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挤压消费是错误认知!你怎么看?

最近,中科院专家陈淮在一次重要论坛上发言称:“房地产挤压消费的观点是错误认知”。此言一出,马上遭到从网友的口诛笔伐。在大家看来,一个社会,如果勤劳不能致富,科技不能致富,而投机可以致富。你不觉得这是有很大的问题吗?专家应该正确引导舆论导向,而不是提出相反观点。

其实,如果站在专家陈淮的观点看,房地产不存在挤压消费的可能,反而是促进消费。你想,正是因为房地产繁荣昌盛,于是就能带动与房地产相关的上下游十几个行业得到蓬勃发展。如果房地产成交低迷,国内消费更加启动不起来,房地产上下游这些行业更是会面临生存困难。所以,房地产不仅没有挤压消费,还是促进上下游各行业发展了呢。

而我们认为,陈淮的观点有些强词夺理,经不起一驳:一方面,随着房价的不断上涨,居民购房压力越来越大,就连凑够首付款还要动用六个钱包,还要还贷几十年,这个钱都给既得利益群体赚去了。而购房者每天打工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别人,每个月赚来的钱有一大半要还房贷,剩下的钱仅能用于日常开销,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又哪来的钱去消费呢?

另一方面,即使现在房地产繁荣能带动其上下游个各行业,但吹生的也是泡沫经济,不可持续。反而是房价越涨,金融风险就越大。一旦房地产泡沫破裂,还会危及到这些上下游行业。如果房价能够去泡沫,实现软着陆,与当地居民收入挂钩,逐步回归居住属性。届时会有更多的居民消费购房,居民可以拿出更多的钱用于购买其他商品和服务。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会得到更健康的发展,其上下游行业的消费需求才能真正迸发出来。

可能有朋友会问,作为一名知名的经济学家,为啥会提出与大众舆论反向的观点呢?首先,像陈淮这样的专家偏向于看经济数据说话,由于房地产市场虚假繁荣。导致建材、装潢、家具、家电等上下游行业景气度都还不错,这就让专家们片面认为,高房价似乎并没有挤压消费,而是促进了这十几个行业消费。而我们普通百姓却觉得,房价太贵,挤占了我几十年的可支配收入,使我消费受到严重影响。

再者,专家们并不觉得房价有多贵,因为专家工资高,福利待遇好,年收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过千万,再加上十几或几十万的出场费,各种版权费、流量费、广告费。专家们收入较高,当然不会觉得当前房价有多么离谱,反而认为高房价带动房地产市场持续繁荣,促进了上下游各行业发展。而社会底层的百姓,一个月收入只有三四千元,房价涨到几百万/套,他们当然会觉得自己消费能力被高房价给挤占了。

最后,专家总是讲反话,否则与大家想一块去了,这还叫专家吗?老百姓说房价过高,挤压消费,专家们就偏要说,高房价没有挤压消费,而且还拉动了各个相关行业的消费,对推动中国经济功不可没。只有观点新奇,专家们才能吸引眼球,提高自己的知名度,专家们就会有更多人邀请其演讲,出场费也会水涨船高。

毋庸置疑,说高房价并没有挤压消费,这是不真实的。广大工资阶层拿了六个钱包去付首付款,然后,每个月要节衣缩食,这样的日子还要过上几十年。在这种情况下,赚来的钱都还房贷了,也真的就没消费能力了。而专家陈淮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狭隘性,没有看到整个消费领域的疲软。事实上,只有房地产去泡沫了,各行各业才能发展得更加美好,从此走上可持续轨道,消费需求才能得到集中爆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