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 | 千年古巷司厅巷

黄岩东城

有一条300多米长的历史街区

这条窄窄的小巷

述说着千年的风华与沧桑

司厅巷原名里仁坊。“坊”的本义是城市中街市里巷的通称。据《绳武陈氏家系·黄岩四厅陈氏宗谱》载,陈氏一族祖籍颖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建中四年(783年)为避李希烈乱,公讳道,官给事中,后中进士,任浙东观察使判官,他看到黄岩社会稳定,于是,自颖许迁至黄岩邑东柔桥,为迁黄始祖也。
历史变迁,陈氏家族到了时任金华令的陈氏十一世祖适亭公时,因柔桥聚族日繁,祖遗居隘,迁到里仁坊,说明里仁坊建立时或者在此之前即有可能已有街巷。
宋末,陈氏十四世祖孝廉藏庵公在此巷(今影城附近)建有花、月、书、礼四厅,“四厅”中曰“花”、曰“月”者,所以宴朋友,联吟诵也;曰“书”、曰“礼”者,所以教子孙、习礼仪也。巷名初为“四厅巷”,“司”与“四”同音,讹传后称“司厅巷”。由此推之,司厅巷的开巷历史至少应在北宋(960年—1127年)与南宋交替间。
这条绵延千年的古巷在黄城兴盛,在宋末至晚清成为达官富商聚居地。周有一座始建于唐的文庙(现是台州惟一有较详历史记载且保存最完整的孔庙建筑群)、唐朝开凿的五支河、巷东有一座丁家桥,是经济、文化交汇的地方,居县城准中心地带,作为居民区的功能存在,有闹中取静的意味。
目前,司厅巷仍保留着20多幢院落式宅院。从巷区进入内里,别有洞天是我最初的印象。一幢幢保存完整的晚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仍存,牟育故居、王德泰故居、朱谦故居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立牌,还有汪宅、章宅、洪宅、卢宅等一批乡贤故居云集于此,见证着小巷历史的厚重。
当我走进一个个名人故居,文化气息扑鼻而来,我读出了岁月,好像一个个历史人物从历史深处款款地向我们走来,与我们倾心交谈。
牟育,光绪元年(1875年)中举,光绪十八年(1892),登进士。牟育故居为清末四合院建筑,由中堂、东西厢房及门庭组成。最能体现建筑特色的是,其两厢南侧屋面起翘翼角结构类似于“五凤楼”状;其楼阁形制较为讲究,八字台门三层砖雕,砖椽雨檐,方形浅藻井。砖雕工艺精致、完美,有汉代的古拙风格,在黄岩民居中较为罕见。民国初卖给洪陆东(1893~1976),洪曾任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中央党部执委及国民党司法部代部长,1949年去台湾。
王德泰为清末民国经营布业、绸缎、呢绒的商贾店号,主人王岳仙为清末民国时知名商贾。故居为清代建筑,是目前黄岩传统民居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建筑之一,其木雕、砖雕最为精美的宅院,尤以柱头斗拱最为特色。他的故居设计第一道门与第二道门不在一个中轴上,契合了民间风水的理论。他的照壁匠心独运,仍存一个草书“福”字,下有二联:
上联:德树心田家常种福;
下联:春浮学圃人尽锄经;
横批:和气致祥
建于清代中晚期。朱谦,清光绪十一年(1885)举人,任河北定远知县,直隶州同知,辛亥革命后选任浙江省议会副议长,是晚清时黄岩名人。
其子朱劼成是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二甲第4名,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曾留学日本,与沈均儒、谭延闿等同窗,后任广西提法司、浙江民政厅长、江苏政务厅长、金陵道尹等职,1949年为全国政协特邀代表。建国后,任省人民代表、黄岩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副主席。
朱文劭之子朱有瓛是知名学者、朱有玠为“园林设计大师”;其孙朱道华为农业经济学家,朱道平为国内知名画家。朱谦故居,晚清宅院,院落完整,规模较大。梭柱卷杀很有特色,两厢山墙受西方形式影响。

一条短短的窄巷,目前仍存晚清民国古宅20多幢,其中的牟育故居、王德泰故居、朱谦故居均为黄岩区文物保护点,司厅巷被列入台州市历史街区保护。

从司厅巷走出的名人还有许多,他们有达官、律师、医生、教育工作者、烈士等等,如从汪宅里走出了学贯中西的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奠基人汪祥春教授,从章宅里走出了亚太工程塑性力学研究会操控委员会主席、国际知名的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章亮炽、曾任浙东游击队司令部警卫连指导员的吴麟法烈士等。

当我徜徉在司厅巷的古建中,领悟浓缩了江南民居中许多营造法式精华的建筑,品味台门、棂窗、藻井、雀替、院落、照壁等传统文化的符号,他们,以其传统的美,流存于岁月中。传统建筑展示的传统文化就像遗传基因构成了黄岩这座城市特有的气质。

文/图 章云龙
编/黄莉雅
制/阿  珂

黄岩区传媒集团融媒体中心出品


黄岩东城∣发布最新动态 服务百姓民生

(0)

相关推荐

  • 【长沙】黄兴故居、墓

    黄兴故居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黄兴镇凉塘村 建于清同治元年 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兴故居为一所泥砖青瓦平房的民居建筑,前临水塘,后接花园,院内多植橘树.建筑为硬山顶.小青瓦的土坯木结构.主体建 ...

