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解读第74章
相关推荐
-
关于端午节一些少为人知的习俗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时值高考,又赶上端午佳节,先祝考生们正常发挥.最近看到很多关于端午的文章,本篇挑一些不常被人提及的来聊聊. 端午有多个名字,如"端五"." ...
-
《散原精舍诗编年笺注稿》:0564
0564-2 小鲁仍用旧韵见寄,兼悼余丧妹,次答二首 一 老傍江声只独吟,鬓飘星点坐森沉(1).悬知揽辔弹冠计,并作移山蹈海心(2).雄虺结盘终横噬,孤萤开阖待相寻(3).春烟也暖秦淮柳,摇尽城头鼙鼓 ...
-
6356杜甫五律《征夫》读记
杜甫五律<征夫>读记 (小河西) 征夫 十室几人在?千山空自多.路衢唯见哭,城市不闻歌. 漂梗无安地,衔枚有荷戈.官军未通蜀,吾道竟如何? 广德元年(763)冬,吐蕃围攻松州.维州等.为抵 ...
-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道德经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四章 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 若民恒且畏死,而为畸者,吾将得而杀之,夫孰敢矣? 若民恒且必畏死,则恒有司杀者. 夫代"司杀者"杀,是代大匠斫也. 夫代大匠斫者,稀有 ...
-
《孟子》导读(四)——梁惠王章句上(4-6)
一.梁惠王章句上 4.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tǐng)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 ...
-
安伦教授校订《道德经》第74章
若觉人生迷茫,请读<道德经> 世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其实, 读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经>智慧,就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所以,它也是无数名人.大咖的 " ...
-
《道德经》第74章,刑典辩证
尊敬的冯总,尊敬的刘总以及<道德经>学习群的各位领导及家人,大家现在好,我是5总2大4中7小6班统计商洪源,来自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阿城区,今天由我来分享<道德经>第74章,刑 ...
-
《道德经》第74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代大匠斫木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转载-- [民不畏死 ...
-
《道德经》第74章: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①,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②.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ò)③.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①为奇:是指做出邪恶 ...
-
「《道德经》解读3」《道德经》第三章
[原文] 不上贤①,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②,使民不为盗③:不见可欲④,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⑤,实其腹,弱其志⑥,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⑦.弗为而已⑧,则无不治矣⑨. [译 ...
-
细读《道德经》第十三章,“宠辱若惊”的传统解读被颠覆了
我认为第十三章,是<道德经>最难解读的章节之一.你知道"宠辱"是动宾结构吗?你知道"贵.爱"的精确指向吗?你知道"贵(爱)以身为天下&qu ...
-
张武忠解读道德经:第28章
张武忠解读道德经:第28章
-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一章天地之始
曾勇(文) 第一章天地之始 [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
老子《道德经》解读:第二章美之为美
第二章美之为美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