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生命的认识

每一人各自最宝贵他的生命。

生命最具体,然亦最抽象。因其最具体,故最易认识。亦因其最抽象,故亦最不易认识。

生命又最多变化,亦于变化中见进步。人类生命,乃生命中之最进步者。然因其最进步,故亦最不易认识。

生命有大小。如草可说是一小生命,树可说是一大生命。树有枝有叶,每一枝叶亦不可不说他是一生命,只是小生命。而树之本身,则可称是一大生命。有时当牺牲小生命来完成大生命。如秋冬来临,树叶凋零,逢春再发,即是牺牲了叶的小生命来完成树的大生命。故一树生命,可达数十年百年以上,而树叶则年必一凋。有时为求树之生长,而修剪其枝条,亦是牺牲小生命来完成大生命。为求树之繁殖,又必开花结果。花谢果落,生命极短,但另一树之新生命,则由是开始。花果亦可说是小生命,为树之大生命而始有其意义与价值。

生命最早何自来,此事尚不为人所知。生命最后于何去,此事亦尚不为人所知。今所可知者,生命乃自生命中来,亦向生命中去。

聂成华书法作品欣赏

何以谓生命从生命中来?如树上长枝叶,开花结果,父母生育子女等,其事易知。何以谓生命还向生命中去?其事若不易知。如树叶凋零,为求树身完长。树叶失去其小生命,为护养树身之大生命。故曰生命还向生命中去。人人期求长生不老,但若果如愿,将妨碍了此下的幼小新生。故每一人必老必死,乃为着下面的新生代。故知生命之死亡,乃为生命之继续生长而死亡。换言之,则一切死亡,仍死亡在生命中。

由“身生命”转出“心生命”乃是生命上一绝大变化,绝大进步。

一切禽兽众生,皆已有心的端倪,亦有心的活动,但不能说其有了心生命。惟到人类,始有心生命。但在原始人时期,其心生命亦未成熟。须待人类文化愈进步,其心生命乃益臻成熟,益臻壮旺。

最先,是身生命为主,心生命为副。心只听身的使唤驱遣。但到今天,心生命已转成为主,身生命转退为副。换言之,主要的生命在心不在身。在先,饥饱寒暖是人的生命中最大要事。心的作用,只在谋求身的温饱上见。但至今,则喜怒哀乐,始是人的生命中之最大要事。人生主要,不仅在求温饱,更要在求喜乐。而所喜所乐,亦多不在温饱上。

喜怒哀乐,是心生命。饥饱寒暖,是身生命。饥饱寒暖,仅在身体感觉上有少许分数相差。喜怒哀乐,则在心情反应上有极相悬殊的实质相异。

身生命是狭小的,仅限于各自的七尺之躯。心生命是广大的,如夫妻、父母、子女、兄弟,可以心与心相印,心与心相融,共成一家庭的大生命。推而至于亲戚、朋友、邻里、乡党、社会、国家、天下,可以融成一人类的大生命。此惟心生命有之,身生命即不可能。

聂成华书法作品欣赏

身生命极短暂,仅限于各自的百年之寿。心生命可悠久,常存天地间,永生不灭。如尧舜的心生命,可谓至今四千年常存。孔子的心生命,可谓至今两千五百年常存。存在那里?即存在后世人心里。古人心、后人心,可以相通相印,融合成一心的大生命。

即如歌唱弹奏,亦皆出自人类心生命之一种表演。声音飘浮空中,一逝即去,不可复留。然而由心生命所发,则可永存天壤间。一代大音乐家,他的身生命,随其尸体,长埋地下,腐坏以尽。但他生前一歌一曲,只把来谱下,后人可以依谱再奏。此歌此曲,可以在人间时时复活。古代诗人写下一首诗,收在《诗经》三百首里的,岂不到今已三千年,但依然不断有人在诵这首诗?孔子说的话,记在《论语》里,岂不到今已两千五百年,但依然不断有人在说这许多句话?音乐如此,文学义理更如此。这是人类心生命不朽之明证。

人类的历史文化,便是由人类心生命所造成。禽兽众生,仅有身生命,更无心生命,因此不能有历史文化。原始人乃及现代有些处的野蛮人,没有进入到心生命阶段,亦不能有历史文化形成。

人既在历史文化中生下,亦当在历史文化中死去,其心生命亦当投入历史文化之大生命中而获得其存留。但其间有有名,有无名。有正面的,有反面的。历史文化中正面有名人物之心生命,乃是在心生命中发展到最高阶层而由后人精选出来作为人生最高标榜、最上样品的。我们该仿照此标榜与样品来各自制造各自的心生命。

