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苏辙〕历代论 卷三
相关推荐
-
如果关羽不死,孙权用关羽换荆州,刘备会换吗?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问题.回答之前,先要解决这个问题:孙权有没有不杀关羽的可能? 孙权在背后袭击关羽,这件事干得不怎么光彩,也有些冒险,但孙权还是干了,因为他分析了利弊,发现如果不干损失很大,而干了成功的 ...
-
杜诗七律赏(27)杜甫·蜀相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丞相诸葛亮的祠堂往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就在那成都郊外的柏树浓荫. 映阶碧草自春色,碧草映台阶自呈现美好的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黄鹂隔枝叶空唱着婉啭的好音. 三顾频烦 ...
-
〔宋·苏辙历代论 卷四〕
王导 西晋之士,借通达以济淫欲,风俗既败,夷狄乘之,遂丧中国.相随渡江,而此风不改,贤者知厌之矣,而不胜其众,俗乱于下,政弊于上,而莫能正也.东晋之不竞,由此故耳.是时王导为相,达于为国之体,性本宽厚 ...
-
〔宋·苏辙〕历代论 卷一
予少而力学,先君,予师也,亡兄子瞻,予师友也.父兄之学,皆以古今成败得失为议论之要.以为士生于世,治气养心,无恶于身,推是以施之人,不为苟生也.不幸不用,犹当以其所知,著之翰墨,使人有闻焉.予既壮而仕 ...
-
〔宋·苏辙〕历代论 卷二
汉武帝 天下利害,不难知也.士大夫心平而气定,高不为名所眩,下不为利所怵者,类能知之.人主生于深宫,其闻天下事至鲜矣,知其一不达其二,见其利不睹其害,而好名贪利之臣,探其情而逢其恶,则利害之实乱矣.汉 ...
-
〔宋·苏辙〕历代论 卷五
唐玄宗 宪宗 唐玄宗.宪宗,皆中兴之主也.玄宗继中.睿之乱,政紊于内,而外无藩镇分裂之患,约己任贤,而贞观之治可复也.宪宗承代.德之弊,政偾于朝,而畿甸之外皆为畔国,将以求治,则其势尤难.虽然,二君皆 ...
-
叶史丨春秋战国之宋国历代国君
西周的诸侯国除了功臣与宗亲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的诸侯国为夏商方国与少数民族建立的部落,其中的原因是商朝虽然被周所灭,但是周武王灭商其实是依赖其他诸侯国的帮助.周朝只是灭商联盟的发起者与领导者,这些灭商 ...
-
《孟子解 全一卷》宋 苏辙 撰
` `
-
《论语拾遗 全一卷》宋 苏辙 撰
` `
-
道德经.宋苏辙注
道德经.2卷考异1卷.宋苏辙注.明凌以栋批点.明凌氏自刊朱墨套印本.
-
龙川略志 宋]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眉山(今属四川)人.苏轼弟.与轼同登仁宗嘉佑二年(1057)进士,又同策制举,授商州军事推官.神宗朝王安石以执政领三司条例,命辙为之属.安石行青苗法,辙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