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在水稻共生和免疫信号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相关推荐
-
科研 | Cell Metabolism:胆汁酸修饰对宿主适应性免疫的调节作用
编译:胜寒,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众所周知,微生物群落会影响宿主的免疫反应.Song等人的研究证明,微生物菌群形成的胆汁酸作用于RORg+调节性T细胞,通过维生素D受 ...
-
综述 | Trends Microbiol.:肠神经系统发育和生理的微生物调节
编译:yl,编辑:小菌菌.江舜尧. 原创微文,欢迎转发转载. 导读 胃肠道具有内在的神经元网络,即肠神经系统(ENS).ENS控制运动性.液体稳态和血流,也与肠的其他成分(如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相互作 ...
-
王二涛研究组揭示植物区分共生与免疫信号的分子机制
菌根共生的根部切片 01 2021年4月15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PNAS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组题为"Discriminating symbiosis a ...
-
回国仅三年,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辛秀芳何以登上《Nature》
回国组建实验室仅三年多,带领一支平均年龄只有26岁的年轻科研团队在植物免疫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今天凌晨,85后上海女科学家.lai及其团队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这篇题为&qu ...
-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来庚组发现在调控树木增粗生长中发挥关键作用的两个MADS-box基因...
2020年11月23日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来庚研究组在Plant Communications发表题为"Two MADS-box genes regulate vascular ...
-
乐天心理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自由·觉察·探索” 首届体验式心理游园会顺利举行
自由·觉察·探索 活动 回顾 PART 1 2021年7月2日下午,由上海乐天心理咨询中心主办的"自由·觉察·探索" 首届体验式心理游园会,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一号 ...
-
植物自身也能生成化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science论文揭示重要突破
为应对全球气候的变化,各国也在不断提高节能减排的要求.对于依赖工业化肥的植物来说,是否有一天也能自己生成化肥? 10月29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Jeremy Dale Murray(杰 ...
-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创中心王二涛研究员:颠覆,往往比创新更难。
经过8年科研攻关,北京时间今天(10日)凌晨,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王二涛研究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论文,揭示豆科植物皮层细胞获得SHR-SCR干 ...
-
New Phytol|河南农大王道文、康国章共同通讯在小麦磷酸盐吸收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有效地吸收和利用磷对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六倍体小麦等复杂作物中,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我们报告了TaPHT1:9-4B及其转录调控因子TaMYB4-7D在面包小麦Pi获得.转运和植株生长 ...
-
Plant J:福建农林许卫锋教授在G蛋白γ亚基qPE9-1参与根系伸长对磷的吸收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异三聚体G蛋白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而水稻G蛋白γ亚基qPE9-1在低磷条件下的响应机制尚不清楚.LP条件下,qPE9-1基因在水稻根系中表达显著.携带qPE9-1等位基因的水稻品种对LP的主根响应高于携 ...
-
New Phytol|杭州师范大学于彦春教授联合多家单位在水稻耐热分子机制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热应激是影响作物生长和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威胁.然而,与植物对热应激反应相关的分子机制知之甚少.在这里,我们在水稻中鉴定了一个热应激敏感突变体hts1.HTS1编码类囊体膜定位的 β-酮酰基载体蛋白还原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