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唐朝十八学士简介及诗词作品集

十八学士

十八学士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长安城设文学馆,王府属杜如晦、记室房玄龄虞世南、文学褚亮姚思廉、主簿李玄道、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咨议典签苏勖、天策府从事中郎于志宁、军咨祭苏世长、记室薛收、仓曹李守素、国子助教陆德明、孔颖达、信都盖文达、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共十八人常讨论政事、典籍,当时称之为“十八学士”。
复命画家阎立本为十八学士像,即为《十八学士写真图》,褚亮题赞。当时被唐太宗选入文学馆者被称为“登瀛洲”,后人有所谓“十八学士登瀛洲”。

姚思廉(557—637),字简之,一说名简,字思廉,京兆万年人,唐朝初期史学家。其父姚察于陈朝灭亡后到隋朝做官,迁至北方,故两《唐书》中《姚思廉传》称其为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县)人。
其父姚察,在陈时任吏部尚书,著陈梁二史,未成。他自幼习史,后曾任隋朝代王杨侑侍读。唐李渊称帝后,为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学士。自玄武门之变,进任太子洗。贞观初年,又任著作郎,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官至散骑常侍,受命与魏征同修梁陈二史。贞观十年(636年),成《梁书》(50卷)、《陈书》(30卷),为二十四史之一。又著有《文思博要》,已失传。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班固的文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

房玄龄(579年-648年818日),名乔,字玄龄,以字行于世,唐初齐州人,房彦谦之子。
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房玄龄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后,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是李世民得力的谋士之一。
武德九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贞观十一年封梁国公;贞观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贞观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龄病逝,谥文昭。
永徽三年,玄龄次子遗爱与其妻高阳公主被指谋反,遗爱被处死,公主赐自尽,诸子被发配流放到岭表。玄龄嗣子遗直也被连累,被贬为铜陵尉。房玄龄配享太庙的待遇也因而被停止。
因房玄龄善谋,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因此人称“房谋杜断”。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杜”。《新唐书》本传对房的评价是“玄龄当国,夙勤强,任公竭节,不欲一物失所。无媢忌,闻人善,若己有之。明达吏治,而缘饰以文雅,议法处令,务为宽平。不以己长望人,取人不求备,虽卑贱皆得尽所能。或以事被让,必稽颡请罪,畏惕,视若无所容”。

永兴文懿公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卫镇鸣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著名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陈朝太子中庶子虞荔之子、隋朝内史侍郎虞世基之弟。
虞世南生性沉静寡欲,意志坚定努力学习。在陈朝时,曾任建安王法曹参军、西阳王友。入隋后,官秘书郎、起居舍人。隋朝灭亡后,被窦建德任命为黄门侍郎。李世民灭窦建德后,引虞世南为秦王府参军、记室参军、弘文馆学士,与房玄龄等共掌文翰,为“十八学士”之一。太宗贞观年间,历任著作郎、秘书少监、秘书监等职,先后封永兴县子、永兴县公,故世称“虞永兴、虞秘监”。他虽容貌怯懦、弱不胜衣,但性情刚烈,直言敢谏,深得太宗敬重。贞观十二年(638年)卒,年八十一,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懿,配葬昭陵。贞观十七年(643年),绘像凌烟阁。
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善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日本学界称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为“初唐三大家”。其所编的《北堂书钞》被誉为唐代四大类书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类书之一。原有诗文集30卷,但已散失不全。民国张寿镛辑成《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褚亮,字希明,杭州钱塘人,祖籍河南阳翟(今河南禹州),唐初十八学士之一。曾祖湮,梁御史中丞;祖蒙,太子中舍人;父玠,陈秘书监,并着名前史。其先自阳翟徙居焉。 亮幼聪敏好学,善属文。博览无所不至,经目必记于心。喜游名贤,尤善谈论。年十八,诣陈仆射徐陵,陵与商榷文章,深异之。陈后主闻而召见,使赋诗,江总及诸辞人在坐,莫不推善。祯明初,为尚书殿中侍郎。陈亡,入隋为东宫学士。大业中,授太常博士。隋炀帝嫉其才,诬赖他与杨玄感有牵连,贬为西海郡司户。 大业十三年(617年),金城校尉薛举称王,任褚亮为黄门侍郎。大业十四年,秦王李世民灭薛举之子薛仁杲,以褚亮为铠曹参军。 后入秦王府文学馆,任文学馆学士,史载“凡分三番逆宿于阁下,悉给珍膳。每暇日,访以政事,讨论故籍,榷略前载,无常礼之间”,“太宗每有征伐亮常侍从,军中宴筵,必预欢赏,从容讽议,多所俾益”。贞观元年(627年),与杜如晦等十八人授弘文馆学士,被封为阳翟县男,褚亮支持唐太宗拓疆政策,命子褚遂良从军,出兵突厥。累迁至通直散骑常侍,十六年,进爵为阳翟县侯。后致仕归家。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卒,年八十八。谥号曰康,赠太常卿,陪葬昭陵。

