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了对“妙”和“徼”的解读,就打开了老子“玄之又玄”的世界
相关推荐
-
楚简老子道德经 |君知“道可道”,可知“道,非恒道。”(四)
现代人很好玩,爱读<道经>,不爱读<德经>,其实"道德"就是硬币的两面,都是一码事.<道德经>八十一章是后人划分的,无论是马王堆帛书还是郭店楚简 ...
-
帛书《老子》和通行本《道德经》逐句双解:第一章 道与名
第一章 通行本: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帛书本: 道, ...
-
被篡改的道德经:古墓中的《道德经》阐述了修行奥秘以及如何悟道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个疑问,中国人讲的道理为什么都这么矛盾呢,有人说男子汉大丈夫要宁死不屈,也有人说男子汉大丈夫要能屈能伸,有人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是非经过不知难,人生在世要长读经典,又有人说十有九人堪白 ...
-
《道德五千言》(1)总有一个东西是不变的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衆妙之门. <道德经>又名<老子>,道 ...
-
从“无名”到“有名”居然就是太极生两仪?老子和周易被打通了?
<老子>的开篇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接下来,老子说: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我们先来说"无 ...
-
楚简老子道德经 |一爇化三清与太一生水篇(五)
一气含三混沌初, 太清立教自虚无. 谁将周礼东传孔, 谁入函关化胡夷. 八十一章明道德, 百千万亿镇玄都. 如果不是考古或中文等专业,我们普通人对古文古籍知之甚少,我们大部分人对太上老君和老子的认识, ...
-
孔伯华妙用石膏医理解读
孔伯华先生曾被业内称为"石膏孔",今值孔伯华先生135周年诞辰之际,特敬此文.承孔伯华弟承孔伯华弟子姚国栋训读石膏在孔伯华处之妙用,进而解读他重用石膏之精髓. 孔伯华手书:&quo ...
-
一代名医孔伯华妙用石膏医理解读
孔伯华先生曾被业内称为"石膏孔",今值孔伯华先生135周年诞辰之际,特敬此文.承孔伯华弟子姚国栋训读石膏在孔伯华处之妙用,进而解读他重用石膏之精髓. 孔伯华手书:"专治瘟 ...
-
《道德经》再释义 第一章:“众妙之门”延展解读
本篇是<道德经>的开场首章."道"究竟是什么?相信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弄懂,所以,有必要再延展解读一章.在悟解道德理论的时候我们先讲讲"壹"的理论.大家 ...
-
解读真实的刘秀45:毁灭世界的,是那些看坏人干坏事的沉默者?
爱因斯坦说:"毁灭世界的不是坏人,而是那些静静看着坏人干坏事的大多数沉默者."对刘秀而言,篡汉立新的王莽自然是祸国殃民的大坏人,但在那年代,他有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和使命感,还很难说. ...
-
从老子的“有欲”打开“众妙之门”,就进入《周易》的“二”世界
<老子>的第一章可以说是<老子>一书的总纲,是<老子>思想的源头,只有把第一章的内容搞通,才可能读懂<老子>. 那么,<老子>的第一章讲的是 ...
-
人情世故解读,若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
究竟何为人情世故? 明朝诗人杨基在<闻蝉>中写道:"人情世故看烂熟,皎不如污恭胜傲."南怀瑾先生对于"人情世故"的理解却有着更深刻的寓意,不是简单 ...
-
2020 CSCO盛大召开,年度成就奖得主秦叔逵教授深度解读肝癌研究中国贡献,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
今天,第23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20年CSCO学术年会在北京主会场拉开帷幕.会议开场致词后,进行了2020年临床肿瘤学年度成就奖的颁奖仪式,经过组委会不记名投票,秦叔逵教授荣获年度成就奖,并由樊 ...
-
六味小柴胡汤妙用3则名家医案|39康复网|医源世界
六味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第96条小柴胡汤方后加减法,方药组成有柴胡.黄芩.半夏.甘草.干姜.五味子.因其为小柴胡汤的加减方,且由六味药物组成,故将其称为"六味小柴胡汤" ...
-
哪些养生谣言,是您以为的养生妙招?劝您尽快纠正
要促进健康难免需要付出努力,很多人没有保持良好的习惯,对健康有帮助的事情无法坚持,久而久之坏习惯养成慢慢损伤身体.某些健康隐患埋下,可能会越发严重影响着身体健康.因此,要了解正确保养技巧,合理养生来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