭泽存。
有梦连宵随素月,喻家山下我心奔。
【苏俊点评】诗悼前辈,语极庄重得体。中二联尤厚重,读之便觉乃真情之流露,而非应酬空泛之作也。
张明新点评
江岚点评
刘庆霖
峡中天井入云端,斑驳时光挂壁残。
仿佛万吨旧报纸,被风翻阅数千年。
【江岚点评】比喻惊人而真切。
游桂林四绝其一
杨逸明
烂漫烟光扑面来,甲天下景入吟怀。
峰无拘束沿江立,竹满风情夹岸排。
【江岚点评】三四句对仗工稳而灵动,有画面感。
虎园观虎
蒋昌典
食自无忧睡自香,便便大腹懒洋洋。
纵然形色斑斓在,不见当年山大王。
【江岚点评】可见环境能改变人,照样也能改变万兽之王的老虎,读此诗令人想起清代诗人黄景仁的《圈虎行》,古今同慨。
花台赏秋
王十二
银杏是黄枫是丹,横涂竖抹满山欢。
秋风这个顽皮鬼,到处打翻调色盘。
【江岚点评】得诚斋体之神。但这种笔法似不宜多用,用多了则显得油滑。诚斋少数绝句精彩胜过放翁,然而,论其整体成就终不如放翁者,正在于此。
听老歌
李景慧
一盏茶烟细出神,循环单曲渐沉沦。
非关乍冷情无赖,缘是歌中住着人。
【江岚点评】状出神之态如在目前。
秋怀
曹石金
四时秋最富,遍野撒黃金。
随落雨中水,见飞霜后林。
登山念行客,题叶动诗心。
因疫困双足,安能一解襟。
【江岚点评】起句甚佳,令人过目不忘。全篇亦妥贴。
抱朴书生点评
方瑜泉
告老闲生厌,浇园盼垄青。
无关丰歉事,为使梦常馨。
【抱朴书生点评】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田园梦,但田园似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心境,所以无关丰与歉,正所谓“此中有真意”,安可与人言。
过京西南石洋大峡谷四首其一
刘庆霖
峡中天井入云端,斑驳时光挂壁残。
仿佛万吨旧报纸,被风翻阅数千年。
【抱朴书生点评】末两句的比喻真让人眼前一亮,沧桑感扑面而来。
虎园观虎
蒋昌典
食自无忧睡自香,便便大腹懒洋洋。
纵然形色斑斓在,不见当年山大王。
【抱朴书生点评】很形象,也很通俗,但未失讽刺意味,可读。
问山
佟云霞
夺目风光总费猜,山袍得体又谁裁。
襟前红叶盘成扣,缠绕心头解不开。
【抱朴书生点评】结两句联想奇丽,增添了许多趣味。
过鸡鸣寺不值寺门长锁萧条倍之
海棠
又值万花摇落天,重来心绪冷于烟。
秋无奈立已多日,事不堪追是少年。
三十犹羁书馆尾,一生几到佛堂前。
菩提拒却应何往,独坐霜风意惘然。
【抱朴书生点评】“无奈”、“不堪”、“惘然”,这是我读到的海棠作品里最令人唏嘘诗了,其复杂的情绪真不是一两个词语能表达清楚的,尤其是尾联,连菩提都拒却了,天下如此之小,这颗心又将如何安放!呜呼!
