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评快】刘震云,真是一个聪明人!

 刘震云,真是一个聪明人!

        7月11日,著名作家、编剧刘震云(以下称刘编)微博发表长文,以“事实的真相与崔永元相关的一些细节”为题,说明了事件的经过。——大概由于小钢炮冯导的“十问”在先,掀起的巨浪过于显眼,刘编巴肝巴肺地写出的“真相”反响并不大,几乎没有溅起几朵浪花儿!鄙以为这效果应该正是刘编所想要的!

        刘编的长文有图有“真相”,很“理智”地发表了七点看法,文字太多,笔者只取其要义,摘录如下:

        一、崔永元有权利批评任何人,但他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对别人的文章断章取义就不对了。

二、对一件事情明辨是非是对的,但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编造谎言就不对了。

三、崔永元可以批评任何人,但辱骂别人就不对了。

四、崔永元可以批评任何人,但恐吓别人就不对了。

五、关于书的名字和电影名字。......用移花接木的手段误导读者,骗取同情,属别有用心。

六、2013年,我出版一本小说叫《手机》,接着被改编成电影,崔永元说其中的主人公严守一是影射他。

七、......让我替他们做事的时候,崔永元对我说了许多恭维的话,转头又对我破口大骂,我到底该信哪一个崔永元呢?他哪一段话是谎言呢?

几点随感:1、2、3......云云

        如果说冯导的“十问”已经姗姗来迟,而且语无伦次,甚至言不及义的话;那么,大作家刘震云的“真相”应该比冯导的文章更有料吧?!

        其实刘编的“真相”并未跳出冯导“十问”的窠臼,也没有正面地实质性地回答崔老师的问题(通俗地讲,刘编的文章与冯导的文章如出一辙,并未正面接招崔老师的质问),依然只是停留在“你这样骂人不对”、“你这句话难听”、“不许你骂我家人”这样的层面上。——堂堂大作家、著名的编剧,在如此大风大浪、大是大非的论战中,何以如此肤浅地应战?要我说,这才是刘震云的聪明之处!别看他的发文不及冯导的“十问”影响大,其实他高明着呢!

        不妨以刘编的“真相”之七为例,看看刘编是如何展示他的聪明才智的——

        满纸的委屈啊!

        刘编分明是在哭诉:我就是整不明白了,我老刘和你小崔关系不错啊,你写的书我为你做序;你开发布会,我给你录视频做宣传;你叫我办事我一贯表现很积极啊,怎么利用完了我,反过来还要骂我呢

        他真不知道崔老师骂他的真正原因么?全国人民都知道不就是“手机”惹的祸吗?不就是谈话类节目“有一说一”吗?不就是有小三的主持人严守一吗?不就是刘编你的那一支“生花妙笔”吗?

        然鹅,刘编不正面回应崔老师的问题,反过来“嫁祸”于崔老师,让人们看到的却是崔老师过河拆桥、卸磨杀驴!这一招,在冯导的“十问”中可做不到!

        高明吧!——这仅仅是玩文字游戏,还不是刘编最高明的地方!

        众所周知,崔老师对冯导、刘编感到不满就是因为他们拍的《手机》的“背信弃义”的行为;今年初女猪脚FBB高调晒出《手机2》的信息,触怒了崔老师忍耐的底线,他因此大张旗鼓地手撕冯导、刘编,言辞之中不乏过激、难听之处,但是大作家、编剧刘震云老师楞是忍下了,哪怕千夫所指骂他“缩头乌龟”,他依然不吱一声!
        直到上周冯导发声“十问”,刘编立即拍马赶到追随其后,发出洋洋洒洒的“真相与细节”的长文。刘震云这速度、这反应,你不得不服!
        冯导冯导,终归是个“导”;刘编刘编,只能靠个“边”。刘震云深谙其中道理。凡事不能抢在冯导前头,先挨骂的是冯导,冯导不做声,刘编绝不能抢了风头;冯导能充耳不闻,刘编也只能是聋子的耳朵;冯导憋屈了俩月,终于要爆了,刘编也不能坐视不管,你唱我和,紧紧跟随。冯导心底里一定感激刘编:这哥们,够意思!

        虽然刘编的“真相”并不一定能够帮助冯导火上浇油,但是能换得冯导心头一热,这就是其高明之举!


        虽然崔老师指名道姓骂了冯导刘编这两位大家,虽然冯刘隐忍了两个多月,但是一旦开骂,冯导果然不负“冯裤子”之名,怎么痛快怎么来——他指责崔老师的文章用脏话骂人,但是他的“十问”有几处是干净的呢?人家刘编回怼崔老师就“文明”多了,努力做一个骂人不用脏字儿的人!刘编是谁呀?大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参悟文字是他的强项,他硬是从崔老师的字里行间悟出了道道:同样是被崔老师痛骂,冯导被骂的是
人品,刘编被骂的是文品(不是“作品”)。既然冯导出了头、接了招,就无须他刘编抢风头了,凑个阵数,够了。
        看起来,既和冯导同穿了一条裤子,保持了编跟随导一体的形象;又不占冯导茅坑,维护了冯导高高在上的尊严;还不痛不痒地“还击”了崔老师,可以不算众人口中的“缩头乌龟”吧?!

