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1—15)
相关推荐
-
杨逸明老师诗改实例珍藏版(四)
诗改实例珍藏版 杨 逸 明 杨逸明老师简介 杨逸明,1948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无锡.当过工人.教师.干部.中华诗词学会第二届和第三届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 ...
-
杜甫一首骂人诗, 仅28字, 后2句很多人引用, 没点文化还以为是夸人
唐朝经济繁荣,涌现了许多诗词大家,初唐.中唐.晚唐各时期都有代表性人物,而李白和杜甫又是唐朝光芒最盛的两位. 韩愈曾说:"李杜文章在,万丈光焰长". 点击加载图片 杜甫被后人评为& ...
-
杜甫《赠花卿》鉴赏,这是一首赞诗还是讽刺诗,历来注家颇多异议
杜甫《赠花卿》鉴赏,这是一首赞诗还是讽刺诗,历来注家颇多异议
-
小楼诗话|杨逸明:谈谈厨师、食客、好菜
杨逸明 1948年8月生于上海.第二.三届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第四.五.六届上海诗词学会副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顾问.上海诗词学会顾问,<小楼听雨>诗平台顾问.已出版诗词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5)
晚风随笔(1-5) 杨逸明 (1) 袁枚说:"诗虽新,似旧才佳."红楼梦宝黛初会,黛玉一见宝玉,便大吃一惊,觉得好生奇怪,倒象是哪里见过,何等眼熟.宝玉说出初见黛玉的印象是:&qu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6—10)
晚风随笔(1-5) 杨逸明 (6) 诗人无非就是从字典里取出若干个字,找到一种新的排列方式,让人看了感到新鲜甚至惊奇,感动并且珍爱.如此而已.一样的碳元素,改变一下分子的排列方式,就成了"同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16—20)
晚风随笔(16-20) 杨逸明 (16) 当代人评诗,每每过誉.袁枚云:"以部娄(小山丘)拟泰山,人人知其不伦,然在部娄,私心未尝不自喜也."然即使赞誉泰山,如云比珠穆朗玛峰还高,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31—35)
杨逸明 (31) 诸葛亮<出师表>充满人情.文采和诗意,读来令人感动.这竟然是写给皇帝的公文,却成了编入<古文观止>的经典散文.这样的公文和报告,在古代官场里很多,有不少被选入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36—40)
杨逸明 (36) <诗经>中的诗篇,大多有三章,很多是只换了几个字,在意思上相类,但有程度上的不同,一唱三叹,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可见用字的精当和细腻.例如<硕鼠>中"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41—45)
(41) <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后,宝钗叹道: "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宝钗从正面劝,并且把老祖宗.祖宗都搬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46—50)
晚风随笔(46-50) 杨逸明 (46) 有人说唐代有那么多的好诗,为什么当代人写的好诗我一首也没有读到过啊?我觉得唐诗流传到今天有<全唐诗>,大约五万多首.可是真的为今天有中等文化水平的 ...
-
【诗话文章】杨逸明|晚风随笔(51—55)
杨逸明 (51) 鲁迅曾经说,"中国人的官瘾实在太深."所以称呼诗人也冠以官衔,自古已然.这也是几千年来"身在江湖.心存魏阙"的官本位思想的一种表现.以三闾大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