郎晓梅点评
韦散木
久闻蕲黄多异人,吏隐著书警鬼神。论诗谈龙偶露爪,论史阳秋伤获麟。掩卷倏冷心头血,忍对兴亡颂鸿烈。大别山外寄微吟,寒柿簌簌鬼灯灭。
【郎晓梅点评】整体看虽有“异人”“谈龙露爪”蜻蜓点水誉其地其人其书,诗因得赠而来却非如常者为谢赠而出,不过录其慨叹而已,落脚在“感”之一字,所以其意真挚无伪,是我所谓有铿铮筋骨者。作者曾于“小梅有约”对话中说,诗人应该“在合理自然的情况下灵活贴切地运用”“比如'古朴平实’'绚丽华美’'幽默风趣’'典雅高古’'通俗浅白’'雄浑豪放’'沉郁顿挫’'含蓄隽永’'清新明快’'慷慨悲凉’等等语言风格,类似于二十四诗品或前人总结的各种诗风”的语言。倘以《二十四诗品》说,此诗风气出俗,托情于事,或曰委曲、悲慨、含蓄,其意彻骨摧心,有我所不堪深味而道之者。就其语言风格来说,或二十四诗品所谓能涵盖,我谓之奇诡。而其奇诡气象之生成在其用字譬如“异”“鬼神”“龙爪”“获麟”“冷”“寒”“鬼灯”之类的表层建筑(语言层),与其内里从《蕲黄四十八寨纪事》以及现实荒诞的架构以及情绪(意义层)之间的两相契合适应。
【双调·水仙子】题和老婆秋林小照
南广勋
林中秋叶落纷纷,老俩已经白发人。笑谈犹忆出村镇,专钻小树林。记得也是秋深,红叶红如火,黄叶黄似金,落了一身。
【郎晓梅点评】南老的非涉政类曲子已入从容自在的浑然之境。其曲风活泼跳动,俗趣盎然,诙谐有度,已臻化境。即如“出村镇,专钻小树林”,见形象出趣味,是他处罕见而南氏特有的散曲风趣,倘无其年岁无其性别无其曲艺无其性情或都难得。其用字皆白俗,个别字眼儿譬如“老俩”竟似珍珠奶茶中的西米,颇为筋道有嚼劲儿。其语跌宕萦回,从意如流,直如人一口气说出的一段毫无雕饰的口语白话,造语丝滑,而逻辑谨严。其逻辑譬如,题文皆扣于俩人和秋林,人与树交错隐现于行文,“落了一身”直接将树与人交融,是妙手天成。
【中吕·山坡羊】秋游石门坊(通韵)
郭顺敏
风凉一溜,花香一袖,蛺蝶忽左还忽右。眼难收,色还勾,黄栌似火秋红透。山上白云不让走。时而,昵作狗;时而,缠住手。
【郎晓梅点评】郭姐姐的曲以我肉眼可看的进境速度进境,但我仍觉欠着些火候。倘以南广勋老师的作品为参照,我不揣浅陋可以说两点弱处。一是语言上文有余而俗不足,譬如“时而,昵作狗;时而,缠住手”,仍是一个小女子的文艺腔。一是形象可而趣不足,这一点与前一点相关联,作品虽也较活泼灵动,比如“蛺蝶忽左还忽右”,“眼难收,色还勾”,“时而......时而......”颇具变化,但俗不足,自然俗趣不足。且描摹过多,情节较少。诗不带情绪则无骨,曲不带情节则无趣。除却写法,其俗趣不足的原因,我以为还有主观上的原因,其一在女性性别局限,男性写曲可放可野,女性野放较难;其一在已惯的身份局限,作为一个大学退休教师,郭姐大概也很难放下身段将自己完全抛入尘土之间,自然滋味会浸渍有所不足。
郭海燕
净月赏冰凌花
金光蕊里御清寒,恣意开来朵朵鲜。
谁道冬深无靓景,生机早孕雪之前。
陈玉峰点评:
小诗的亮点,在于作者融情于景,融情于理。把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力求达到艺术与哲理的统一。
冰凌花是纯洁、执着、勇敢、不畏艰难的象征。前两句,作者浓墨重彩描写了冰凌花在万花凋落的冬季,给大自然带来的勃勃生机。起句的“清寒”,道出了冰棱花盛开的季节,承句的“恣意”,表现了冰棱花盛开的状态。
