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istoXplorer——基于Web的耐药基因组数据可视化,统计和探索新分析工具
相关推荐
-
科研 | Microbiome: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的准确性与样本类型和功能类别的关系
编译:红皇后,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尽管近些年测序的成本不断的下降,鸟枪宏基因组测序的价格依然要远高于16S rRNA扩增子测序,因此研究人员开发了多种基于微生物群落 ...
-
宏基因组专题 | 宏基因组分析流程,基于reads VS 基于组装?
本文由Bayegy根据实践经验而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所谓宏基因组学 (或元基因组学, metagenomics) 就是一种以环境样品中的微生物群体基因组为研究对象 ...
-
Microbiome:animalcules-交互式微生物组分析和可视化的R包
animalcules-交互式微生物组分析和可视化的R包 animalcules: interactive microbiome analytics and visualization in R Mi ...
-
综述 | Nature子刊:微生物组学研究方法,看这一篇就够了(IF:31.851)
本文由卡内斯坦编译,董小橙.江舜尧编辑.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微生物组学研究主要涉及两方面技术:测序技术和数据分析技术.近年来,这两方面技术都在不断进步.如何为自己的研究选择恰当的技术方法 ...
-
技术贴 | 微生太宏基因组报告解读 | 第三篇:物种分组统计分析
本文由阿童木根据实践经验而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利用Kraken2联合Bracken的方法能快速.准确的从宏基因组测序数据中获取物种的注释和丰度信息(详见第二篇), ...
-
2021.05在线数据库汇总
在 5月期间 ,总共发表了医学相关在线数据库52个.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主要有哪些数据库,以及笔者比较感兴趣的数据库.如果想要所有相关数据库信息的,后台回复:2105. 疾病和药物相关数据库 在这个 ...
-
技术贴 | 微生太宏基因组报告解读(开篇)
本文由阿童木根据实践经验而整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宏基因组由来: 微生物世界是分子多样性最大的天然资源库,基于菌株水平的传统分离培养技术为人们认识微生物多样性提供了可 ...
-
科研 | Nature 子刊:9个欧洲国家屠宰猪和肉鸡粪便中耐药基因组的丰度和多样性
编译:Mushroom,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细菌的AMR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AMR) 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更为危险的是这种耐药性可以 ...
-
【课件】基于CLSI2018细菌耐药机制表型检测方法
来源:上海肺科检验
-
中国科学家破解草地贪夜蛾耐药基因组
2020-11-03 05:21 华人号:科技天下 草地贪夜蛾对我国粮食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了解其遗传背景及其抗药性对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记者10月28日从云南农业大学了解到,该校盛军教 ...
-
关注!中国成功破解草地贪夜蛾耐药基因组
云南农业大学盛军教授团队通过多组学技术的整合,完成了草地贪夜蛾染色体水平基因组的测序分析,这是迄今为止发布的该虫最高质量基因组. 团队通过23种农药处理草地贪夜蛾研究其耐药的分子机理,找到了草地贪夜蛾 ...
-
肺癌“神药”发生耐药该如何应对?这些新治疗策略值得期待!
免疫治疗的出现,使得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说起免疫治疗,最火的当属PD-1/L1抑制剂,不少患者在接受PD-1/L1抑制剂治疗后,获得了长期的生存机会,甚至是收获了治愈的惊喜.PD- ...
-
2019ASCO | 奥希替尼加一个药就能抗耐药,今年ASCO大会有新研究!
2019 Haalthy导读 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靶向药无论是用于EGFR突变的一线(初始)治疗还是T790M阳性的二线治疗的疗效都非常显著,但是奥希替尼依然会耐药,耐药后的靶向治疗依然不清晰. ...
-
推荐几款顶级的数据可视化及大数据分析BI工具
如今,有大量强大的可视化工具可用于表达想法.可视化数据.向客户和全球社区分享重要的分析结果.现在大大小小的企业都可以利用商业智能工具来理解复杂的大数据. 这些解决方案可以收集,分析这些数据并将其转换为 ...
-
文献速览┃基于全国数据的中国非结核分枝杆菌发病率和耐药谱调查研究
作者:刘春法,宋怡蒙,贺文从,刘东鑫,何萍,包晶晶,王鑫洋,李燕明,赵雁林 第一作者单位:刘春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宋怡蒙,北京医院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通信作者单位:李燕明,北京 ...
-
PBJ | 基于149份材料靶向测序数据结合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揭示小麦光能利用相关遗传位点
普通小麦是一个由三个密切相关的亚基因(AABBDD)组成的异源六倍体.它被认为起源于两次多倍化事件:第一次是野生四倍体小麦(AA)与未发现的节节麦谱系(BB)杂交形成的四倍体,距今约50万年;第二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