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六)

(0)

相关推荐

  • 从晁错削藩看商业变更—“秦汉史与项目管理”之四十三

    从晁错削藩看商业变更 汉景帝刘启手下有一个得力助手,就是大家都熟知的晁错,晁错上书景帝请求削藩,削藩的建议一开始就想削吴,但被詹事.窦太后的丛侄窦婴劝谏阻止. 后来窦婴被免职,晁错再次上书,请求削藩, ...

  • 晁错:身已许国,再难许家

    文 / 子玉 尊敬的晁错先生,what?晁错老爸这样称呼儿子? 当然不是,晁错老爸称晁错为"公",比称晁错先生显然还要正式,更显高大上. 那么晁错老爸为什么如此称呼自己的儿子?是官 ...

  • 西汉的“七国之乱”为何会发生?又为何仅三个月就平定了呢?

    作为西汉的开国皇帝刘邦,除了在沛县的快乐生活之外,从开始创业开始,就一直在奔波.不过最终清除叛乱之后,他的人生也走向了人生的终点.但随后的吕后的执掌权柄,让刘姓江山差一点易手.随着汉文帝开始继承皇位之 ...

  • 【景帝】三、都是借口

    千百年来,我们脑子里很容易固化一个印象,那就是藩王一定是坏人.无论是汉朝的刘氏诸王,还是晋朝的司马氏诸王,亦或是清朝的三藩王,我们很容易主观的认为他们都是坏人.那么,有根据吗?有啊,他们叛乱了. 好吧 ...

  • 吴王濞列传(一)

    读更多美文,敬请关注黄河歌者:微信公众号huanghegezhe,<简书>搜索"黄河歌者".每天为您推送有特色的文章.吴王刘濞的儿子刘贤被刘启拍死,晁错激进的" ...

  • 一位汉朝大臣的座右铭:身已许国,再难许家

    文 / 子玉 在其位,谋其政.晁错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包括生命. 别人都羡慕晁错父亲有一个当大官的儿子,但晁父内心的恐惧只有他自己知道. 听说儿子主导的削藩政策已经导致群情汹汹,诸侯王们那像刀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九)

    窦婴和晁错性格不合.政见不同.曾经翻脸. 袁盎连夜跑到窦婴府上:奸人晁错公报私仇,诬陷我是叛贼同伙,要把我赶尽杀绝,老兄,这次你一定要帮帮我. 在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赵辛楣自作聪明地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八)

    对于封国竟然叛乱,晁错也大感意外,他拿不出象样的主意. 然而智囊晁先生是不会交白卷的,面对刘启的咨询,晁错开始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晁错的建议是:请刘启向他英雄的爷爷刘邦学习,御驾亲征,上前线和叛军玩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七)

    所谓"七国之乱",听起来反方阵营出场人物众多,场面庞大,其实倒也未必. 好比大家一起合伙投资做生意,固然参与投资的股东众多,但大多数底子薄.本钱小,真正准备充分,本钱充足,能够撑起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五)

    刘启固然相信晁错,但对待削藩这种大事,他认为还是发扬一下民主,广泛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才好. 于是召集高级干部.侯爵.皇室成员一干人等开会讨论. 与会人员都明白,削藩建议是由晁错提出来的,晁错现在炙手可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四)

    气死了申屠嘉的晁错继续升级.他被皇帝刘启任命为御史大夫,这岗位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和宰相.太尉并称"三公",是帝国最高行政长官之一. 这充分体现了刘启对晁错才华的欣赏和对他能力的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三)

    读完了晁错出言不逊的<举贤良对策>,刘恒的表现让大家知道了什么叫涵养. 他不仅不责难晁错口吐狂言,给当下的和谐局面抹黑,反而将晁错升官,升其为中大夫,另行重用. 中大夫,贾谊曾经干过,秩比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二)

    智囊这个词很有生命力,直到现在还被使用. 打小时起,我一直认为智囊应当是褒意词,被人称为智囊是好事,直到,认真读了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中,魏明帝曹睿身死,年仅七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一)

    造反的念头如同种子,在刘濞的心头种下,现在虽已休眠,只要机会合适,它仍会发芽. 在长安,有一个人坚信这一点,并一直密切注视着刘濞. 这个人,名叫晁错. 晁错,是学习型干部.他的第一专业本是法学(刑名)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和谈

    晁错已被处死,刘濞等人是否会如约退兵?刘启心里不踏实. 恰好有从梁国睢阳前线归来的武官,刘启立即召见,询问情况. 此人姓邓,先前任皇宫接待办主任(谒者仆射),现任军职校尉. 刘启问,现在我已经把挑起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