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舍弃重负,给孩子慢慢成长的可能

“快点写作业”、“快点吃饭”、“快点睡觉”……,这些话语几乎成了许多父母的口头禅。在这不断的催促中,孩子感受到的是烦躁、焦虑,直至心生抗拒,抗拒身边的一切,比如不想去上学。

遇到孩子厌学怎么办?

或者苦口婆心劝说,或者暴力打骂,逼迫孩子回到课堂,而这位爸爸却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答案。

当他14岁的儿子说再也不想去学校了,他表示理解,还辞去了工作,开着房车带着儿子游走中国体验生活,全程往返近1万公里。

50多天的时间里孩子变化很大,他想念家人,也对学习重新提起兴趣,准备回到校园。

父亲说,会尊重孩子的意愿,不强迫他做任何事情,但是会做好引导。

孩子说,他明白了,学习不止是为了学历,更多的是家人希望自己是一个有学识正直的人,就算学习很苦,也会逼着自己吃这个苦。

孩子是幸运的,拥有一个善解人意的好父亲。他不是高高在上,而是愿意去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与孩子平等交流,允许孩子慢慢找到生命的微光。

孩子的成长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它需要的是父母百分之百的耐心与爱。

很喜欢《安的种子》这样一个绘本故事。

故事说的是老师父分别给本、静、安每人一颗千年莲花种子。

本迫不及待,想第一个种出来,他将种子埋在了雪地里,等了很久,也没有发芽。

静挑选了上好的金花盆,放在最温暖的房间里,用了名贵的药水和花土,小心地种下了种子。

种子发芽了,静把它当成宝贝,用金罩子罩住它,没多久,幼芽就枯死了。

安将种子装进小布袋,挂在胸前,一如既往地扫雪、挑水、做饭。直到春天来了,他在池塘的一角种下了种子,不久种子发芽了,到夏天古老的千年莲花盛开了。

我们的孩子,又何尝不是一颗珍贵的千年莲花种子?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第一个把它种出来,却忘记了冬天种子是不会发芽的。

我们总以为给了孩子最好的保护,却忽略了没有阳光和雨露的滋养,幼苗是不会长大的。

大自然有它的规律,孩子的成长同样如此。

身为父母,我们需要尊重孩子本来的生长规律,耐心地等待它发芽、长大,而不是希望以最快的速度绽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