小诗的转句,在前两句描写铺垫的基础上,笔锋一转,以设问的笔法引发读者的思考。结句“生机早孕雪之前”,歌颂了自然界生命之伟大乃至蕴藏的生机。它以此启示人们,冬天的来临,并不能阻止生命的孕育。作者以满满的正能量,给人以奋发向上的斗志。正如雪莱所说:“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于 群
身边
窗前丛竹风吟语,弦月楼头倾耳听。
满地冰霜埋落叶,几家灯火对寒星。
粗陶茶盏消尘虑,老木书台看佛经。
一缕烟香云在手,心中无物有沧溟。
念奴娇·而今不惑(新韵)
小燕子(河南)
而今不惑,叹浮生何必,品评逐个。万丈红尘成一笑,惯看伤悲欢乐。白眼随他,素颜且自,诸事随缘过。东篱长醉,晚风夕照和我。
闲做诗圃痴丫,真情幽绪,快意涂平仄。娇女乖乖夫懂事,抬眼常拾云朵。兜尚余钱,枕能留梦,管甚仙和鹤。翻然回顾,老天对俺不错。
02
作品赏析
浅评小燕子《念奴娇·而今不惑
扁舟
这是一首生日抒情词。题目就明确的告诉读者自己“而今不惑”,说明作者已满四十岁,到了“不惑”之年。由是,随着词的展开,抒发了四十岁的感慨之情。“叹浮生何必,品评逐个”,没有必要回首往事,“品评”过去。“万丈红尘”已成“一笑”,看惯“伤悲欢乐”。淡看风尘,不必纠葛往事。于是“白眼随他”,不屑一顾,“素颜且自”,“冷眼向洋看世界”,突出了作者面对生活四十年,不落俗套的清高处世思想。一切过去,顺其自然。四十岁,到了菊芳时节,依然是斜阳晚风里的故我。上片,表达了作者对自己四十岁的情愫。
下片的重点,接连上片叙述的情,针对眼前面临的生活,惬意而舒坦。乐意做“诗圃痴丫”,“快意涂平仄”。女儿乖,丈夫爱,经常在蓝天白云下,消闲度日,多么快乐!不缺吃穿,雅致安闲,何需管那“仙和鹤”。自己就是生活在悠闲清趣的仙人境界,生活在野鹤般的自由自在世界里。能在如此无甚忧愁烦闷的情景里生活,确实老天“对俺不错”。从一个侧面,表现了康平安乐的生活情景,体现当前社会稳定,安居乐业的人民生活世界。
03
作品点评
整首词简洁明了,意义丰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语言清新流畅,音节谐婉,可为我们写词题材方面,扩大了内容含量,有了一个探索拓展的方向。
31.渔 歌
李家荣(广东)
欸乃遣谁听,秋风下洞庭。
唤来双白鹭,划破一天青。
王守仁评:
欸乃摇橹之声,以声音开篇颇为新奇,由声觉转换为视觉,可知有渔船在湖面驶过,秋天正是洞庭湖鱼虾肥美季节。转句“唤来双白鹭”,化用了苏轼“”何处飞来双白鹭”,唤来乃呼唤也,呼唤白鹭来分享收获的鱼虾亦或是作者的优然惬意?天空的白鹭,牵动了作者的目光,并以深情的关注,才获得“划破一天青”的感觉。白鹭飞过蓝天,作者用划破二字示意天的澄净明澈与白鹭飞翔的速度及壮态,足见作者炼字之功夫。尤其是欸乃,下,唤,划等动词入诗,用笔轻闲,增加了画面优美和活力。
32,二.晨 见
李景慧(山东)
林杪连山色,烟青淡墨图。
霜风芦雪散,有客钓江湖。
王守仁评:
树杪后边是一抹淡淡的山色,远处村烟袅袅,浓淡相宜。秋风吹荡如雪芦花,岸边有客持竿垂钓。好一幅山水画面。山静烟浮,芦飞水动,只有钓客悠闲恬淡,守着鱼竿。可谓心中有画,笔下有诗。给当今浮躁平淡的生活,吹来一缕沁入肺腑的清风。
33,隔离
宋善岭(江苏)
镇日居家也泰然,一张藤椅坐窗前。
枝头小鸟休怜我,你有逍遥万里天。
王守仁评:
新冠病毒袭来,人心恐慌,如临大敌,纷纷避疫。唯独作者虽居家隔离,却藐视生死,坦然处之。安坐窗前藤椅,悠然外望。见枝头小鸟而生出感慨,进而羡慕鸟儿拥有万里云天的自由。照常理人总是可怜鸟儿,但现在隔离的人是不是比鸟儿还可怜?鸟儿呀,“你有逍遥万里天”而我只有一张藤椅而已,欲破门而出游览山水已不可能。借与窗前鸟儿对话交流,吐被隔离之怨。
34,居家杂记(三)
郭友琴(河南)
案上山鸣水,窗前叶逐风。
居家心未懒,避疫句难工。
气韵逢阳冷,诗肠扫码空。
经年何最苦,屡屡捅喉咙。
王守仁评:疫情频发,多地实行管控,小区或楼门被封,无耐居家。首句和承句,书案上山水的会意与窗前风逐树叶的实感,设置了虚实之间的反衬和意象对立,此刻本应该苦闷烦躁,作者不忧心疫情,却忽来雅兴欲赋诗抒怀。文字虽招之既来,然语句难工。何以故?有阳阻塞,气脉不通,更因扫码,诗肠无物。作者有言,欲借诗一吐而不得,最后直言发泄心中之苦,那就是屡屡捅喉咙。“捅喉咙”三字刺人眼目,石破天惊,落地有声。本诗首联、颔联、颈联三联对仗工整有致。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统一。
35,异样表现
卢贤德(青海)
阿谁今日不当班,却见楼前洒扫欢。
逢客殷勤抛一笑,原来单位换新官。
王守仁评:
中国封建时期太长,劣根性难除,故易生产奴才,诗中这位不当班者既是其中之一。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专制者反面就是奴才,有权时无所不为,失势时即奴性十足。
鲁迅所讲的劣根性中的奴性,遇到了比自己强大的人,就变得很老实,很乖巧,就像羊一样温顺。而这种人遇到比自己还弱小的人,就会用强人虐待他的办法去虐待比他弱小的人,以此来找到满足感,发泄一下。这种丑陋的人到现在都没有改变。而诗中的这位不当班的人,就是鲁迅先生批判的那种人。既然不当班,就老老实实的干你的那份工作是了,干嘛非要抢人家当班人的工作呢?“却见楼前洒扫欢”中一“欢”字表示其殷勤卖力,丑态百出,令人鄙视。转句“”逢客殷勤抛一笑”,所谓逢客,必是遇到新官来访之客,一个“抛”字和“笑”把奴才的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见新官之客都这样谄笑,那么在新官面前更会是“摧眉折腰是权贵”了。结句一锤定音“原来单位换新官”了。有力表示了对这种假、恶、丑奴才相的轻蔑态度。作者抓住了“洒扫欢”、“抛一笑”这两个动作,鞭挞现实生活中的丑恶。用文字将这种小人所作所为永久凝固在作品中,给人以警示。
36,杮
何阳义(重庆)
灯笼一盏盏,颜色有深浅。
若要讨欢心,人前先服软。
王守仁评:秋天是成熟的季节,柿子树也结满了丰收果实。用“灯笼”形容成熟的柿子非常形象,“一盏盏”表示结果之丰盛。“颜色有深浅”在秋阳照射下,先熟后熟同挂一树,赤橙黄绿各颜色皆有,故有深浅之说。转句出人意料,“若要讨欢心”,丰收了不一定讨人喜欢,成熟了也不一定讨人喜欢,那么怎么才讨人喜欢呢?最后告知“人前先服软”,只有变软了,吃到嘴里了,才使人心满意足。如果细细品味含有更深一层意思,为人处世何尝不是如此。硬了没人喜欢,只有人前先服软,不生阻碍,才会路路通顺。这正是咏物诗的寄意特征。
37,雪后梅花开
王玉英(河北)
窗启香盈室,隆冬绽锦霞。
雪深封一径,不得近梅花。
王守仁评:
