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这是一个在中国烟草史上举足轻重的名字,这是一位将地方工厂发展成世界级行业巨头的能人,临近退休却折戟沉沙。十几年后,褚时健的名字因为橙子享誉大江南北,以70几岁高龄重新创业的故事,激励和影响了无数的人,褚橙也被称为“励志橙”。他的人生几经起落:早年丧父,辍学、烤酒、种地,以此帮母亲谋生;青年,重新求学却遭遇战争,扛过枪打过仗;解放后没能逃脱“右派”的命运,却能埋头搞生产,所在糖厂成为当地条件最好的地方;年过半百,接手玉溪卷烟厂,将其打造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团企业,褚时健也成为“亚洲烟王”。然而,巅峰跌落……当他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时,已成橙王。拜访、学习甚至膜拜的创业者和企业家蜂拥哀牢山……88年丰富、起伏的人生经历,他的命运和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过招不断,碰撞不断;他的个人故事紧贴着共和国一个甲子的时代变迁。他的生活里有着生离死别,荣辱变换……人生经历当得上“传奇”二字。在公众的眼光里,他被塑造成一个充满了豪壮悲情的悲剧性人物,甚至褚橙的成功也显得悲壮。但当《褚时健传》的作者走近褚时健才知道,对于自己人生起落的理解,褚时健比任何人都显得平静。周桦,七零后,人物传记作家。1997年进入媒体工作,曾任国内新锐媒体《新周刊》杂志社记者、编委,负责人物类栏目多年;2001年在《21世纪经济报道》开设专栏“数风流人物”,历时两年;长于财经人物传记撰写,2006年出版《王石这个人》(中信出版社出版)、2011年出版《藏锋-刘永好传》(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1.人的生命和国家民族的命运一样,此起彼伏,生生不息。
2.所谓“见识”无非就是见过好东西,然后能判断什么是好东西,进而能做出好东西。
3.在大多数人记忆中,读书时光总是美好的,因为简单,因为世界的新奇,因为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
一个人生命中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使命。当时他跟我说在《褚时健传》的第二篇的开篇就是这句话,讲的是褚时健1948到1959这些年。讲到了:20出头的人了,不是为了几口饭去打游击的。我们相信共产党,是为了信仰去受苦,所以能坚持。我回想起,在褚橙的广告满天飞的最初,配的是下面的文案:65年跌宕人生,75岁重新出发,85岁硕果累累,褚橙——褚时健种的冰糖橙,24∶1黄金甜酸比。中国人喜欢的甜,是苦尽甘来的甜,是逆袭的喜悦。人生终有起落,精神终可传承。“衡量一个人的成功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然后我通过《褚时健传》这本书,知道了为什么有的人做什么都能成功!从“烟王”到“橙王”,他不断学习国内外技术,在十年的时间里,从烟草行业的无名小卒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企业的领导者。种橙也是从头学起,样样都自己翻书看,找专家问,在实践中学。他认为哪一行都是一样,要做管理工作,首先生产业务就要熟悉,不然话说出来都不对路。70多岁的褚时健安度晚年不好吗?为什么还要创业?他给的回答是:找点事情做总是好的,闲着有什么意思?他的褚橙创业,和雄心壮志无关,与功名利禄无关,只和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习惯有关:要做事,要创造,不要闲着,对社会有用。成功、财富都是顺带的结果。这里的健康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健康。褚时健从来都好动,小时候在家乡就整天出门摸鱼游水,和同学在户外则打球、游泳和跑步。褚时健中年以后一直都比同龄人显得健康,在他看来是爱体育锻炼打下的好基础,他中学的时候可以连续打上三四小时篮球完全不累。而当遇到生活的沟壑时,他对生活的钝感力帮了他很多忙。褚时健做事讲求踏实和认真,他做哪一行就尊重哪一行的规律。学习多、了解多、实践多,心里就有足够的谱气。他认为只要你努力掌握事情的规律,并且有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世上无难事。褚时健是一个非常结果导向的人,总是直面关键问题,设法攻克。褚时健曾说:自己最大的成就,是找到了陪伴自己的老伴儿马静芬。当他如一叶扁舟在政治风浪中颠簸时,她始终守在身边不离不弃。每天早上,他们都差不多6点过后醒来,然后两人聊上半小时。在一场旷日持久的婚姻里,他们更像一对战友,双方彼此赋能,持续成长。褚时健向来是个好人缘的人,一方面他的确很会聊天,另一方面他的确帮过很多人。历经沧桑之后,褚时健用自己的方式努力让家庭有着温情。PS:看完这本书之后,成功被褚橙圈粉,哈哈,马上去网上看了一下,发现还没有上架销售。“一个人如果庸庸碌碌地活,我相信是不会有什么人生经验的。”“我人生里没有服过输的时候,但我都是和自己较劲。我希望我的人生价值都体现在当下,而不是昨天曾经如何。”褚时健称这本书“写出了他真实的一生”,是他最重要的传记作品。五色图书,五彩人生,周日缤纷日快乐!
悦读者:二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