身生命赋自地天大自然,心生命则全由人类自己创造。故身生命乃在自然物质世界中,而心生命则在文化精神世界中。精神世界固必依存于物质世界,但二者究有别。如音乐歌唱,必依存于喉舌丝竹,喉舌丝竹属于物质世界,必待人类心生命渗入,其出声乃成为音乐。风声水声,只是物质世界中之自然音,伯牙鼓琴,高山流水,虽说是模仿自然音,而注入了伯牙一己之心生命,乃成为人类文化精神世界中之产物。物质世界之自然音,可以时时消失,时时变;但注入了人类之心生命,则不易消失,不易变,而可以永久常存。

近代自然科学,亦是人类心生命所贯注、所寄存。但科学知识,只在物质世界中。科学创造,科学应用,亦仍在物质世界中。此等皆可变,可变则有进步。惟科学家之精神,乃是科学家之心生命之在精神世界中。此项生命与精神,则可常存天地间不变。自哥白尼、牛顿以来,天文学、力学皆已变,皆有进步。新知识产生,旧知识即消失。但牛顿、哥白尼之心生命,其在精神世界中者,可以至今不变、不消失,乃亦无进步可言。今人叙述哥白尼、牛顿天文学、力学之发现,主要乃在由此而见两人之心生命之依然存在。至其发现,则至今已尽人皆知,不烦详述。

聂成华书法作品欣赏

有关人类身生命之享受,皆在物质世界中,亦有变,亦可有进步。目前中国人之身生活,较之两千五百年前孔子之身生活,不知变了多少,而进步了多少。孔子时代之物质世界,至今全变了,全消失,全不存在了。孔子的身生命,也已同样消失。但孔子之心生命,则在精神世界中,依然常在,永不消失,并亦不可变,因亦无进步可言。不能谓今天人类的心生命,已较孔子为进步。

今再以树为喻。根埋地下,干枝叶花果伸出空中。没有根,即无干枝叶花果。此如人类没有了身生命,亦将没有心生命。但树生命之主要表现,应在其干枝叶花果之不断伸长与发展。树之根,乃为树生命之基本,但不能即以此代表树生命。水与土,营养了树的根;阳光空气,则营养了树的干枝叶花果。自然科学物质创造亦如地下水土,只营养了人类的身生命。音乐、艺术、文学、哲理、宗教信仰、文字著述,则如空中之阳光空气,营养了人类的心生命。两者各有意义,各有价值,太偏重了一边都不是。

但有时,身生命和心生命会发生正面冲突。中国传统文化,一向能懂得心生命之意义与价值而加以重视。孔孟遗训,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即是教人要能牺牲身生命来完成护卫其心生命。历史上此等豪杰圣哲,古今不绝书。即举台湾嘉义吴凤为例。

吴凤的身生命,早消失了几近两百年。但吴凤的心生命,却永存不朽,常在精神世界中。只要我们有心想接触他,立刻便可接触到。阿里山可以不断开发,不断改观,今天的阿里山,已与两百年前大不同。但吴凤的心生命,则依然是那时的,不坏不变,可以赫然如在目前,肃然如在心中。每一人只要能投入此生命精神世界中,自会遇见他存在。这并不是一种宗教信仰,也不需任何科学实验,又不是某种哲学思维与文学描写,这乃是一件具体事实而表现在各人心中的一项生命精神。只要以心会心,自可知之。

军中生活,有时易使心生命活跃胜过身生命。换言之,军中生活,都该由心来支配身,不该由身来支配心。又当使千万个身只在一条心上活动。贵会都是经此训练的人转身来服务社会。历年成绩,亦已昭彰在人耳目。我曾亲身目睹过贵会许多成绩,尤其是花莲太鲁阁到天祥那一段横贯公路,我幸能在正修工时去参观过两次。使我深深体会到人类心生命之伟大与其幽深之表现。不明白其中意义的人,只认为是人身的劳力发生了作用。但当更透进一层来看到人心之艰苦卓绝与其万众一心之历久不懈、每进益励的那一番心生命精神之在其背后作主,乃使天地为之变色,山川为之改观,风云气象,从奇秘中发光明。此多年来,游人踵至,惊心动魄,莫不嗟叹欣赏此一段伟大工程。但当更透进一层,体会到那是一番人类心生命之活动与努力。

然此尚是具体易见之事。更透进一层,便见台湾开发三四百年来,到处都可想见我们中国人闽粤同胞心生命所寄托之痕迹。更进一层,便知我中华民族国家历史文化之所积累完成者,亦莫非由我中华民族四千年来之心生命之所积累而完成。

聂成华书法作品欣赏

心生命必寄存于身生命,身生命必投入于心生命,亦如大生命必寄存于小生命,而小生命亦必投入此大生命。上下古今,千万亿兆人之心,可以会成一大心,而此一大心,仍必寄存表现于每一人之心。中华四千年文化,是中国人一条心的大生命,而至今仍寄存表现在当前吾中国人每一人之心中,只有深浅多少之别而已。若不在此一大心中生活,此人便如复有其生命,只如禽兽众生般,有其狭小短暂之身生命而止。