作者构思巧妙,用欲擒故纵手法,不泄露春之消息。首先从嗅觉下笔,告诉人有香盈室,接着是视觉的传达,“隆冬绽锦霞”,示以颜色的感觉。转句“雪深封一径”,继之深化了隆冬的意境。一个封字喻雪之大,阻断了人亲近梅花的行为。生出对雪的怨恨。雪后一茎梅花含苞怒放,给寒冷寂寞的人一道靓丽的风景,使逆境之人看到了希望和生出暖意。诗有不足乃收尾“不得”二字,将雪与梅花的轻重位置发生漂移、错位,显示出为难情绪,缺少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勇气,有违初心。使诗格降低,弱化了诗的意境。如将不字改为“还”字,既“还得近梅花”,其势破空而来,将作者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向深处挖掘一步,余味无穷,让诗的主旨放在梅花上,岂不是更好。
38,祖父的旱烟袋(通韵)
郭通海(北京)
桑杆铜锅青玉嘴,荷包一甩挎腰间。
农家日子百千味,难抵餐余那口烟。
王守仁评:
旱烟袋中国传统的民间吸烟用具,同西方喜欢的烟斗不同,说明了中西文化的差异。烟袋头多用铜铸,烟杆木质,最好的是用一种叫老鸹眼的灌木树条制作,此树条中空,树条外装饰天然花纹,做烟杆最为漂亮。烟嘴有玻璃、玉石、玛瑙诸多种,当然玉为最佳。因其质柔,噙嘴内易咬得住,感觉舒适。乡村老人吸烟还需荷包俗称烟口袋搭配,荷包由女人制作,往往要绣上荷花。一般由恋人绣制,颇为男人所珍。平常挂于腰带或裤带,取烟沫方便。诗的前两句“桑杆铜锅青玉嘴,荷包一甩挎腰间”。正是对这一烟袋、烟口袋的描写,极其形象准确。前两句实写,转结句则用叙述语言表达吸烟之瘾。“农家日子百千味,难抵餐余那口烟”。百千味非言饮食,更包含了生活中的艰辛与甜蜜及种种喜欢和嗜好。但哪一种比得上饭后的烟给人的快感带来的舒心啊。俗话说得好:饭后一袋烟,賽过活神仙。可见乡村老人的满足是那样简单而随意。由旱烟袋这一物像发出作者对祖父的深切怀念。可见作者构思精巧,于生活用品取材有致。
39,题核酸检测造假
齐蕊霞(河北)
国难之时发大财,众生愁苦尽抛开。
棉签能变金元宝,颠倒阴阳滚滚来。
王守仁评:
核酸检测造假,已成为当前媒体热点之一。作者及时抓住防疫防控这一重大主题进行鞭挞声讨,为百姓发出正义的呐喊。三年时间的新冠病毒传播,国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及时对患者免费救治并加强全面的防控工作。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般抗疫人物,人民群众对政府的抗疫政策给予积极配合。而近一年资本投入防疫后,借全民核酸检测之机进行黄绿码造假,大发国难之财,尤其是私营检测企业行贿地方官员后,利用公权力,防控层层加码,封城封路封居民区,迫停各类商铺堂食,强迫群众进行核酸检测,使公费医疗保险资金大量流入个人腰包,引起人民群众不满而怨声载道,破坏了政府在人民中的公信力。诗首句“国难之时发大财”,直奔主题,一锤钟响,震撼有声,此句是对检测企业贪婪无德的怒吼。“众生愁苦尽抛开”则是对地方官员贪腐的鞭挞。
40,过秦岭
陈竹松(甘肃)
乡音别后已无痕,又种些些白发根。
一到平川莫回首,高峰隔断楚家门。
王守仁评:
离故乡太久,乡音已经模糊不清,似乎完全忘记了,“无痕”二字道出无限凄苦。一“根”字乃诗之眼,乡愁如同根根白发剃了又生出来,缕缕不息。谁能斩断时间的流逝呢。“一到平川莫回首”过了秦岭眼前一马平川,离故乡越来越近,秦岭的高峰隔断了多少年回家的路,此时千万别回头,回头了便触痛那一缕乡愁。转结两句喻作者悲欣交集,感慨万端,韵味深厚,弥漫着一层淡淡的忧伤情绪。全诗扣题紧密,感情丰富。
各位诗友:
本期“名家点评”栏目,聘请著名诗人张明新做点评嘉宾。张明新先生是足荣杯丁酉好诗词、中华诗词杂志2015和2018年两届中华好诗词、第二届诗词中国一等奖获得者。在诗词理论研究和诗词评论上,眼光独到,评析精确,目前担任多家微刊点评嘉宾。
《墨河韵语》编辑部
张明新先生点评作品
梁孝平
狼牙五壮士像下咏叹
许国谁如壮士顽,青春热血洒崖间。
纵身一跃垂千古,五个英躯化作山。
【点评】
歌颂英雄:作者的价值取向。表现手法:不用曲笔,正面书写。艺术效果:大音镗鞳,慷慨悲壮。转句铿锵有力,结句化实为虚使全诗升华。顽,多义字,此取坚强意,用得险。正能量诗,一消靡气,鼓舞人心。近来诗坛却有反对正能量作品的声音,岂非咄咄怪事?

黄召晨
暮秋
老屋斜街依古树,锈门静掩锁寒溪。
莺从乱苇疏中度,鹭在残荷妙处栖。
晚稻泼金描大野,丹枫举火炼长堤。
鸣虫各自寻深草,群燕空飞不捉泥。
【点评】
颔联佳,对仗极工,景物与音韵俱美。音韵是诗的主要特征之一,优秀诗人特看重音韵,其诗句读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疏中”,可易“疏间”。“稻泼金”“枫举火”也具张力。几处炼字有点刻意。画龙得龙,惜未点睛。

张之潭
青岛三天完成全员核酸检测(新韵)
新冠肺病扰安宁,疫鬼深秋琴岛行。
号令一声齐响应,三天检测万千丁。
【点评】
作者关心时事,关心疫情,忧国忧民,赞扬政府防疫措施,其情可嘉,无可厚非。但看此作只是一篇押韵合律的说明文。诗应该用高度凝炼的语言、充沛的感情、丰富的想象艺术地进行创作。掌握格律只是万仞青山的第一层阶梯。

张圣智
昙花咏(通韵)
莫道昙花一现熟,昼羞夜绽赏终初。
瓣开内阔外层窄,蕊放雌伸雄卷伏。
不与群芳争艳媚,但求独自送香殊。
虽无耀目辉煌绩,却未身沾半点污。
【点评】
不足之处:羞字不达意。现、绽、开、放,意重。内外雌雄虽对的好但瓣开蕊放合掌。耀目辉煌绩,脱了。可取之处:起承转合层次分明。亮点在末句,切花拟人。

杨逸明(上海)
吴江闲居
平生飘泊驾飞艭,系缆终须到故邦。
举盏每邀山入座,催诗常听雨敲窗。
星垂天际珠千斛,月印湖中璧一双。
此是人间真富贵,季鹰能不返吴江?
【点评】
好诗让人悦目赏心。钟振振老师曾说过,一流诗人的诗非常精致(大意),此诗即是。此诗且不说窄韵押的如此得心应手,对仗对的如此工整漂亮,就布局看,也是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首联以飞艭喻漂泊,以系缆喻故邦。颔联写室内,邀山入座,窗雨催诗,化杨万里“尊酒灯前山入座”杜甫“片云头上黑,疑是雨催诗”诗句道眼前景,化典无痕。颈联写室外,星天月湖,一上一下,天高水阔。尾联以吴江人西晋张翰归乡故实作结,首尾相顾。构思缜密巧妙还可从富贵二字看出,除去内涵,颈联的珠千斛璧一双正是印证。读此诗确是美的享受,能读出诗人故邦的美,能读出诗人对故邦的爱,能读出诗人对闲居故邦的自豪和满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