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一)

(0)

相关推荐

  • 老行当 | 送子观音接生婆 消失了的行当

    "阴阳一张纸,生死一呼间"之语,多是用来比喻临盆分娩的产妇,其家人都把接生婆视为送子的观世音,救命的活菩萨. 接生婆,就是旧时民间以替产妇接生为业的人,一般年龄在40至60岁之间, ...

  • 【004】“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冯爱萍作品

    母亲的药箱 冯爱萍(陕西) 我家立柜上放着一只棕色药箱,正面有一个"红色十字".这只药箱,是母亲一生最珍贵的东西,但母亲常常告诫我不要去触碰它,这让我感觉这只药箱很神秘,总想探究里 ...

  • 揭开“接生婆”的神秘面纱,古代接生婆可不止负责接生这么简单

    大家好,我是水墨文山,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源源不断创作之动力,在此谢过了. "接生"之意在于"生而接之","呱呱坠地"是婴儿最好的出生状态.在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六)

    3.建国初期对中医发展的各种举措 (1)努力发掘民间秘方.单方.验方,加以提高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人民政府医药主管部门把发掘中医民间秘方.单方.验方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让这些我们祖先留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五)

    五.发展中医,走中西医结合之路 走中西医结合之路.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毛主席亲自奠定的中国独特的医药学的发展方针.在建国初期,为奠定这一方针,曾克服了中国医药界内部的不少分歧.至今,这一方针仍然是指导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四)

    三.多种烈性传染病的基本消灭或得到控制(续) (3)疟疾 疟疾是经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三)

    三.多种烈性传染病的基本消灭或得到控制 新中国建立以后,结合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在不长的时期内,我国已实现了对多种烈性传染病的基本消灭或控制. 这里所说的"烈性传染病",是指那些传播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二)

    二.全民爱国卫生运动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共产党就十分重视群众性的卫生防疫工作. 早在红军时期,1933年,毛泽东就在<长冈乡调查>一文中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资制度(一)

    一. 建国初期对新解放区的"原职原薪"制度 建国初期是指1949年至1951年第一次全国工资改革之前.当时的中央政府决定,凡新解放区通过接收原国民党官僚资本而形成的公营企业,实行&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资制度(二)

    二.1952年开始的全国第一次工资改革--工资分制度 解放初期对新解放区实行的"原职原薪"政策,只是个权宜之计,是为了在当时特殊的时期能尽快地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安定下来,但是,这种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资制度(三)

    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分配制度的改革 战争年代,共产党领导下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解放军部队指战员.老解放区的公营企业,都实行的是军事共产主义式的供给制. 艰苦年代,能弄到什么吃什么,弄不到食物和布料时,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赤脚医生制度

    ​一.毛主席的"六·二六"指示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的安排,听取卫生部长钱忠信的汇报工作.钱信忠在作了卫生部工作的一般性汇报后,讲到全国医务人员分布情况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