今天我得机会来此作演讲,亟盼贵会诸君子益能警惕、策励此心,各把每人的个别心会通成一群体之共同心,又能上接古人心,下开后世心,来发荣滋长我中华民族的历史心与文化心。如此,亦使各人的心生命乃得永存不朽于天地间。

(0)

相关推荐

  • 栾花开了

    栾花开了 作者︱程 庚 乡村道路两侧的栾树开花了,茂密的枝叶顶端,锥形伞状序列的小花金黄金黄的,一串串,一簇簇,纯净亮丽,甚是抢眼.有的则已花落果繁,挂满绛红.橘红或红褐色的三角状蒴果,一树呈现红.黄 ...

  • 找一棵树,好好聊个天

    或许,我们应该试着努力去理解每一棵树,每一个生命. (1)籽播苗与扦插苗的区别 籽播苗的根部有淀粉.糖份贮存及生产转换机构,这是种子带来的,且各项器官健全.对未来植物生长及根部与枝叶的连接及抗性起了决 ...

  • 【周末散文】大树下的家园

    实在不能想象,如果我们的视野中.生活里,只有一座座繁庶的城镇,或一幢幢零落的房舍,而没有树,没有那一棵棵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树,该是怎样的情形--那大地,该多么荒芜,那天空,该多么空旷,那些漫长的日子 ...

  • 【中州作家】袁荣丽:鸟鸣深树巅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6] 鸟鸣深树巅 河南邓州       袁荣丽 早春的气息本来就是甜香软腻的,更兼有鸟鸣在演奏清晨的乐章,那将是一个明媚的日子了. 老家院门口种了两株白玉兰树,十 ...

  • 洪 泓丨五月榴花照眼明

    "浔海潮通南海水,美山地接雪山春."这是在东海浔美社区青莲寺前石柱的楹联.入山门内,法幢高擎,道树婆娑,"禅风浩浩".在寺中院子里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竟然生长着一 ...

  • 钱穆:生命支点放在生命之外,是人生的致命伤

    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 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超我而外在.-- 追求逐步向前,权力逐步扩张,人生逐步充实.随带而来者,是一种欢乐愉快之满足. 近代西方人生,最足表明 ...

  • 这个星球居然与地球相似!2027年,美国将在这里寻找外星生命

    这个星球居然与地球相似!2027年,美国将在这里寻找外星生命

  • 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

      法国文学家托马斯·布朗爵士有这样一段富有哲理的名言,"你无法延长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把握它的宽度:无法预知生命的外延,却可以丰富它的内涵:无法把握生命的量,却可以提升它的质." ...

  • 练习瑜伽,练习顺应生命自然之流....

    很多瑜伽馆都有"流"瑜伽课,我们通常会认为"流"瑜伽意味着体式到体式的转换,一个有用又好玩的体式序列,通过身体的"动"和"静&qu ...

  • 生命的神医从来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

    现代人"谈癌色变",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多少人身患癌症,饱受病魔的折磨,多少家庭因为癌症,失去了往日的欢笑. 但癌症真的就如死神一般,让人无能为力吗?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癌症 ...

  • 拆迁户拿什么对抗强拆,法律知识还是脆弱生命?

    说起珍贵想必没有比生命再重要的,所有的东西都是建立在生命之上,有了健康的生命才会延伸出其他,然而如此珍贵的生命却不能抵挡强拆的脚步,看似暴富改变生活的拆迁背后隐藏了多少暴力悲剧,拆迁户的财产受到威胁双 ...

  • 【天人合一话长寿】人的生命是小宇宙,和外...

    [天人合一话长寿] 人的生命是小宇宙,和外部宇宙有一定关系. 凡事外在的事物在人体都有反应.生命和环境分不开.呼吸有节奏,心脏跳动也有节奏,不能快也不能慢,也就是气脉运行的节奏,也是生命的时轮.生到死 ...

  • 《生命深处》创作对话录

    张从杰 : 这段时间,针对杨彩云老师的<生命深处>,我说了不少话. 以前是三个疑问,疑问端木槿为什么嫁给了马向东,疑问最后为什么不能和吴奎结合,疑问为什么就身患重病作别人生. 最近是三大质 ...

  • 钱穆:西方先进的该学, 但绝不能跟着西方学做人

    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众多形式.载体甚至乱象纷至沓来,以至于遮蔽了中国文化传统的真正面向.钱穆先生曾结合中西文化差异,讲解"中国文化的传统". 他指出,传统并非故纸堆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