鄠邑区:以“四好农村路”打造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

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建设“四好农村路”,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近年来,西安市鄠邑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交通运输部、省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关于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四好农村路”要求,以创建全国示范县为目标,逐项对标,高点谋划,扎实推进新鄠邑田园化行动,使公路建设成为该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与全域旅游的“助推器”,带动了区域经济追赶超越。

截至目前,全区公路总里程达到1665公里,拥有客运线路35条,“国省干线骨架突出、县乡道路层次分明、农村公路纵横交错、客运服务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新格局已经形成。该区2017年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2018年荣获“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2019年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成为西安市首个获得“四好农村路”称号的区县。

高点站位 形成“三级共振”公路机制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鄠邑区提高政治站位,把“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助推乡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抓手,系统谋划、科学布局、补齐短板、统筹推进,着力提高农村公路的经济、生态、民生效益,努力建设产业路、幸福路、致富路。

将“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目标任务考核范围,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下发《西安市鄠邑区创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创建目标、工作标准、推进措施和责任分工。坚持区、镇、村三级同步、全域整治原则,结合区级领导包抓镇街制度,由区级领导分片包干,督导包抓镇街开展县乡道路路域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各镇街则负责辖区内通村公路相关工作,确保区、镇、村三级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不断完善区镇村三级管理机构,全区10个镇街、1个景区管理局全部成立公路管理所,建立起政府主导、行业指导、镇村履职的群管群养格局。整合区交通、公安、城管等部门力量,成立治超巡查组,不间断开展治超巡查,从源头上控制了超限超载行为发生。运用区域路政、运政、客运资源,成立庞光、祖庵、渭河3个交通运输管理中心,全面加强公路控制区内涉路违法行为查处整治,保证了全区道路安全畅通。

“四位一体”,公路、客运全覆盖

紧扣“建、管、护、运”四位一体工作重点,落实工程建设“六位一体”质量监督责任体系,依照工程建设程序、施工质量、技术要求、竣工验收等环节的监管,健全“政府监督、部门监管、社会监理、企业自检”的质量保证体系,有效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实行“镇(街)为主体、统一征迁”的公路建设征地拆迁模式,严格执行项目建设 “七公开”制度,公路建设征地工作实现“零障碍”。

落实政府公路养护主体责任,农村公路管养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在保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成立2个公路养护中心,分区域承担县乡公路养护任务,提升了农村公路养护水平。积极推行“路长制”,对全区28条县乡道路全部落实专人负责,并实行农村公路领养制度,基本实现了有路必养、养必优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的目标。

根据群众出行需求,不断完善客运网络,建立起辐射西安、咸阳、宝鸡、杨凌等周边城市的客运网络。以创建“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为抓手,在全省率先开展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工作,镇街、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了100%。着力推进“互联网+农村物流”建设,区、镇、村三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全覆盖。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进一步丰富了葡萄、西瓜、黄酒等农产品销售渠道。今年4月交通运输部对该区农村物流和农村电商工作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该区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四好农村路”助力区域发展

公路建设与脱贫相结合,鄠邑区把贫困村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乡村振兴示范点、美丽乡村中心村和乡村旅游开发片区串点成面,为贫困村脱贫打下了坚实的交通基础;对省定51个贫困村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吸引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带贫企业10家,带动了贫困村葡萄种植、草花种植、蜜蜂养殖等产业发展。截至目前,该区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5611户18942人,减少至2019年初的379户528人,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4.1%下降至2019年初的0.12%。

围绕环山旅游路、鄠祖路、渭河河堤路,确立了秦岭北麓、中部平原、渭河沿岸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不断发展壮大户太葡萄、同兴西瓜、福缘杏果等著名品牌产品。户县葡萄先后荣获“中国户太葡萄之乡”“中华名果”“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等荣誉称号,2018年通过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登记。依托“九纵九横”棋盘式道路网络,带动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全区设施农业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累计培育农业龙头企业15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526家、家庭农场175个,创建百亩以上的标准化示范园50个。

按照“路就是景、美丽农村路就是旅游产品”思路,把农村公路建设与农家生态、田园风光、传统山村等自然景观相结合,助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重点道路绿化工程,全力打造“一条大道、两路风景、三季有花、四季常绿、常年洁美”的绿色生态景观道路,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带动了乡村旅游,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何蒋军 张金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