        进可攻,退可守。最关键的是在论争的风口浪尖上,人们看到跟崔老师舞动刀枪的,是冯导而非刘编!这可是给自己留了后路的——将来总有“真相”大白于天下的时候,真要“秋后算账”,刘编即使是给崔老师泼脏水的“罪魁”,但不至于成为“祸首”!(更何况崔老师也表示,自己还是欣赏、尊敬作为作家的刘震云的)

        如果说刘震云这聪明不是绝顶的,那至少也是绝代的!

        看见了吗,同为回戗崔老师,冯导这两天在网上被民众正义的唾沫星子淹得半死了,而刘编却毫发未伤。

        您说说看,他刘震云不聪明,谁聪明?!

我的”短评快“——

【短平快】冯导,您露馅了!

【短评快】武汉大学又不幸“躺枪”了

【短评快】牛犇入党,这才叫信仰!

【短评快】迟来的职称制度改革,总比不改要好!

【短评快】你以为推迟孩子上学时间,真的有那么好吗?

【短评快】看《捉妖记2》,我有点理解白百何了

【短评快】人为财傻?财叫人傻?

【短评快】不要脸的韩国人......

(0)

相关推荐

  • 小崔开炮的前因后果,8.8亿罚款只是炮灰残渣

    其实现在闹得沸沸扬扬的崔永元.冯小刚.范冰冰三方角力事件,还得从1996年聊起. 1996年的时候,崔永元正在主持的一个节目叫<实话实说>,其知名度和影响力可想而知.到了1999年,算是崔 ...

  • 不是大写的人,怎么能站起来?!

    最近崔永元怒怼冯小刚.刘震云在网上掀起轩然大波,揭露的阴阳合同引起国家税务部门的介入.看瓜群众看热闹不嫌事大,但未必都能看懂,未必明白老炮小崔的炮口真正对的是谁.在此,我给大家说道说道.众所周知,起因 ...

  • [黄石文坛]梅贤玉的短篇小说《六月雪》

    六月雪 年近六十的父亲关押在大牢里一年有余生死未卜,且是异地关押.据说他犯的事儿不小,涉嫌贪污受贿,还牵扯到一宗人命案子.尽管我们当子女的恨父亲胆大妄为,晚节不保,让我们蒙受羞辱,但我们恨归恨,不着急 ...

  • 安平中学39班50年后的聚会很温馨

    难忘的聚会 在汉王公园举办的安平中学39班师生聚会,已经过去好多天了.但是,聚会的美好场景和师生们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聚会的前几天,老同学安增道就通知了我,并且说北京和衡水的同学们专程 ...

  • 《故乡天下黄花》:刘震云告诉我们,故乡,这里没有一个好货

    <故乡天下黄花>:刘震云告诉我们,故乡,这里没有一个好货 点评<故乡天下黄花>只能说一句话:"这里边没一个好货".这部书描述的应该是那个动荡年间较为真实的人 ...

  • 刘震云眼中的“笨人”

    作家刘震云在一次演讲中,讲了两个"笨人"的故事,一个是他的外祖母,一个是他的舅舅. 刘震云的外祖母是个地道的农村妇女,但却是方圆几十里人尽皆知的大明星.老太太的明星事迹是" ...

  • 如何成为一个聪明人?这7种思维方式,一起...

    如何成为一个聪明人?这7种思维方式,一起学习: 1.成本思维 你是砍柴的,他是放羊的,你和他聊了一天,他的羊吃饱了,你的柴呢?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 --请放弃你的无效社交 机会成本.沉没成本.边际成本 ...

  • 毁掉一个聪明人的方法,是让他变成“解释型人才”

    本文是一些大脑碎片. A "解释"的碎片 所谓解释型人才,是指"根据表面规律,作出夹层解释,并且爱上自己的解释"的聪明人. "解释型人才"生 ...

  • 《文学的故乡》第五集刘震云

    大家说我的作品是现实魔幻主义,其实我真的不想把现实魔幻.仅仅因为我作品里的人物,就生活在这样真实而魔幻的世界里,当这些人的心事无处诉说的时候,我作为一个倾听者坐在了他们身边.--刘震云(来源:央视网) ...

  • 【短评快】2021,我属“牛”

    2021,我属"牛" 一 昨天,周五.下午上完20装饰2班的两节课,这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告一段落.下次再要走上讲台,该是在辛丑牛年的元宵节之后了.联想起9月开学那天的第一节课也是我的 ...

  • 【短评快】说穿了,还是书读的太少

    说穿了,还是书读的太少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虽然读书日过去了,可是脑子里总有那么几个问题多多少少跟读书扯得上一点关系,所以我在这里就把它记录下来了. 1. 周一的晚上,因为 ...

  • 【短评快】高考延期,是给谁的福利?

    高考延期,是给谁的福利? 3月的最后一天中午,我和我的高三的学生们得到消息:今年的高考延期一个月,改在7月7.8日进行.隔着手机或电脑的屏幕,隔着网络,我看不到学生们的反应.但是随后的钉钉课堂上表现出 ...

  • 【短评快】面朝湖北,向武汉拜年!

     面朝湖北,向武汉拜年! 我是湖北人 我在浙江杭州 面朝湖北 向武汉拜年 大年初一 湖北省博是我出方的首选地 我想祭出馆藏的越王剑 叫那冠状病毒身首分离 然后  携手武汉的老友 上江堤吹风,沿着湖滨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