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来信。
别担心,你不会被道德审判,
也不会被简单粗暴地评价,
你会得到最大限度的理解、解析以及帮助。
老师:
下午好。
我弟弟大学读书,本来去年就该大四毕业了,拖到今年,就是因为大三沉迷于网络赌球不可自拔,欠了网络借贷平台很多钱,也耽误了学业。
我的父母知道后,就帮他还了钱,奈何他没有回转,这两年来还是在玩,欠了钱没还,借贷平台的电话就打到我爸妈那儿去。
我爸妈知道后,每次都是苦口婆心地说,然后又帮他还钱……以前家里有钱,还能还。
现在马上毕业了,这还欠5万多,就要借钱还了。
我爸妈的意思是现在可以毕业了,去把他接回来,还钱,缴了手机,在家里闭关,先戒了再说工作的事。
再说说我弟弟吧,的确从小很优秀,老师特别喜欢,从小当班长当到高中。
他喜欢篮球,如果不是高中太爱打篮球,也许可以读更好的大学。
我并不喜欢他的性格,比较闷,事情都藏心里,非常天真,说出来的话让我觉得他没脑子。
我家庭条件以前还行吧,我弟弟小时候成绩好又懂事,父母比较宠这个儿子。
我爸爸是退伍老兵,在家里比较严肃,有威严,和我们子女不太亲热,我参加工作后都还会怕他,很多事情是妈妈在管理,而我妈妈不是一般的唠叨,很爱管。
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我弟弟赌球欠钱后,他不敢说,网络平台借钱,还指着自己能还,越欠越多,反反复复。
他朋友说,我弟弟跟他说,因为觉得我爸爸身体不太好,不想给家里添麻烦,就想毕业后自己上班去还。
我觉得他就是没有自制力,控制不了自己,才会又去赌球。
所以我和他大吵了一架,没有再管他。
6月初,我还是发了1000元微信红包给他,我说希望我的弟弟可以和别人一样毕业酒宴、KTV、毕业照……什么都有,能快乐毕业。
他说“唉,你还管我干什么”。他知道我们对他很失望。
他一边很懂事,一边很天真。他一而再再而三欺骗家里人,没完没了,我叫我父母不要再帮他还钱,我爸爸就说“他还年轻,不要被毁了……”只会帮他还钱有什么用,根本没有实际行动帮他走出来。
我们沟通不来,我也会生气,也会凶我父母,我知道自己不应该,可我真的不知道如何是好。
所以,我想请教一下,麻烦教教我,我的父母该怎么做?我又该怎么做?我弟弟又该怎么做?
waiting

在广东,在香港,赌球几乎跟内陆打麻将一样是全民娱乐。一般来说,如果家里经济条件不错,父母对孩子物质上比较满足,精神上控制得比较厉害。那这样的孩子,到了一个离父母管控比较远,比较松的环境里,容易在财务上出问题。因为这样的孩子,从小就没有独立,没有自由,虽然经父母严格管教,可能会看上去比较听话,懂礼貌,表现得很懂事。也缺乏自律的训练,再加上本身对物质上的无偿所得,已经习以为常。所以,遇到一些诱惑,会没有办法理智地处理自己的财务状况。反而比较容易无节制地,满足自己的某个特殊癖好和欲望。真正的责任感和自律能力,一定是在独立和自由的环境里才能培养出来的。你弟弟现在已经成年,你不应该再将自己的积蓄帮他还债。当然,也可能事出紧急,不帮他还债,孩子可能毕不了业,甚至有人身安全风险,这种情况下,你父母帮他清债,你愿意给予帮助,那也可以理解。所以,更现实的办法还有一个,就是尽快让你弟弟出去工作。在头几年,工资交由父母管理,只留生活费给他,其余的算做给你们的还款。
如果总数大到以他短期可预期收入,远远看不到还完欠款的希望,那可以把期限拉长一点,让他手头略松些,但一定要坚持让他按月还款。他如果没有生存压力,没有自己独立去生活,去选择和承担,他自小形成的行为惯性在根子上是改不掉的。而且,从你反馈的信息来看,你弟弟也有意愿自己出去工作。如果按照你父亲的想法,要把让他彻底戒赌,再放他出去,对这个小男生心底仅剩的一点点动力,也会造成打击。这等于是再把他往不能自我负责的方向去推,只会让情况更糟糕。大部分赌鬼,正如你弟弟偶尔表现出的那样,都会经历强烈的自责,不少赌鬼甚至为了戒赌明志不惜自残。不过,现实中,往往那些自责越强烈,为表戒赌决心,举措越极端的人,赌瘾反而越是更难断根。靠一时冲动的情绪,戒不了任何东西,唯有冷静理智地一步步行动,才能让人真正改变。
亲人的批评、指责、说教,对于有成瘾性行为的人一般都起不到真正的作用,甚至多半还会起反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算经济账,把责任分派清楚之后,我们同样应该将权利和自由交还给他,让他自己来承担必须承担的责任和选择未来该怎样生活。在生活中,你们不要拿各种负面的可怕的赌鬼生涯去恐吓他,不要用各种道德说教去绑架他,不要在家里制造谈赌色变、谈球色变的恐怖气氛。在巨大的经济压力和道德压力下,你弟弟已经表现出了强烈的自责甚至自弃的情绪。你做得很好,在临近毕业时,仍然给他数额不大的经济支持,以使他能够像其他同学那样,正常地走完大学最后一段路。如果在他表示歉意的时候,能够再补一句,“没事儿,等你能赚钱了,再还我就是”,那就更好了。想必你也知道,很多人对自己的亲人比对外人更严苛,指责攻击性的批评更厉害,你自己也多少有一点这样的倾向。
我们总是对亲人有太多的期待,希望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希望成为的那种人。但我们很少真正去想,即使是亲人,也是彼此独立的个体,也应该各有边界。在边界清晰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有权利去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在各自的边界之内,无论是什么样的亲情关系,彼此都无权要求对方必须按照我们的意愿行事,不管这意愿,我们自己觉得它多么合理,多么有价值。
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你弟弟自己收入颇丰,拿多少钱去玩赌球,那也是他的选择,即使是亲姐,你也没有权利要求他必须立刻收手。反过来,如果他把自己赌进了泥潭,问你们要钱,你也大可拒绝他,或者提出必要的条件。没想到、或者不理解这些道理,才是我们总是对身边最亲爱的人进行指责、批评的根本原因。我相信,账算清了,道理想明白了,你大概就不会那么容易生气了。敲黑板强调一下重点:重要的不是戒赌,而是让他为自己的选择努力,以及负责。
我觉得,基本原则是无论是谁,都先维护好各自的权益,再来帮助弟弟解决问题(这个顺序不能错!)。而不是在亲情的裹挟下,把各种事情搞成一锅粥,弄成一笔糊涂账,然后大家一起生气。不要害怕没有父母、姐姐的管教,曾经溺赌的弟弟无法走出这个泥潭。不要害怕放他出去,又接触那些赌友,或者又沉溺在网络赌球中不可自拔。恰恰相反,放手让他自己去挣扎、努力,才有可能让他真正从内心到行动,发生彻底的改变。我总结一下,之前你们家对这个儿子的态度是:批评、指责、恐吓、担心,但是无底线为他兜底、填债。现在你可以尝试反过来,对你这个弟弟多关心、理解、支持、一点点增加信任,但是账要明明白白地算清。你老弟是个聪明娃,你做对了,他会给你很好的反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