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二 北魏郦道元

(0)

相关推荐

  • 汉代包头 五原郡所辖古城 定名浅析

    汉代包头 五原郡所辖古城 定名浅析 梁 坚 包头地处黄河冲击形成的平原,北面有大青山环抱,南面有黄河缠绕,因昆都仑沟是穿越阴山南北的主要通道,战汉时期包头地区就成为了,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王朝交汇的主要 ...

  • 《水经注》卷二漓水(大夏河流域)考略

    B 河水又东得野亭南,又东北流历研川,谓之研川水.又东北注于河,谓之野城口. 河水又东历凤林北.凤林,山名也,五峦俱峙.耆彦云:昔有凤乌飞游五峰,故山有斯目矣.<秦州记>曰:枹罕原北有凤林 ...

  • 卷五(3/3)

    中牟易魏,故<地理志>曰:赵南至浮水繁阳,即是渎也.故渎东绝大河故渎,东迳五鹿之野.晋文公受块于野人,即此处矣.京相璠曰:今卫国县西北三十里有五鹿城,今属顿丘县.浮水故渎又东南,迳卫国邑城 ...

  • 《水经注》卷五所涉碣石等考略

    C3 大河又东北,迳高唐县故城西.<春秋左传.襄公十九年>:齐灵公废太子光而立公子牙,以夙沙卫为少傅.齐侯卒,崔杼逆光.光立,杀公子牙于句渎之丘.卫奔高唐以叛,京相璠曰:本平原县,齐之西鄙 ...

  • 《水经.河水注》卷四蒲水、阴山县故城、丹水等考略

    河水又南合蒲水,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阴山县,王莽之山宁也.阴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丹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 蒲水,有学者认为蒲水即今宜川 ...

  •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下)

    <水经注>里的黄河(河南篇·下)------<水经·河水注>卷五所涉河南地域考略杨年生摘要:本篇按"三层二维法"[①]即宏观层面依据文献记载着重从时间维度进 ...

  • 《水经.河水注》卷四新考(上)

    一.<水经.河水注>卷四风山.孟门.燕完水等考略 ○河水四 △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 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北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而略无生草,盖常不定, ...

  • 《水经注》卷五虎牢关等考略

    河水又东,湨(jú)水入焉.<山海经>曰:和山,上无草木而多瑶碧,实惟河之九都.是山也五曲,九水出焉,合而北流,注于河.其阳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是于萯山之阳,出入有光.<吕氏春秋& ...

  • 卷五(2/3)

    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出河水,以水长垣之外者也.金堤既建,故渠水断,尚谓之白马渎.故渎东迳鹿鸣城南,又东北,迳白马县之凉城北.<耆旧传>云:东郡白马县之神马亭,实中层峙,南北二百 ...

  • 《水经注》卷二十九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九 译文 沔水与江合流,又东过彭蠡泽,<尚书.禹贡>汇泽也.郑玄曰:汇,回也.汉与江斗,转东成其泽矣.又东北出居巢县南,古巢国也.汤伐桀,桀奔南巢,即巢泽也.<尚书>周有 ...

  • ​《水经注》卷二十八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二十八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八 译文 沔水又东过堵阳县,堵水出自上粉县,北流注之. 堵水出建平郡界故亭谷,东历新城郡.郡,故汉中之房陵县也.世祖建武元年,封邓晨为侯国.汉末以为 ...

  • ​《水经注》卷二十七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二十七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七 译文 沔水出武都沮县东狼谷口,沔水一名沮水.阚駰曰:以其初出沮洳然,故曰沮水也.县亦受名焉. 导源南流,泉街水注之.水出河池县,东南流,入沮县: ...

  • ​《水经注》卷二十六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六 译文 沭水出琅邪东莞县西北山,大弁山与小泰山连麓而异名也.引控众流,积以成川.东南流,径邳乡南,南去县八十许里.城有三面而不周于南,故俗谓之半城.沭水又东南流:左合岘水.水北出大岘山,东南流 ...

  • ​《水经注》卷二十五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二十五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五 译文 泗水出鲁卞县北山,<地理志>曰,出济阴乘氏县.又云:出卞县北.<经>言北山,皆为非矣.<山海经>曰:泗 ...

  • ​《水经注》卷二十四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四 译文 睢水出梁郡鄢县,睢水出陈留县西蒗渠,东北流.<地理志>曰:睢水首受陈留浚仪狼汤水也,<经>言出鄢,非矣.又东径高阳故亭北.俗谓之陈留北城,非也.苏林曰:高阳者, ...

  • ​《水经注》卷二十三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三 译文 阴沟水出河南阳武县蒗渠,阴沟首受大河于卷县,故渎东南径卷县故城南,又东径蒙城北.<史记>秦庄襄王元年,蒙骛击取成皋.荥阳,初置三川郡,疑即骛所筑也,干事未洋.故渎东分为二, ...

  • ​《水经注》卷二十二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二十二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二 译文 颍水出颍川阳城县西北少室山,秦始皇十七年,灭韩,以其地为颍川郡,盖因水以著称者也.汉高帝二年,以为韩国.王莽之左队也.<山海经> ...

  • ​《水经注》卷二十一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二十一  北魏郦道元 卷二十一 译文 汝水出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地理志>曰:出高陵山,即猛山也.亦言出南阳鲁阳县之大盂山.又言:出弘农卢氏县还归山.<博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