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温法治炎症就是纯中医思维?也论老生常谈的“炎症”

中医书友会第1339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好不容易拨乱反正炎症的中医治疗思维,又发现只学了一半。疾病都是寒热虚实错杂的,切勿“一条道走到黑”。(编辑/小谢)

久痛之处,必有伏阳

作者/郭永来

“久痛之处,必有伏阳”,这句话好像是在读一个医案时见到的(忘了是谁的书了),当时只是觉得该作者立论比较新颖,因为临床中很少涉及这样的理论,之后也就逐渐淡忘了。后来经过几个病例,才又想起了这句话。查一下中医辞书,综合了一下,释其意如下。

伏阳:病证名。阳气伏藏也,阳热之邪潜伏在体内,为热病之源。《素问遗篇·本病论》:“民病伏阳而内生烦热。”参伏气、伏热条。清张秉成在释“仙方活命饮”时说:“夫肿毒之初起也,皆由营血阻滞,郁而为热,营卫之气失其常度,病即形之于外也......然肿坚之处,必有伏阳,痰血交凝,定多蕴毒,故又以天花粉清之,金银花、甘草节解之。”(《成方便读》)

显然张氏所论是从《内经》引伸而来,那么我所见到的“久痛之处,必有伏阳”,其情也是如此。至于它的意义,在这里,我觉得“伏阳”可以用“炎证”二字简释之(虽然不尽吻合)。它为中医在常规的辨证施治外,又增加了一种思路。

一姓魏的妇女,年近60,患腹痛来找我求治,言在此之前已经二三医者治过半月,现在腹痛难耐,我按其痛处,正是阑尾点,因告之说:是阑尾炎。患者说前医也怀疑是阑尾炎,但服药无效。我说:可改服中药吧。按脉极沉细,似乎摸不清楚,舌也淡而无苔。因为开理中汤二剂(理由可参看我写的《我治阑尾炎常用三法》一文),服二剂无效,脉象也无变化。改方用散寒理气少加活血药又二剂,仍无效,病人便不再来诊。多日后再见之,说到县医院住了半个月院,每日点滴(消炎药)而愈。问其诊断?则曰:阑尾炎。

郭按:若论脉证,似乎我的诊断应无误。西医不遵中医的理法,因没有“虚、寒”这种概念,直接就按“炎证”治,反而少走了弯路。(下一例也是如此)。

一老年妇女来诊,病甚奇,觉全身怕冷,夏季也不敢吹风,尤其肚脐和肛门处,须用多层卫生纸垫护,近日小腹又痛,脉之细弱,舌淡无苔。为开桂枝汤合玉屏风散,加服附子理中丸。一周后再来说:你给的药,对于怕风冷等有效,但腹痛则无效。到县医院去查了(化验),说是尿道炎,打了几天的点滴(消炎),现在腹痛已经好了。请再接着给治怕风冷。

郭按:本例病人的腹痛,我诊时,没有明显的尿频尿急等症,所以没有考虑这方面的病情,这应该是我诊断的疏漏,现代医学的检验,弥补了中医单凭脉舌辨证的不足。

一人患晨起即痛泻,向我询方,诊之,脉弱,舌淡,腰膝酸,为开附子理中丸、四神丸。服一周,说:效果不明显,腹仍痛泄。我说:“久痛之处,必有伏阳”,可合用“消炎药”一起服至腹痛止。于是加服了“肠炎灵”,服五天腹痛止,接服丸药而愈。

郭按:这一例,可以说我学“乖”了,没有按一条路跑到黑,按常规治没有得到预期的效果,我想到了“伏阳”,果然有效。当然如果不用西药而加用中药,也是可以的。

(0)

相关推荐

  • 2020年10月31日--记

    今日农历九月十五  丁未 丁火养于戌月,戌秉秋令,乃火退金旺之象,用药宜把握此规律. 丁为木运不及,未为太阴湿土,关脉略显不及是正常脉. 1.早十点起床,学视频会议半小时. 按:中医发展之难,难在同行 ...

  • 敢找这样的中医?算你有胆!

    读书不多,认识有偏 吴瑭:医医病书曰,医之病,法少也.法少一是读书少,读仲景不及内经,看温病不知东垣--知识面窄狭,窄狭必误.二是认识偏,太自意为是,只认某派对其他皆错,嗜寒凉,爱温补,偏火神--偏颇 ...

  • 医生开中药,要有纯中医思维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的药物.草根树皮,土石枯木,传统中医赋予他们灵魂,才能用来治病. 单独用黄连素治疗痢疾,和单独用青蒿素治疗疟疾,都是西医研究方法,对抗某种病寻找特效方法.中医也用黄连治痢 ...

  • 纯中医思维品读本草之生姜

    今天我带你读懂一味本草--生姜,用纯中医思维品读它的品性,至于怎么理解.怎么用,你看着办吧. 姜,也叫生姜.几乎每一家庭都会用它.吃它.但未必人人都懂它.大家都知道生姜很辛辣,也都知道用它来治风寒感冒 ...

  • 中医治病当用纯中医思维

       我始终认为:不管中医还是西医,能治好病才是好医学,是硬道理!最高明的医学应该是:疗效最高,对病人的伤害最小.我们有病选择中医,而且是纯中医,结果肯定是既有实效,又少副作用.我们中医人一定要坚定自 ...

  • 治前列腺增生的小方子!七味药,告诉你什么才是纯中医思维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治疗学>.<中医病因病机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这篇文说,给你聊聊,中医是怎么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我拿一个 ...

  • 德国人跑到中国治感冒!纯中医思维,让他心悦诚服【一点资讯】

    本文理论依据:<医方临证指南>.<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我这篇文说,给你聊一件趣事,关于中医治感冒的趣事. ...

  • 感冒:纯中医思维下的辨治体系 | 明代名医秦昌遇验案16则 附6首外治特效方

    秦氏自学成医, 始以治儿科病著称, 后又精通内科, 临证治疗多奇效, 是当时著名的临床大家. 中医学苑 公众号ID:xyzych1988 感 冒 一 16则表里同病验案 01 右寸关浮滑 一人感冒风邪 ...

  • 纯中医思维下的中药入门:朱砂何以镇心安神?

    选自学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新书<思考中药:纯中医思维下的中药入门> 朱砂是红色的,红得非常好看,现在比较高档的印泥,就是用天然朱砂做的.色红入心.同时,它又非常重,我们要是买一斤朱砂,会发现 ...

  • 纯中医思维下的中药入门 观鸣蝉则知蝉蜕妙用

    选自学苑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新书<纯中医思维下的中药入门> 蝉蜕,就是知了蜕下来的那层皮.书中讲,它气味甘寒,能散风热. 它为什么甘寒?因为长在土里.我们看过法布尔的<昆虫记>,其 ...

  • 纯中医思维!这些古中医大家治病语录,你最喜欢哪一句?

    眩晕之病,悉属肝胆风火--高鼓峰 眩晕又称为头晕,是一种主观的感觉异常.头晕时患者会感觉天旋地转,站立不稳,行走时也不能沿直线前行,只会持续偏向一侧,病发时,眼球会不断震颤. [语录] 1.无痰不作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