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聊粽香,粽叶香,究竟属不属于武夷岩茶老丛的丛味?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过端午,聊点应时应景的话题——粽叶香。
粽叶香这种接地气的香气,在茶桌上经常被人提起。
记得有一次在武夷山市时,和朋友在茶农家里试喝某款老丛水仙的新茶。
刚巧,那天一起在场喝茶的还有位北方老茶客,据说很懂岩茶。
当时,桌上那款老丛,刚刚泡了两冲。
那位北方茶客在闻香后说,“这很像粽叶”。
老丛的主人听了后,风轻云淡地回答“是,这是老丛的丛味 。”
这时,老茶客再接着补充,“还带点松针的味道。”
山场主更是得意,“嗯,这和山场有关系,那片老丛就在XX窠往上,顶上一片开阔,四周都是松木。”
朋友在一旁安静旁听许久,然后悄声说,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但麻花却在想一个问题,这粽叶香,到底是不是老丛的丛味?


《2》
在老丛水仙上,比起苔藓味,粽叶香的大众认可度更高。
因为,苔藓味,始终是种没有高级感的气味。
喜欢长在潮湿背阴处的苔藓,闻起来是沉闷的、带着植物腥气的。
当苔藓味出现在一款茶身上时,始终是招人嫌弃的存在。
会让人在心里纳闷,这好端端的茶,怎么会生出了苔藓味?
难不成,是产区水土不行?
就像部分水质不佳的池塘,养出来的淡水鱼,不管怎么处理,鱼肉上都会带土腥味。
又或者是,采茶时不小心薅到了苔藓,混在一起加工,才会带出这样的杂味?
相比起争议众多的苔藓味,粽叶香出现在一款老丛身上时,大众接受程度更高。
一来,比起略带腥气的苔藓味,粽叶香更像是正常的茶香,闻起来清清爽爽。
二是,在不少老丛水仙身上,的的确确能够让人喝到粽叶香。
所以难免会有人,将粽叶香与老丛水仙的丛香,直接联系在一起!


《3》
粽叶香,含义很广。
过端午时要包粽子,不过,用于包粽子的粽叶,形形色色。
直接用箬竹叶包,包成三角四面体状,这是最常见的。
还有用芦苇叶、玉米皮、柊叶、竹笋皮来包粽子的,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但是,这些粽叶们存在一个共同特点——叶张硕大、纤维粗、可以装下一兜糯米,包成圆鼓鼓的粽子。
而这一点,恰好与老丛水仙的渊源颇深。
在武夷山,水仙茶树在栽种下去后,有个自然成长过程。
树龄在3-5年之间的水仙茶树,可以说,还处于“未成年体”。
一般种下超过5年之后,才开始采茶做茶。
以树龄的高低作划分,不满30年的水仙,是普通水仙。
满30年,但又不满60年这一阶段的,称为高丛水仙。
而至于说,树龄满60年的,则可以称老丛水仙。
水仙茶树作为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随着树龄的增加,内质积累更充沛,叶片纤维更粗,叶脉更加凸显。
换言之,老丛水仙与粽叶,它们的植物纤维都相对更粗壮。这是老丛水仙身上,时常能闻到粽叶香的主因。
放眼各大茶类,粽叶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茶香类型,主要来源自植物纤维的加持。
喝白茶,叶片宽大的寒露寿眉、荒野冬片等,粽叶香尤为明显,沁爽无比。
而桐木红茶里的老丛红茶,它们除了正山小种本身的花蜜香外,在尾调处还常会浮现粽叶香、竹林香。
回到武夷岩茶,岩茶本身就讲究开面采,要采略微成熟一点的叶片。
而水仙,往往是采中大开面,叶脉更凸显,叶片纤维更丰富。
对于开面采、叶片大、纤维粗的岩茶来说,出现粽叶香,并不是件稀罕事。
除了老丛水仙外,不少肉桂、梅占、铁罗汉等岩茶,它们在一路泡到尾水后,同样能浮现出清爽的粽叶植物香。
所以,单凭粽叶香,不能证明一款水仙的树龄足够老。粽叶香作为一款“大众脸”香型,难以代表老丛特色。
证据不足,无法推论。
在岩茶里,不能将粽叶香直接等同为老丛的丛香!


《4》
武夷岩茶里,老丛水仙是稀罕型的资源,比较吃香。
围绕着老丛身上的丛香,难免是争议不断。
近些年,麻花听过最不可思议的一版丛香释义,不是苔藓味,也不是粽叶香。
而是,老丛的丛味,直接解释成玄乎的“无味之味”。
之前在看直播时,听到有人这样歪解老丛的丛味。
“丛味,也就是老丛味,说白了,就是一种老味。老丛水仙作为茶树的老年期,其实香气已经没有那么馥郁了。老丛水仙的香气淡,闻起来没啥味,这就是它的特点!”
听完这番话,实在让人很无语。
品质一流,实力不浅的老丛水仙,怎么会出现“茶香寡淡”这点毛病?
通过现象看本质,这些胡扯出来的观点,大多居心不良。
其背后,很有可能是为一款劣质老丛做嫁衣!
只有品质极差的水仙,才会出现兰花香、丛香、粽叶香、竹叶香、木质香等,一丝半毫茶香都拿不出手,香气寡淡不堪的糟糕局面。
将茶香寡淡,甩锅到老丛水仙树龄太老,简直是可耻!


《5》
老丛的丛味,到底是什么?
历来,麻花倾向于木质香丛香。
从水仙这个茶树品种看,它属于小乔木类型的树种。
随着水仙树龄的加深,从普通水仙,到高丛水仙,再到老丛水仙,其内部的木本味会愈发明显。
这种“老纤维”带来味道,与水仙自身的品种香,会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所以,当你在喝老丛水仙时,不管是闻盖香,还是喝茶汤。
闻到的、喝到的木质丛香,都极为有力量感。
给你的感觉,就像是穿过一片郁郁葱葱,林木葱茏、古树参天的古老森林。
在呼吸吐纳之间,鼻端里尽被馥郁磅礴的草木馨香包围!
与此同时,大家别忘了,老丛水仙除了丛香外,还有一大标识——汤感极醇。
达到老丛级别的水仙,汤稠水滑,内质丰沛。
将茶汤小口饮入,只让人感觉,汤感顺滑,茶味清甜,汤中浆感明显。
稠滑至极的茶汤,能喝出一种几十年老酒的感觉,汤水滴滴饱满如琼浆!
然而,这种浑厚劲道的汤感与茶味,却被兰花香、木质香,综合得恰到好处。
喝完几杯老丛水仙的茶汤,会有种刚刚啃过甘蔗的错觉,唇舌与喉间一直浮动着带木质纤维的馨甜!


《6》
普通水仙与有树龄加持的老丛水仙,相距甚远。
年岁已老,稳步积累的老丛,阅历丰富。
丛香浓郁,汤感稠滑,非同一般。
喝一口,就能尝出差距。
因此,要想用普通水仙冒充成老丛,很难做到完美的伪装。
尤其是,随便拎出一款带有粽叶香的水仙,就敢号称老丛。
这胆子,未免太大了。
在岩茶里,粽叶香与老丛的木质丛香之间,隔着根本无法逾越的差距!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