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中学】第61期:奇妙的万花筒和潜望镜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理就必须要多动手,多思考,而不仅仅是做几道物理习题,那只会是“纸上谈兵”。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评价的导向就是在引领我们的课堂教学从“知识传递”走向“思维培养”的真正转型。“刷题”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必须引领学生进行“体验式学习”。“做中学”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必然选择,也是教师进行深度实践教学的最佳选择。

为此,微信公众号特推出《做中学》专栏,给大家推荐的是编者和学生这几年物理课改的一些典型案例,提供的实验素材可以作为一线教师很好的借鉴资料,也可以作为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的参考资料。

《做中学》专栏主要有以下几个栏目:原创试题、创新实验、现象解析、参考答案、中考链接。由于编者能力和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存在一些纰漏,还望给予建设性的建议与帮助,谢谢您的不吝赐教。

【做中学】第61期奇妙的万花筒和潜望镜

   原创试题:在学习完“平面镜成像”之后,小展同学利用身边废旧材料制作奇妙的万花筒(图1)和潜望镜(图2),其中万花筒的原理是发生了_______,由于多个平面镜成_______而形成美丽的图案,而根据平面镜可以_______,军事上制造了潜望镜。
图1

图2

创新实验:奇妙的万花筒
(李展业)
创新实验:自制潜望镜
(李展业)
原理分析:万花筒的原理在于光的反射,而镜面纸代替镜子利用光的反射来成像的,组成等边三角形的镜子面互相反射折射堆积在一角的碎塑渣而形成规则的美丽图案,随着转动万花筒的通身,塑料渣的流动随机变化出千奇百怪的美丽花型,因此得名万花筒(图3)。
图3
潜望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光具有可逆性。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上是相等的。水平上方的光线被上方倾斜放置与水平面成45度的平面镜反射竖直向下,再经过下方与水平面成45度的平面镜反射水平射出,在下方的眼睛就可以看到上方的物体(图4)。
图4
参考答案:光的反射;虚像;改变光路。

【中考链接】(2018·烟台)16.如图5描述的四个生活实例,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手影   B.池水“变”浅C.叉鱼 D.古书记载的“潜望镜”
图5
参考答案:D
(2019·烟台)21.汉代的《淮南万毕术》中记载:“取大镜高悬,置水盆于下,则见四邻矣。”(如图6)。请通过作图确定“大镜”的位置。
图6
参考答案:见图7

图7

(2013·烟台)21.A、B为某一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长MN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如图8所示.试做出这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的位置。

图8

  参考答案:见图9

图9

(2016·烟台)21.如图10所示,从S点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其反射光线恰好通过P点.请你作出这条入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答案见图11)
图10
参考答案:见图11

图11

(2010·烟台)21.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2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答案见图13)
图12
   参考答案:见图13
图13
入射光线平行射人,反射光线平行射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方向相反。
(2019·济宁)17.如图14所示,一束光水平射入潜望镜镜口后,通过潜望镜进入小明的眼睛。请画出光的传播路径。(答案见图15)
图14
参考答案:见图15

图15

(2019·宁夏)15.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解决问题:
2018—2019年的中国上演了一出“嫦娥”登月大戏。和以往不同,嫦娥这次登陆地在月球背面。月球背面电磁环境非常干净,无法直接接收来自地球的信号,所以在登月之前,先要发射一颗中继卫星保障通讯。2018年5月21日,嫦娥四号的“开路先锋”鹊桥中继卫星发射升空进入距月球约6.5万公里的环月使命轨道。2019年1月3日早上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一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的预选着陆区。地球、月球、中继卫星的位置如图16所示,这样地球上的测控站就可以通过鹊桥中继卫星与嫦娥四号探测器进行通讯了。
把中继卫星假想成一个平面镜,搭载控制信号的微波传播特点接近光。请你在图17中画出地面测控站A点与嫦娥四号探测器B点的通讯路径。
图16
图17
参考答案:见图18

