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十七 北魏郦道元
相关推荐
-
“冀县”之名的来历
冀县之名称,有地理来源,也有民族部落的来源.前者来源于冀谷水,即现在的大沙沟,后者来源于西戎,是居住在大沙沟内的戎族部落.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个判断的根据. 一.冀的字源学意义和涉及冀字的几个地名 冀& ...
-
《水经.渭水注》所涉渭水源头考略
卷十七 A1 ○渭水上 △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首亭南鸟鼠山. 渭水出首阳县首阳山渭首亭南谷(山),山在鸟鼠山西北.此县有高城岭,岭上有城,号渭源城,渭水出焉,三源合注,东北流迳首阳县西,与别源合,水出南 ...
-
陇中散文选:董新民:鸟鼠山行吟
鸟鼠山行吟 走进鸟鼠山,缘于一个声音的召唤. "鸟鼠同穴,渭水出焉."依南而躺的鸟鼠山,郁郁葱葱,虫语丝丝,鸟鸣阵阵.翠绿而潮湿的山体里,掩藏着光着脚丫的大禹的呼吸,那一把原始得不 ...
-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四
中文是科学的文字简述之一二四 承前篇 继续分析构成水的名称的字. 二类水流的名称其字的构成方法 <说文解字>:"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陽之气也.".液体 ...
-
卷二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巩昌府图>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巩昌府图> 巩昌府表 <史部,地理类,总志之属,大清一统志,巩昌府表> &l ...
-
E49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读记
杜甫五律<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读记 (小河西) 秦州杂诗二十首其一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 迟回度陇怯,浩荡及关愁. 水落鱼龙夜,山空鸟鼠秋. 西征问烽火,心折此淹留. <秦州杂诗 ...
-
《水经注》卷九 北魏郦道元
卷九 译文 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 ...
-
《水经注》卷八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八 北魏郦道元 卷八 译文 又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春秋左传>傅公三十一年,分曹地东傅,于济.济水自是东北流,出巨泽. 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巨野泽 ...
-
《水经注》卷七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七 北魏郦道元 卷七 译文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秦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 ...
-
《水经注》卷六 北魏郦道元
译文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下多玉,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 ...
-
《水经注》卷五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五 北魏郦道元 卷五 译文 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北来注之. 河水又东径河阳县故城南.<春秋经>书天王狩于河阳,王申,公朝于王所,晋侯执卫侯归于京师,<春秋左 ...
-
《水经注》卷四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四 北魏郦道元 卷四 译文 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风山西四十 ...
-
《水经注》卷三 北魏郦道元
卷三 译文 北过北地富平县西,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河水又北径富平县故城西.秦置北部都尉,治县城,王莽名郡为威戎,县曰持武.建武中,曹凤字仲理, ...
-
《水经注》卷二 北魏郦道元
卷二 译文 又南入葱岭山,又从葱岭出而东北流. 河水重源有三,非惟二也.一源西出捐毒之国葱岭之上.西去休循二百余里,皆故塞种也.南属葱岭,高千里.<西河旧事>曰:葱岭在敦煌西八千里,其山高 ...
-
《水经注》卷一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一 北魏郦道元 卷一 译文 仑墟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 去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