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4仁未必治民易服势
相关推荐
-
《诛与不诛》
说俗点,就是杀还是不杀.殷纣王与费仲君臣君臣就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并且就杀与不杀这样的原则性问题展开激烈的论战. 首先费仲说纣曰:"西伯昌贤,百姓悦之,诸候附焉,不可不诛:不诛,必为殷祸.&q ...
-
五蠹 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题解 本文是韩非的代表性作品,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韩非的社会历史观和法治主张.指出了清除儒侠等五蠹之民的必要性,结构宏伟,气派宏大,是历来公认的代表作.蠹(dù),即蛀虫,这是比喻危害国 ...
-
《管子》精华(一)
管子(约前725年-前645年),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的先驱.管仲学派的创始人.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子& ...
-
韩非子050五蠹第四十九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一兽众,人民不胜禽一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 ...
-
《韩非子》开讲啦!(《五蠹》第一)
先从一个段子说起. 一个瞎子,晚上走路打灯笼,如果他是认为晚上就应该打灯笼,那么他是法家. 这个段子,意思说法家讲规矩,严格执行,不能通融. 这就流于表面了. 固然法无等差,但是,法本身却不是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3仁古不今事异备变
题文诗: 古者文王,处丰镐间,地方百里,乃行仁义, 而怀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者,处汉东地, 方五百里,其行仁义,割地而朝,三十六国. 荆文王也,恐其害己,举兵伐徐,遂而灭之. 故文王行,仁义而王;偃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0明法赏必耕战除蠹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0明法赏必耕战除蠹 题文诗: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多资易功.治强易谋, 弱难为计.周灭于纵,卫亡于衡.使周卫缓, 纵衡之计,严境内治,明其法禁,必其赏罚, 尽其地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9纵横非实法术强内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9纵横非实法术强内 题文诗: 今则不然,士民儒侠,纵恣于内,其言谈者, 为势于外,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 故群臣之,言外事者,非有分于,纵衡之党, 则有仇衷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8耕富战贵言谈轨法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8耕富战贵言谈轨法 题文诗: 人主于言,说其辩而,不求其当;臣用于行, 美其声而,不责其功.故天下众,其谈言者, 务为辨而,不周于用,故举先王,言仁义者, 盈廷而政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7一法非智不慕信士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7一法非智不慕信士 题文诗: 世所谓贤,贞信之行;所谓智者,微妙之言, 上智难知.为众人法,而以上智,之所难知, 民无从识.糟糠不饱,不务粱肉,短褐不完, 不待文绣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6儒侠乱法农卒富国
题文诗: 儒文乱法,侠武犯禁,主兼礼之,此所以乱. 罹法者罪,而诸先王,以文学取;犯禁者诛, 而群侠者,以私剑养.法之所非,君之所取; 吏之所诛,上之所养.法取上下,四相反也, 而无所定,虽十黄帝,不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5峭法严刑私立公灭
题文诗: 有不才子,父怒弗改,谯之弗动,教之弗变. 以父母爱,乡人之行,师长之智,三美加焉, 而终不动,胫毛不改.州部之吏,操以官兵, 推公法而,求索奸人,然后恐惧,变节易行. 父母爱不,足以教子,必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2称俗而行事因于世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2称俗而行事因于世 题文诗: 尧王天下,茅茨不翦,采椽不斫;粝粢之食, 藜藿之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监门服养, 不亏于此.禹王天下,身执耒歃,以为民先, 其股无胈 ...
-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不期修古论事为备
<韩非子>卷49五蠹诗解1不期修古论事为备 题文诗: 上古之世,人少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 使王天下,号有巢氏.民食果蓏,蚌蛤腥臊, 恶臭伤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