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讲义-第三十六章 将欲微明-道德真源
相关推荐
-
夕霞夜话——说说《道德经》第七章
中医学苑 xyzych1988 本文为学苑出版社作者系列文章,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夕霞夜话--说说<道德经> 第七章 [原文] 天长地久. ...
-
《道德经》:做个有道性的人
第三十二课 天长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能成其私. 非以其无私耶:必须以他的大公无私,"能成其私",所 ...
-
道德经日课007丨一个人成功与否,不是看其竞争力,而是看有多少人愿意与其共生共存
每日一课读经典,这里是尔雅书苑.今天是<道德经日课>第7讲.欢迎你留言交流. 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 ...
-
《道德经》第36章: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原文] 将欲歙之①,必固张之②: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③.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④,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⑤. [注释] ①歙:收敛,收缩. ②固:暂且, ...
-
道德经讲义-第十四章 大道纲纪-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四章 大道纲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迎之不见其首 ...
-
道德经讲义-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 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无味.视之不可见,听之不可闻,用之不可既. 何谓大象?即生天生地生人生物之大道,以其无所不包,故曰大象. ...
-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大智微明
主播 | 子淇 修音 | 一林 图编 | 香 原文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译文 将 ...
-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三十六章之心得分享
第三十六章 微明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直译:将要收敛它时,必定扩张它:将要削 ...
-
《道德经》三十六章《欲歙固张》悟读述杂【36】
《道德经》三十六章《欲歙固张》悟读述杂【36】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仍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则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古人用兵 ...
-
道德经讲义-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六十五章 善为道者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楷式.能知楷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于 ...
-
道德经讲义-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臣,躁则失君. 修炼之道,不外神气二者调之养之,返乎元始之天而已.其在 ...
-
道德经讲义-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观复-道德真源
道德经讲义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观复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