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礼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看“荀子隆礼重法”
相关推荐
-
《原著连载》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70)
原著连载(70) 第七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性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体现在社会历史观上,主要是围绕人与社会的关系展开的. [隆礼重法]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江泽 ...
-
历史上唯一提倡法治的儒学宗师
发表时间: 2013-10-31 中国古代的历史,自秦朝以来,基本就是儒家的发展史.随着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政策的实施,儒家开始正式作为封建帝国的官方哲学而流传于世.儒 ...
-
刑不上大夫 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礼记>中的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它是解释古代礼乐制度的一个非常特别的原则.后代的人们往往理解为统治阶级搞特权,是不对大夫用刑的,不对庶人用礼 ...
-
《孔子家语》卷30五刑解诗解3刑不上大夫御心使知耻礼不下庶人非求全责备
<孔子家语>卷30五刑解诗解3刑不上大夫御心使知耻礼不下庶人非求全责备 题文诗: 冉有问曰:先王制法,使刑罚不,上于大夫, 礼仪也不,下于庶人.然则大夫,犯罪其不, 可以加刑,庶人行事,亦 ...
-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意味着什么?
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这句话前面还有几句,要完整来看,意思可能更容易理解. 故君子戒慎,不失色于人.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大夫抚式,士下之.礼不下 ...
-
为什么“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文/子非鱼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语处<礼记·曲礼上>, 礼是礼乐的礼,礼仪,礼节的意思.礼不下庶人,也就是不和庶人讲礼, 刑是刑法的刑,行刑,惩罚的意思.刑不上 ...
-
《资治通鉴》刑不上大夫的权力逻辑
[材料]<资治通鉴>汉纪 孝文皇帝十年 前170年 将军薄昭杀汉使者.帝不忍加诛,使公卿从之饮酒.欲令自引分,昭不肯:使群臣丧服往哭之,乃自杀. [译文]将军薄昭擅杀汉使.皇帝不忍心加害, ...
-
论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
2017中国兰陵 荀子礼治思想论坛 专家教授讲坛系列二 论荀子"隆礼"."重法"的政治思想 (提纲) 中国孔子研究院尼山学者.安徽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解光 ...
-
狱苏02 刑不上大夫
狱苏02 刑不上大夫 --苏轼到底有没有遭遇刑讯逼供? 山水图 南宋 珪观 苏轼在一百多天的监狱生活中,关于诗案本身,由于有着非常充分的文字记载传世,所以几乎不存在争议,甚至,苏轼在诗案中的亲笔供 ...
-
卢植:文武兼备,尤重《礼记》(下)韦力撰
关于卢植修<礼记>之事,历史的记载大多将他与马融并提,侯康在<补后汉书艺文志>卷一中称: <释文叙录>引陈邵云:"后汉马融.卢植,考诸家同异,附戴圣篇章, ...
-
北京大学520云课程:车浩《法秩序统一性视野下的刑行关系》
北京大学520云课程:车浩《法秩序统一性视野下的刑行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