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卷二十三 北魏郦道元

(0)

相关推荐

  • 《水经.颍水注 》所涉颍上县等考略

    A7 别汝又东迳蔡冈北,冈上有平阳侯相蔡昭冢.昭字叔明,周后稷之胄.冢有石阙,阙前有二碑,碑字沦碎,不可复识,羊虎倾低,殆存而已.枝汝又东北流迳胡城南,而东历女阴县故城西北,东入颍水. 蔡冈,在今河南 ...

  • 《水经注》里的鸿沟---《水经.渠水注》考略

    A1 △渠水出荥阳北河,东南过中牟县之北. <风俗通>曰: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与泲乱流,东迳荥泽北,东南分泲,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故<述征记>曰:践 ...

  • ​《水经注》卷十 北魏郦道元

    卷十 译文 浊漳水出上党长子县西发鸠山,漳水出鹿谷山,与发鸠连麓而在南.<淮南子>谓之发苞山,故异名互见也.左则阳泉水注之,右则伞盖水入焉.三源同出一山,但以南北为别耳.东过其县南,又东, ...

  • ​《水经注》卷九 北魏郦道元

    卷九 译文 清水出河内修武县之北黑山,黑山在县北白鹿山东,清水所出也,上承诸陂散泉,积以成川.南流西南屈,瀑布乘岩,悬河注壑二十余丈,雷赴之声,震动山谷.左右石壁层深,兽迹不交,隍中散水雾合,视不见底 ...

  • ​《水经注》卷八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八  北魏郦道元 卷八 译文 又东至乘氏县西,分为二,<春秋左传>傅公三十一年,分曹地东傅,于济.济水自是东北流,出巨泽. 其一水东南流,其一水从县东北流,入巨野泽 ...

  • ​《水经注》卷七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七  北魏郦道元 卷七 译文 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为沇水. <山海经>曰:王屋之山联水出焉,西北流,注于秦泽.郭景纯云:联.沇声相近,即沇水也.潜行地下,至共山 ...

  • ​《水经注》卷六 北魏郦道元

    译文 汾水出太原汾阳县北管涔山. <山海经>曰:<北次二经>之首,在河之东,其首枕汾,曰管涔之山,其上无木,而下多玉,汾水出焉,西流注于河.<十三州志>曰:出武州之 ...

  • ​《水经注》卷五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五  北魏郦道元 卷五 译文 又东过平县北,湛水从北来注之. 河水又东径河阳县故城南.<春秋经>书天王狩于河阳,王申,公朝于王所,晋侯执卫侯归于京师,<春秋左 ...

  • ​《水经注》卷四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四  北魏郦道元 卷四 译文 又南过河东北屈县西,河水南径北屈县故城西,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也,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故也.风山西四十 ...

  • ​《水经注》卷三 北魏郦道元

    卷三 译文 北过北地富平县西,河侧有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世谓之为青山峡.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河水又北径富平县故城西.秦置北部都尉,治县城,王莽名郡为威戎,县曰持武.建武中,曹凤字仲理, ...

  • ​《水经注》卷一 北魏郦道元

    <水经注>卷一  北魏郦道元 卷一 译文 仑墟在西北,三成为昆仑丘.<昆仑说>曰:昆仑之山三级: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圃,一名阆风:上曰层城,一名天庭:是为太帝之居. 去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