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142【编席】

(0)

相关推荐

  • 炊烟有望 手艺 3

    编席要用搜瓜,掖刀子,碾砣子.编席有一个程序,起头,收边,折边,窝角,掖边.虽是杨师傅自己编席,可是需要家人合作,他的儿子踩着碾砣子轧篾子,女儿搜篾子,整理篾子,媳妇帮着窝角收边掖边.勤快的顾桂英帮着 ...

  • 【行走在乾县】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失传的手艺消失的行当(三)编席.补席 文/祝忠建    乾州蕞娃 芦苇席子,农村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知道,城市的年轻人就不一定知道它是何物了. 北方气候干旱,冬季漫长寒冷,过去在农村几乎都睡"土 ...

  • 荡漾在心中的芦苇

    我的家乡在黄河南岸,那里盛产芦苇.每到秋天,整个村庄淹没在芦苇的海洋中,一片片的芦苇随着秋风摇曳生姿,哗拉拉的摆动很是壮观.芦花飘飘的季节是我们老家最美的时候. 小时候,我们几个小伙伴常常钻到芦苇地里 ...

  • 那些年,灵璧县北的苇编

    灵璧记忆 编席.打箔.搉(注)折子 --忆晏湾的苇编 (网络配图,图文无关) 那是1959年农历腊月二十二的下午,经过一夜加大半天的跋涉,我终于回到阔别半年的家.一个破院子,又没个门,我一眼就看到妹妹 ...

  • 鹿清江原创散文:苇席

    我家东边是一条比我们村庄还要长许多的河沟.每年春暖花开时节,都会长满绿油油的苇子.苇子一高,可就是我们的乐园了.水鸟们在里面安营扎寨:巢筑在几株苇子之间.那时我们只知捉了雏鸟来寻乐,哪管它们的痛苦.夏 ...

  • 家乡纪事(4)—— 难忘那芦花飘飞的岁月

    深秋时节,漫步在故乡的那条大河边,想起了那曾经的沿河的芦苇,还有那些与芦苇相关的故事. 曾几何时,家乡上东峪村的河岸边到处都是苇田.从上游与南野河村交界处的石鳖崖,到老连沟岗,再到河西.河东.河南和大 ...

  • 织席子

    织席子 席子,以各种篾条编织而成的片状铺垫用具.其历史悠久,古代陶器即有席纹陶.古人铺席于地以为座,后坐在地上或以地为席称"席地",席地而坐即源于此.苇席曾为丧葬常用之物,覆盖丧车 ...

  • 当代散文‖【苇花女人】◆马晓璇

    作者简介 璇梓,原名马晓璇,山东微山人,文案编辑,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济宁作协会员,微山县作协秘书长,副主席.文章喜欢随性而作,随感而发,崇尚自然,简单. 苇花女人 几场秋风掠过,㶷烂了一季的荷,渐渐 ...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

  • 《行摄生活》-143【芦苇画】

    - - -指尖上的山西 054 芦苇画 依然是青塘村,依然是芦苇,芦苇画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知的技艺.如果说编席是芦苇生命的延续,那么芦苇画就是芦苇生命的升华. 拾阶而上一处小院,窑洞内外的芦苇画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