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二)
相关推荐
-
《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世南书监 晁错智囊
世南书监 晁错智囊 [拼音]:Shì nán shū jiān Cháo Cuò zhì náng [人物故事]: 唐代余姚人虞世南,唐太宗曾经称他有五绝:一日德行,二日忠直,三日博学,四日文辞,五 ...
-
从家族继承人,到被亲兄长猜忌致死,司马昭次子司马攸的悲喜人生
三国时期,司马懿的嫡长子司马师因为无子(生了五个女儿)继嗣,从同母兄弟司马昭那过继了一个儿子. 司马昭比司马师运气好得多,子嗣旺盛,仅正妻王元姬(司徒王朗的孙女)就给他生了五个嫡子. 除了嫡长子司马炎 ...
-
《刘毅传》:刚正不阿怼皇帝,陛下不如桓灵也!
更多原创.精彩内容 这是<真·三国志>第 367 篇文章 今天来讲 刘毅 注:图片皆源于<三国杀>.<阵面对决>.<三国志>及网络,以文为主. 刘毅,字 ...
-
短史记260:真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曹髦算得上一个
如果曹操地下有知,他一定后悔当年没能杀了司马懿,竟然让自己的子孙在司马家族的淫威之下尊严全无.不过,司马懿也许会说一句:"我只不过是跟您学的." 公元260年,离魏国建立不过才四十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平叛(二)
纠正一下,说周亚夫啥都没做是不准确的. 周亚夫正在忙着大搞基础设施建设.他在昌邑造营房.设路障.筑防线--本来是气势汹汹过来解围的,快到战场,却摆出了一副等着挨打的缩头姿态. 周亚夫的搞法,弄得吴王刘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九)
窦婴和晁错性格不合.政见不同.曾经翻脸. 袁盎连夜跑到窦婴府上:奸人晁错公报私仇,诬陷我是叛贼同伙,要把我赶尽杀绝,老兄,这次你一定要帮帮我. 在钱钟书先生小说<围城>中,赵辛楣自作聪明地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八)
对于封国竟然叛乱,晁错也大感意外,他拿不出象样的主意. 然而智囊晁先生是不会交白卷的,面对刘启的咨询,晁错开始胡言乱语,信口开河. 晁错的建议是:请刘启向他英雄的爷爷刘邦学习,御驾亲征,上前线和叛军玩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七)
所谓"七国之乱",听起来反方阵营出场人物众多,场面庞大,其实倒也未必. 好比大家一起合伙投资做生意,固然参与投资的股东众多,但大多数底子薄.本钱小,真正准备充分,本钱充足,能够撑起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六)
既然大家的意见统一,对削藩的目标和方法也已明确了,那就着手实施. 晁错按照"拣软的捏"的吃柿子原则,先从削减小国入手. 第一个对付的是楚国(首府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晁错弹劾,楚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五)
刘启固然相信晁错,但对待削藩这种大事,他认为还是发扬一下民主,广泛征求一下大家的意见才好. 于是召集高级干部.侯爵.皇室成员一干人等开会讨论. 与会人员都明白,削藩建议是由晁错提出来的,晁错现在炙手可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四)
气死了申屠嘉的晁错继续升级.他被皇帝刘启任命为御史大夫,这岗位的主要职责是监察百官,和宰相.太尉并称"三公",是帝国最高行政长官之一. 这充分体现了刘启对晁错才华的欣赏和对他能力的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三)
读完了晁错出言不逊的<举贤良对策>,刘恒的表现让大家知道了什么叫涵养. 他不仅不责难晁错口吐狂言,给当下的和谐局面抹黑,反而将晁错升官,升其为中大夫,另行重用. 中大夫,贾谊曾经干过,秩比 ...
-
【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晁错之错(一)
造反的念头如同种子,在刘濞的心头种下,现在虽已休眠,只要机会合适,它仍会发芽. 在长安,有一个人坚信这一点,并一直密切注视着刘濞. 这个人,名叫晁错. 晁错,是学习型干部.他的第一专业本是法学(刑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