(0)

相关推荐

  • 模范宰相房玄龄太怕老婆,唐太宗送他两个宫女,最后硬是没领回家

    房玄龄,唐代贞观年间一代名相,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辅佐李世民长达三十二年,担任宰相二十二年,可以说"贞观之治"的缔造同他离不开关系.正是有他一直兢兢业业的在旁辅佐,李世民才成为了 ...

  • 大唐开国第一诗,是谁写出来的

    ⬆️点我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身自远,非是籍秋风. 这首诗叫<蝉>,借物咏志,以蝉的栖高饮露,声传远方来自喻诗人高洁傲世的高尚品格,全诗简练传神,韵味十足. 是初唐不可多得 ...

  • 《龙文鞭影》卷四 八 庚 功臣图阁 学士登瀛

    <龙文鞭影>卷四  八 庚 功臣图阁 学士登瀛 功臣图阁 学士登瀛 [拼音]:Gōng chén tú gé  Xuéshì dēng yíng [人物故事]: 唐朝贞观十七年二月廿八日戊 ...

  • 『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吴中四士

    吴中四士简介 吴中四士:指张若虚.贺知章.张旭和包融.在初.盛唐之交,四人齐名,他们又都是江浙一带人,这一带在古代也叫吴中,因此人们称他们为"吴中四士".其中贺知章.张若虚是当时著 ...

  • 『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苦吟诗人

    苦吟诗人简介 苦吟诗人原指中唐和晚唐诗坛中以徘徊吟哦的心境和殚精竭虑的态度进行创作,对每个字词进行仔细推敲锤炼的诗人.现在,人们也经常把勤于创作潜心创作的诗人称为苦吟诗人. 贾岛 贾岛(779-843 ...

  • 『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大历十才子

    大历十才子简介 "大历十才子"是指活跃于唐代宗大历时期的一个诗歌群体,其称号及所指人名最早见于姚合的<极玄集>:"李端,字正己,赵郡人,大历五年进士.与卢纶. ...

  • 『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石鼓七贤诗词代表作全集

    石鼓七贤 石鼓七贤简介 石鼓七贤,明万历中(1587-1598)同祀石鼓书院七贤韩愈.周敦颐.李宽.李士真.朱熹.张栻.黄干祠的合成. 韩愈 韩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 ...

  • 『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仙宗十友

    仙宗十友简介 "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 ...

  • 『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古代帝王后妃才女及其诗词代表作

    帝王后妃才女 帝王后妃才女简介 古有训语:女子无才便是德.它是因为长期受孔孟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男尊女卑的思想道德观念的真实写照.尤以两宋时期"宋明理学"的形成以及之后的历朝 ...

  • 『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江左三大家

    龚鼎孳(1616年1月5日-1673年10月12日),字孝升,因出生时庭院中紫芝正开,故号芝麓,谥端毅.安徽合肥人.与吴伟业.钱谦益并称为"江左三大家".崇祯七年(1634年)进士 ...

  • 『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花间派词人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汉族,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 ...

  • 『古代诗人』诗人分类: 北宋四家

    蔡襄 蔡襄(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字君谟,汉族,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人.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 天圣八年(1030年),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