  • 苏州老街巷之(4)——庙 堂 巷

    苏州老街巷之(4)--庙 堂 巷 庙堂巷名字源于曾有东岳二圣庙,如今东岳庙早已不存,仅留下名称. 长度406米的庙堂巷,宽1.3--4米,东入口临主路养育巷,早些年已经改造,都是三四层的新建筑.继续往 ...

  • 贵阳民国建筑,王伯群故居

    贵阳张老者,游览日期:2016年12月12日 王伯群故居,位于贵阳市区护国路西侧.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年),为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分为中式和西式的两组建筑.上世纪90年代初,中式建筑在拓宽护国路, ...

  • “西关大屋”

     老广州人都有一个化解不开的"西关情结".为什么广州人深深地迷恋着西关?因为西关代表了一种具有广州特色的近代商业文明的精髓和神韵.这种文明恰恰就是广州文化的一个特点.想起古味的西关 ...

  • 【永州故事】弘扬“讲信修睦”的李姓家族荣耀标志:宁远东安头村翰林祠

    [永州故事]弘扬"讲信修睦"的李姓家族荣耀标志:宁远东安头村翰林祠 图文  陈瑜 宁远是一个古文化深厚的地方,古牌楼更是独具特色.偶然的机会在永州文物网上发现宁远竟还有两个翰林祠我 ...

  • 苏州这条405米的千年古巷,竟藏了这么多故事……

    苏州的小巷是个神奇的地方. 无论主干道上交通堵塞多么严重或者喧闹,一旦转角走进一条小巷,弯弯绕绕的小巷里,吵闹的声音一下子就被隔绝了. 这就是苏州的小巷,每条不同的小巷却有一些相似,但是它们所发生的的 ...

  • 走进千年古巷大板巷,寻找记忆今重来

    摄影:赵志为先生 大板巷 大板巷位于南京市秦淮区三山街西,南起升州路,北至绒庄街.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古习艺街也",并引明<南畿志>称:习艺东街与习艺 ...

  • 寻访南京老城:千年古巷熙南里

    提到南京老城南的古建筑群,游客往往想到的是夫子庙.老门东,事实上还有一处被忽略的千年古巷--熙南里. 在地图上,如果把它与夫子庙.老门东.愚园连起来的话,差不多是一个正方形,在这个正方形框架内,是南京 ...

  • 京有一条藏在游客络绎不绝夫子庙内的千年古巷,知道的人却不多

    南京是江苏省会,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城市,古称金陵,素有"六朝古都"的美誉:南京也是一座热门的旅游城市,风景名胜众多,景色秀美且文化底蕴深厚,其中最具人气的旅游景点当属" ...

  • 全国之最(七)—明清厅堂保存最多的古村,陆巷

    陆巷位于苏州东山半岛上的一个小山坞中,依山傍水,风景秀丽. 陆巷古村,这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小山村,名仕辈出,就明清时代,共出2名状元,41名进士.王氏一族,就有王世琛.王鏊.王禹声.王芑孙.王颂蔚等.其 ...

  • 古有六尺巷,今有三米堂,让礼让之风古今碰撞

    古有六尺巷,今有三米堂:故事中的人物虽然是有天壤之别,但一样被传为了美谈!我今天要说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我朋友勤勤家两代人的故事,他家与邻居荣荣家就因放弃了上代人的恩恩怨怨,现在一起建了一个三米堂, ...

  • 乡音|30期【原创】《泉州讲古》经典回顾|你知道泉州这些古街巷的传说吗?(1—5)二郎巷 三朝巷 执节巷 七里庵 梦粿巷

    序号:2017-30总030 电视栏目的常青树--<泉州讲古> <泉州讲古>创办于1997年,至2017年已创办20周年,是泉州广播电视台创办最久,影响较大的方言栏目. < ...

  • 水库淹没的千年古村,俞村遗址再现人间,老照片中的样子

    宁波市奉化区溪口镇亭下湖水库,1978年1月动工开建,1985年9月竣工蓄水. 水库建成后,俞村.马村.麻厂.环潭.白壁等大小十多个古村落,四散分迁到溪口.方桥.江口等地,古村遗址从此淹没于浩瀚的水面 ...

  • 千年古村落“梨园坪”

    梨园坪村坐落在河南林州太行大峡谷西侧的太行山巅,海拔高达1500多米,是个远离都市喧嚣的美丽小山村.该村虽在高山之上,地势却比较平坦,而且土质非常好.因这里梨树很多,故名"梨园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