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笔论》《九势》《篆势》原文释文及赏析
相关推荐
-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803行书取势
汉魏之际是书法史上重要时期,隶书开始转变为真书.这一影响巨大的转变,是通过行书作为中间媒介完成的.说得明白点,隶书加以使转变成行书,然后行书隐藏使转产生了真书,今后还会解释. 钟繇虽然没有纯行书作品传 ...
-
钟繇曾学习蔡邕书法,其《九势》到底说了啥?通俗易懂与您谈笔法
前有老子<道德经>"道法自然",后有王充"自然元气说"及蔡邕<九势>"书肇于自然",从三个命题中可以明显看得出,都在 ...
-
用描画的方法,得到完美的字形,如同有些人写田楷,这不叫书法
描画法写字,这是田楷不被认可的一个原因,有人在留言区问田老师哪里描字画字了?现在就把什么是描字画字说一说. 有人说竖钩的跪笔弹锋是描字画字,因为不是直接出勾,还要反向运笔又跪又弹的,实在麻烦.如此说话 ...
-
萧何《书势法》原文释文及赏析
萧何<书势法>原文释文及赏析 萧何(前257年-前193年),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人,西汉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汉 开国功臣之一. 早年任秦朝的沛县县吏,秦末辅佐刘邦起义,史称" ...
-
2.蔡邕《篆势》、《笔论》、《九势》原文
发布时间:时间:2018.07.16 作者: 来源: 访问人数:点击:656 蔡邕<篆势>.<笔论>.<九势> 蔡邕(yōng)(133年-192 ...
-
蔡邕书论《篆势》《笔论》《九势》
书论著作,流传下来的有<笔赋><篆势><笔论><九势>四篇.其中<笔赋>大部分内容为唐宋类书引用而得以保存,只是少有阙失:&l ...
-
书论-蔡邕《篆势》《隶势》《笔论》《九势》
篆势 字画之始,因于鸟迹,仓颉循圣,作则制文.体有六篆,要妙入神.或象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緼.扬波振激,鹰跱觯鸟震,延颈协翼,势似凌云.或轻举内投,微本浓末 ...
-
王羲之《十七帖》的笔法基因——1、隶笔 2、横势
王羲之<十七帖>,是书法中最为经典的草书法帖,堪称"草书圣经". 起首"十七"二字,按照古人惯例,作为帖名.这样的编排其实很有深意,那么到底为什么要 ...
-
因明入正理后疏原文释文(与字帖同列)
因明入正理后疏,临贴更方便. 〉1 因明入正理论后疏 慈门寺净眼续撰论云 . 如是 等 似 宗 因 喻 言 非 正 能 立 . 述 曰 . 上来别解法. 此即总结也.总指前过.故称 如是.所 言等者. ...
-
缓笔写出“疾势”,方得韵味!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这是汉代的书法家蔡邕对于疾势的看法.他认为疾势处于撇.捺之间,又在竖的紧趯之中. ▲蔡邕<熹平石经>局部 众所周知," ...
-
古人讲的“书气”“气脉”“笔连”“意连”“势连”是什么?
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古人讲"书气"."气脉",到底是什么?笔连.意连.势连又是什么? 气贯全篇 刘熙载在<书概>中论章法有道:"章法要变而 ...
-
书法名碑《郑文公碑》拓片书影:草情、分韵、篆势具备,一片天机
位碑于山东半岛的云峰山摩崖刻石群,包括莱州云峰山.大基山,平度天柱山,益都玲珑诸山,是与洛阳龙门石窟"二十品"同样显赫的北朝书法铭刻,而以北魏<郑文公上碑><郑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