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一 北魏郦道元
相关推荐
-
《山海经》绘图本6
Piano Trio No. 4 in E Minor, Op. 90 'Dumky': III. Andante - Vivace Non Troppo - Andante - Allegreto ...
-
“赤水”、“黑水”补考,兼论“昆仑”地望------《山海经》系列研究
< 淮南子.地形训>记载:"何谓六水?曰:河水.赤水.辽水.黑水.江水.淮水.",里面没有四渎之一的济水,却有赤水和黑水,故赤水.黑水肯定是上古重要的大河.赤水和黑水的 ...
-
绥阳的(让水和大鱼泉)是一个奇特的共生喀斯特地貌(原创)
绥阳县温泉镇双河溶洞地质公园内的赤尾溪大鱼泉是一个不定期爆发的间歇涨水泉.特别是每年七月期间,若在暴雨过后,泉水暴涨为间歇性.短周期发生的过程.随着天气放晴无雨的时间越长,泉水涨水周期变长,涨水水量逐 ...
-
为什么说昆仑山是非洲的鲁文佐里山
为什么说昆仑山是非洲的鲁文佐里山 昆仑是中国人心目中的祖宗之山 ,神圣尊崇.现在人们以为泰山是中国的国山,实际上昆仑山的地位远在泰山之上,昆仑才是当之无愧的国山,只是如此重要的山竟然不知所踪. 一.按 ...
-
《山海经》中昆仑山、帝都和黄河到底在哪?还原被错误解读的历史
--东北的历史发展简述(二十四)-- 现代人在解读<山海经>时,赋予上古先民以神奇的力量,好像古人如同超人.阿童木.孙悟空等一样能上天能入地,可以坐地日行八万里,窥中华风貌.览世界全景,要 ...
-
《山海经》1:昆仑山并非《山海经》的地理中心 ——附带指出《山海经》中的昆仑山和不周山的地理位置(修)
<山海经>1:昆仑山并非<山海经>的地理中心 --附带指出<山海经>中的昆仑山和不周山的地理位置 一.没有<山海经>地图,<山海经>就失去了 ...
-
南北朝北魏郦道元《水经注》35---40,其中卷三十八有富川
水经注 卷三十五 又东至华容县西,夏水出焉. 江水左迤为中夏水,右则中郎浦出焉.江浦右迤,南派屈西,极水曲之势,世谓之江曲者也. 又东南当华容县南,涌水入焉. 江水又东,涌水注之.水自夏水南通于 ...
-
《水经注》卷四十 北魏郦道元
卷四十 译文 江以南至日南郡二十水,禹贡山水泽地所在,江水出三天子都,<山海经>谓之浙江也.<地理志>云:水出丹阳黟县南蛮中,北径其县,南有博山,山上有石,特起十丈,上峰若剑杪 ...
-
《水经注》卷三十九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三十九 北魏郦道元 卷三十九 译文 洭水出桂阳县卢聚,水出桂阳县西北上驿山卢溪,为卢溪水,东南流径桂阳县故城,谓之洭水.<地理志>曰:洭水出桂阳,南至四会是也.洭 ...
-
《水经注》卷三十八 北魏郦道元
卷三十八 译文 资水出零陵都梁县路山,资水出武陵郡无阳县界唐糺山,盖路山之别名也,谓之大溪水.东北径邵陵郡武冈县南,县分都梁之所置也.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代五溪蛮,蛮保此冈,故 ...
-
《水经注》卷三十七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三十七 北魏郦道元 卷三十七 译文 淹水出越巂遂久县徼外,吕忱曰:淹水,一曰复水也. 东南至青蛉县. 县有禺同山,其山神有金马.碧鸡,光景倏忽,民多见之.汉宣帝遣谏大夫王褒祭 ...
-
《水经注》卷三十六 北魏郦道元
译文 青衣水出青衣县西蒙山,东与沫水合也. 县故青衣羌国也.<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年,瑕阳人自秦道岷山.青衣水来归.汉武帝天汉四年,罢沈黎郡,分两部都尉,一治青衣,主汉民.公孙述之有蜀也, ...
-
《水经注》卷三十五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三十五 北魏郦道元 卷三十五 译文 又东至华容县西,夏水出焉. 江水左迤为中夏水,右则中郎浦出焉.江浦右迤,南派屈西,极水曲之势,世谓之江曲者也. 又东南当华容县南,涌水入焉 ...
-
《水经注》卷三十四 北魏郦道元
卷三十四 译文 又东出江关,入南郡界. 江水自关,东径弱关.捍关.捍关,廪君浮夷水所置也.弱关在建平.秭归界.昔巴.楚数相攻伐,藉险置关,以相防捍,秦兼天下,置立南郡,自巫东上皆其域也. 又东过巫县南 ...
-
《水经注》卷三十三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三十三 北魏郦道元 卷三十三 译文 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大江所出,东南过其县北.岷山即渎山也,水曰渎水矣.又谓之汶阜山,在徼外,江水所导也.<益州记>曰:大江泉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