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74章,刑典辩证
相关推荐
-
道德经解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这话出自<道德经>第57章,它的原文如下: [原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 ...
-
《道德经》第十九章:少私寡欲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译文] 断绝抛弃巧伪才智,人民会得到百倍利益:断绝废弃假仁假义, 人民回归孝 ...
-
道德经解读:民之饥,民之难治,民之轻死,为何?
今天分享<道德经>第75章,这一章道出了"百姓为什么陷于饥寒?"."为什么难以治理?"."为什么轻于犯死?"的原因,说明了&qu ...
-
道德经第13章-宠辱若惊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 ...
-
《道德经》第十七章 悠兮贵言,功成事遂
第十七章 悠兮贵言,功成事遂 太上,下知有之. 其次,亲而誉之. 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 百姓皆谓:我自然. 译文 最高明的统治者,人民只知道他的存 ...
-
《道德经》74章: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ó),夫代大匠斫者,稀有不伤其手矣 第一部分: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世间无道久矣, ...
-
安伦教授校订《道德经》第74章
若觉人生迷茫,请读<道德经> 世人都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但其实, 读懂四分之一的<道德经>智慧,就足以让你过好这一生.所以,它也是无数名人.大咖的 " ...
-
道德经74章译文/原文:如何理解“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开经语 道妙德善抱无得一 行善利生济世救人 虚静恬淡寂寞无为 知强守柔神定气闲 求真返朴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无名玄同无碍 上德无己法雨无边 学习道德经,开启大智慧 第七十四章 司命在天章 ...
-
《道德经》解读第74章
第74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若民常畏死,当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斲zhuó,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
-
《道德经》第74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代大匠斫木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转载-- [民不畏死 ...
-
《道德经》第74章:若民恒且不畏死,奈何以杀惧之也?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①,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②.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zhuò)③.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释] ①为奇:是指做出邪恶 ...
-
李本深《灵魂的重量》73、74章
73.人生如梦 天广地阔, 问乾坤何处能容我 荆棘载途. 无路不险恶 此是樊笼, 彼是囚笼, 人间本是大监狱 莫道人生如梦, 只缘世事朦胧 上九天问津 哪来琼楼玉宇, 下四海求索 惟有砧俎鼎镬, 不须 ...
-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道德经第二十七章解析
-
老子道德经 第04章 和光同尘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①.渊兮,似万物之宗②: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③.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④. [注释] ①冲:虚而不满的意思.盈:满的意思,引申为尽. ②兮:语气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