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刚性支挡结构后部EPS的设置、高层建筑下伏软弱层处治的答复

一、最近看到有些论文介绍,在抗滑挡墙、抗滑桩后部设置一些EPS,用以减少支挡工程所受到的力,请问这样合理吗?
答:在抗滑桩、挡墙等刚性工程后部设置EPS的目的,应该是通过EPS这种缓冲材料形成的缓冲层,使坡体发生一定的、可控的位移,从而有效减小刚性支挡工程所受到的土压力。
这是因为,支付挡工程在所承受的桩背或墙背主动土压力中,最先由于土体位移产生的主动土压力值最大,而随着位移的增加,支挡结构所受到的土压力将不断减小。因此,可通过缓冲层的设置而有效减小支挡结构所受到的主动土压力,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抗滑挡墙、抗滑桩后部设置EPS是可行的。
但对于用作支挡滑坡的抗滑挡墙、抗滑桩工程来说,在支挡结构后部设置EPS需要慎重。因为EPS的设置将造成滑体发生一定位移后方可将下滑力传递至刚性支挡结构,这时就可能造成滑面或一部分滑面的力学参数强度降低,这反而会增加滑坡的下滑力,也就是说反而增加了滑坡作用于支挡结构的下滑力,这或许是不划算的。尤其是支挡结构后部设置EPS时多会进行坡体开挖,这会增加对坡体的扰动而不利于滑体的稳定的。故不建议在滑坡治理中在抗滑挡墙、抗滑桩后部设置EPS。
二、某多年填方体局部下伏一定厚度的饱和状粉质粘土。现拟在填方区设置高层建筑,基础采用桩基穿过软弱层而进入下部稳定的持力层基岩。请问,饱和软弱层采用水泥注浆处治效果如何?
图1 高层建筑下伏工程地质示意图
答:高层建筑采用桩基穿过软弱层而进入下部稳定的持力层基岩,这就意味着只要不考虑桩周摩阻力,而将桩基完全考虑为端承桩时,既有填土和下伏的软弱层由于没有受到额外附加应力而不会发生再次固结沉降。
其次,虽然饱和软弱层与下伏基岩存在一定的倾角斜坡,但由于场坪多年来一直保持稳定,且外侧“反压”场坪宽厚、饱和软弱层与下伏基岩接触面相对较缓,故桩基穿过软弱层只要不过分的造成其强度大幅降低,场坪的稳定性是可以保障的。
再次,对于饱和状粉质粘土采用注浆是不可行的。这是由于粉质粘土处于饱和状,采用水泥浆很难将水体占有的土体孔隙置换为水泥浆体,反而可能由于注浆造成饱和粉质粘土发生触变效应和造成相邻填土的含水率变化而不利于场坪的稳定。也就是说,注浆改善饱和粉质粘土的性能是不可取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综上,该场坪采用桩基穿过软弱层而进入下部稳定的持力层的处治是可行的,不对软弱层进行注浆处治也是可行的。但一定要核查建筑桩基位于下伏呈一定坡度的基岩面对结构的影响,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而不属于本次所要回复的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