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人生倒数第二的底线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大梦)

有句名言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是讲人必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因为时代竞争激烈,没有扩大自己的掌控区域就容易吃亏,甚至导致更严重的灾难。不过道理是这样的,但由于缺乏也不可能有具体到细节的参考答案,以及因人而异的大背景,所以“不进”是比较常见的事情,否则人才就会通货膨胀,虽然在被假设未来存在的基因编辑时代会小规模普及,但至少现阶段特别仅限普通群体的话,是大概率事件。
做人需要妥协,长大后肯定能体验到。妥协一方面是被迫的,没有支持者甚至遭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否定后,只能承认生活的唯一性质,因此选择能够正常运转的人生趋势来维护。另一方面是主动的,基于对未知的恐惧以及现实压迫下无能为力的沮丧,所以会将就地接受所谓“最艰难的道路”。物理上是刺激降维的,但化学反应会特别活跃,体现为更多的无病呻吟和“身在福中不知福”。
人的一辈子都在妥协,无论个体过渡到什么阶段,身份怎样。越是宏观的生活情境,被捆绑的元素就更多,特别烧脑,同样需要妥协,选择的代价也非常大。人的妥协不一定都有后路,比如有些生活就是放弃更高阶段的探索选择平稳的现状代入,没有兑现假设或者趋势固然遗憾,但就算这样也有最低消费可以把握。对应上面提到的名句,“不进则退”,退是相对的,如果往下对比还是能领先底层一大截的。
但有些妥协是真的妥协,以仅限个人最高调的做事来“混日子”,成为人生的奴隶。这样的妥协很难公开,也由于当事人缺乏人格魅力,因此被可接触范围内外界捕捉到的信息有严重偏差,容易往乐观方向被误解。这样的妥协严格意义上说是充满危机隐患的,没有任何退路,还需要祈祷别发生太激进的意外。时间受限,感觉一辈子都不够折腾。被负能量入侵,或者接受“洗礼”或者拒绝焦虑贩卖,具体怎么操作关键看个人。
积极的看法是:不死终将出头。这依旧是一句老话或者俗话,能够早就这样总结出人生,说明人生是重复的,经验可以共享,但方式依旧要参考具体人生。另一层认知:普通人还是留着下限的,即个体论世界并非加持最差劲的命运。但这样的理解显然不利于提升人生强度,底层的压迫特别窒息,“穷则思变”和“勤能补拙”是必须要对应的公式。
在这个寻求质变和进阶,哪怕更高级妥协的过程中,坚持是人生倒数第二的底线。绝对底线是现实,因为人生就是现实的一部分,脱离这个基础来扩展话题,只会失败,除非改变现实本身,这就需要天赋和意外了,概率特别低。当然,现实也不是绝对的。而在不违背现实的前提下,坚持就是必须坚持的现实了,如果想让坚持变成现实的话。
坚持呼应着很多概念,比如耐心、毅力和意志等,或者习惯。坚持未必就会结果胜利,但过程大概都能有所收获。“不进则退”这个现象是坚持最难受的反馈,同时也提醒当事人,还有巨大提升空间可以操作。在坚持到位以后,才轮到体系正式工作。这算无奈,所以坚持才是人生倒数第二的底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