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小孩三四年级就开始不及格,男生偏多,学困生是怎么造成的?

【本文来自《最近看初中数学课本差点气晕,连贯的知识点被打乱拆成三四个段,放到不同学期》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steatite

我恰好是初中数学老师,也算有点发言权。
编教材的和教书的不是一群人,这个是真真切切的。编教材讲究螺旋式上升,其实就是把所有学生看成同等智商的整体,完全无视了学困生和学霸的存在。还有就是一些知识体系难度高的,它的应用往往是跨体系的。教函数时有理无理一定要懂,连贯性得懂,方程也得懂,函数图像加几何怎么办呢?所以几何也得教,就是这么个理。
但事实上,失去了小升初后,部分初中学困生连小学四年级的水平都没有,你让他螺旋上升?他得一步迈三层楼还得找方向。而学霸的话真要是照着教科书自学,那也就只能考70分,不排除特别天才的靠着书本作业题举一反十,但是一般人非得辅导书加练习自学不可。
所以现在教书的一般尽可能教快一点,总复习的时候可以把知识点融会贯通。也不排除我这样的,不管初一到初三期中期末成绩,适合放一起教的直接连着教,比如我正在教八下,我跳过了一元二次方程,先教平行四边形和特殊平行四边形,回过头来教方程,教完直接教九上二次函数,这样学生接受二次函数就会轻松一点。

感谢有层主这样好的初中数学老师,能再给一次学生上升的机会。特别是文中提到了小升初的学困与学渣问题。我有思考也感同身受。

现在小学和初中理科是一个套路,螺旋式上升,活动式教学。但很多小孩三四年级开始数学就开始不及格甚至个位数(男生还偏多)。学困怎么造成的?家长没有时间、精力和金钱帮助孩子,老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帮助孩子。学霸怎么造成的?顺杆上爬,家长、老师和社会培训机构给孩子打造一个直通的梯子,孩子苦点累点,爬到高点。就是学霸。

学困和学霸造就的是什么?人与人真的有那么大的智商差异吗?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