图18 

往期推荐:
★【做中学】第1期:研究力的作用效果
★【做中学】第2期:蒸气船
★【做中学】第3期:瓶子转轮
★【做中学】第4期: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做中学】第5期:悬挂法测重心
★【做中学】第6期:易拉罐耍杂技
★【做中学】第7期: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做中学】第8期:筷子提米
★【做中学】第9期: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做中学】第10期: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传统版、改进版、创新版)
★【做中学】第11期:神奇的惯性
★【做中学】第12期:硬币嗖嗖嗖
★【做中学】第13期:小球拉大球
★【做中学】第14期:扎不破的气球、气球站人、纸杯站人
★【做中学】第15期: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做中学】第16期:模拟帕斯卡裂桶实验
★【做中学】第17期:探究液体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
★【做中学】第18期:自制简易小喷泉
★【做中学】第19期:大试管中自动上升的小试管
★【做中学】第20期:杯子吸气球
★【做中学】第21期:喝不到的果汁
★【做中学】第22期:倒不出的饮料(水)
★【做中学】第23期:自动浇水神器
★【做中学】第24期:会吞气球的瓶子
★【做中学】第25期:源源不断
★【做中学】第26期:负压的利用
★【做中学】第27期:空气投篮游戏
★【做中学】第28期:吹不散的气球
★【做中学】第29期:探究浮力产生的原因
★【做中学】第30期: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做中学】第31期: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做中学】第32期:探究死海不死的秘密
★【做中学】第33期:探究潜水艇的浮沉原理
★【做中学】第34期:自制密度计
★【做中学】第35期:一漂一沉测量橡皮泥的密度
★【做中学】第36期:蜡烛跷跷板
★【做中学】第37期:创意跷跷板
★【做中学】第38期:整理筷子
★【做中学】第39期: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做中学】第40期:探究滑轮和滑轮组的特点
★【做中学】第41期:测量上楼的功率
★【做中学】第42期: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做中学】第43期: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做中学】第44期: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做中学】第45期:赶不走的“赖皮”小筒筒
★【做中学】第46期:茶叶跳舞
★【做中学】第47期:“变小”的声音
★【做中学】第48期: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
★【做中学】第49期:跳舞的牙签
★【做中学】第50期:探究影响声音高低和强弱的因素
★【做中学】第51期:水瓶琴
★【做中学】第52期: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做中学】第53期:制作简易弦琴
★【做中学】第54期:威风凛凛的空气炮
★【做中学】第55期: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
★【做中学】第56期:影子课题之科学实验
★【做中学】第57期:小孔成像
★【做中学】第58期:自制针孔照相机
★【做中学】第59期:玻璃不如白纸亮
★【做中学】第60期:浇不灭的蜡烛

在这里,聆听一线草根教师的教育心声!

(0)

相关推荐

  • 2016年江苏省中考数学压轴题解析—解答题部分(连云港)

    原题(一) 解析 原题(二) 2.(2016年连云港中考)我们知道: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右图,AO为入射光线,入射点为 ...

  • 不用长到2米,如何看到2米高人的世界?

    这是爆炸实验室为孩子们推送的第468 个实验 <哆啦A梦>中有一集讲道 大雄生病了 可是他十分想吃鲍鱼 也想去看海 重病的他不被允许出门 作为好朋友的哆啦A梦 是一定会帮助大雄 满足他的愿 ...

  • 【做中学】第86期:简易指南针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85期:电池取火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84期: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83期:瓶子发射器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82期:色素扩散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81期:冷热水不混合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78期:模拟下雨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75期:只凭手的感觉来判断温度高低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

  • 【做中学】第74期: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编者荐语:目前很多学生物理学习中不进行实验操作,只是在机械性"刷题",这一现象在毕业年级显得尤为突出,这种"假实验"的恶果直接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差.学习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