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五)

(0)

相关推荐

  • 56号文件吹响振兴中医药号角

    在改革开放初期,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出台纲领性文件,召开全国性中医药工作会议,明确中医药工作地位--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各行各业百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六)

    3.建国初期对中医发展的各种举措 (1)努力发掘民间秘方.单方.验方,加以提高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地人民政府医药主管部门把发掘中医民间秘方.单方.验方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其目的是让这些我们祖先留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四)

    三.多种烈性传染病的基本消灭或得到控制(续) (3)疟疾 疟疾是经蚊虫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其主要症状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三)

    三.多种烈性传染病的基本消灭或得到控制 新中国建立以后,结合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在不长的时期内,我国已实现了对多种烈性传染病的基本消灭或控制. 这里所说的"烈性传染病",是指那些传播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二)

    二.全民爱国卫生运动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共产党就十分重视群众性的卫生防疫工作. 早在红军时期,1933年,毛泽东就在<长冈乡调查>一文中指出:"疾病是苏区中一大仇敌,因为它减弱我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医疗卫生事业(一)

    序 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医疗卫生状况 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初,中国人的人均寿命是35岁.但是,不要误会,以为那时候一般人活到35岁时就衰老了,就面临死亡了,不是的.虽然旧社会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资制度(五)

    五.1956年至1965年工资改革的主要内容 1. 全国统一划分为11类工资区 1956年的工资改革,将全国统一划分为11类工资区,其中,一类地区的工资最低,十一类地区的工资最高.各类工资区之间的工资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资制度(一)

    一. 建国初期对新解放区的"原职原薪"制度 建国初期是指1949年至1951年第一次全国工资改革之前.当时的中央政府决定,凡新解放区通过接收原国民党官僚资本而形成的公营企业,实行&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资制度(二)

    二.1952年开始的全国第一次工资改革--工资分制度 解放初期对新解放区实行的"原职原薪"政策,只是个权宜之计,是为了在当时特殊的时期能尽快地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安定下来,但是,这种 ...

  •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工资制度(三)

    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分配制度的改革 战争年代,共产党领导下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解放军部队指战员.老解放区的公营企业,都实行的是军事共产主义式的供给制. 艰苦年代,能弄到什么吃什么,弄不到食物和布料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