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仅三年,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辛秀芳何以登上《Nature》
相关推荐
-
Nature 背靠背 | 王源超点评,中英科学家揭示了植物免疫响应PTI与ETI的协作机制 (I)
编 者 按 北京时间2021年3月11日凌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Nature 背靠背发表了英国塞恩伯斯研究所的Jonathan Jones教授团队和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卓越中心辛秀芳研究员团队的两篇研究 ...
-
科研人员揭示植物“兄弟免疫系统”协同御敌机制 有助培育抗病农作物
2021-03-11 09:55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上海3月11日电 (郑莹莹)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辛秀芳研究团队于北京时间3月11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上发表最新研 ...
-
科研进展 | 中科院植物所王伟等为亚洲三大高原的隆升历史提供了生物学证据
科研进展 | 中科院植物所王伟等为亚洲三大高原的隆升历史提供了生物学证据
-
PNAS|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在水稻共生和免疫信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研究亮点: 植物在自然界中的适应性依赖于对共生微生物和致病微生物的适当响应.几丁质是菌根真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主要的微生物相关分子模式(MAMP),可激活模式识别受体,触发植物免疫.MAMP ...
-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来庚组发现在调控树木增粗生长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两个MADS-box基因...
2020年11月23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来庚研究组在Plant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Two MADS-box genes regulate vascular ...
-
乐天心理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自由·觉察·探索” 首届体验式心理游园会顺利举行
自由·觉察·探索 活动 回顾 PART 1 2021年7月2日下午,由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主办的"自由·觉察·探索" 首届体验式心理游园会,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一号 ...
-
植物自身也能生成化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science论文揭示重要突破
为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各国也在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于依赖工业化肥的植物来说,是否有一天也能自己生成化肥? 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Jeremy Dale Murray(杰 ...
-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创中心王二涛研究员:颠覆,往往比创新更难。
经过8年科研攻关,北京时间今天(10日)凌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论文,揭示豆科植物皮层细胞获得SHR-SCR干 ...
-
组建实验室仅3年,团队人均26岁,这位博导成果登上Nature
她,回国组建实验室仅三年多,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科研团队在植物免疫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日前,这位85后上海女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辛秀芳及其团队登上国际顶尖学术 ...
-
为针灸正名!哈佛团队找出刺激穴位治疗疾病科学依据,登上Nature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长期以来,中医针灸褒贬不一,支持的人认为是传统医术发扬光大,持反对态度的人则认为没有"穴位"这种东西.近日,哈佛大学一个团队找出了刺激穴位治疗疾病背 ...
-
分子植物卓越中心李来庚组揭示树木增粗生长的新机制
2020年11月23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来庚研究组在Plant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Two MADS-box genes regulate vascular ...
-
皇帝人物志之唐敬宗李湛:在位仅三年,最后被宦官所杀
唐敬宗李湛(公元 809-827 年)元和四年 6 月9 日生于长安东宫内别殿.为唐穆宗李恒的长子,母王氏.穆宗于公元 824年正月病死后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宝历'.公元824--826年在位,计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