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象乎莫大于日月,学易既要研究太阳也要研究月亮

前面几篇文章,通过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讲清楚了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运动规律,很多历法从研究太阳的运动规律出发,这样制定的历法就叫阳历。

一阴一阳之谓道,有阳历就会有阴历。悬象乎莫大于日月,讲完太阳自然应该接着讲月亮。研究月亮的运动规律就可制定阴历。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它是绕着地球公转,因为地球又绕太阳公转,所以它也会绕着太阳转。

我们知道,地球自转是沿着自己的赤道,有个赤道面。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叫黄道面,其实月亮绕地球也有一个公转轨道,叫白道面。白道面与黄道面的交角大概5.1度。

因为月亮离我们地球近,而且每个月都有一个周期变化规律。晚上的月亮也容易引起人的遐想,所以古人对月亮的观测和研究要比太阳还要深。

最先观测到的就月亮的朔望周期,月有阴晴圆缺,就跟用圭表连续测冬至日影来计算年一样,我国古代先民很早就用连续的两个朔月或望月来测定一个朔望月的周期,农历就是用朔望月作为标记一个月的单位。

并且这个周期很早就测得非常精准,春秋末期使用的《四分历》所采用的朔望周期就是29.530851,和现代测定值29.530588差得微乎其微。在古代称这个月长为朔策。

每个月的第一天叫朔日,因为朔望月的周期29.53天有个零头,我们古人很聪明,采取大月30天,小月29天的办法来解决。但是也不能做完美抵消,所以大约每隔17个月就安排一个连大月来调整。

我们的先民在长期研究月亮运行规律时发现,一个朔望月并不等于月行一周天,这里就要引用一个叫恒星月的概念了。

在前面的文章中讲过,地球上观察太阳的周视年运动,它会在天球恒星背景下运行一周,从一颗恒星位置出发再回到这个位置,就是黄道一周称之为恒星年。

同样的道理,月亮绕地球的公转,从地球上看,月亮也在天球恒星背景下运行一周,这样的时间长度叫一个恒星月。这个恒星背景同样也是二十八宿。

一个恒星月并不等于朔望月。我国古代天著作《淮南子.天文训》中就有明确记载:“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又十九分之七”。

日行一度就是指太阳在天球上运行一度,而月亮在天球上运行十三度又十九分之七。太阳转一圈是365.25日,用这个数去除十三度又十九分之七,很容易就得出一个恒星月就是27.32日。

说明我国对恒星月的认识非常早,并且通过长期观察明白,在二十八宿上的周年视运动上,月亮比太阳跑得快多了,太阳转完一圈,月亮已经转完不止十二圈。

好了,既然讲到了二十八宿,我就要讲一个重要的东西。第一,白道面和黄道面的交角只有5度,所以月亮周年视运动的轨迹离黄道不远,常常就在黄道上。

第二,大家发现没有,恒星月的时间长度是27.32日,差不多是28日,对应二十八宿,刚好是一日一宿,所以古代开始命名二十八宿就是定位月亮的白道规律。所以二十八宿就是月站,二十八宿就是二十八舍。

这是为什么?因为月亮不管是清晨还是黄昏和夜晚,月亮大多都与星星相伴在天空。可以长时间观测月亮和恒星的相对位置。

反之太阳就不行,太阳一出,星星全不见,白天星星无影踪,就是傍晚,太阳也要落山很久,天空星星才会亮起来。

所以,太阳很多时候在二十八宿的位置没办法用肉眼观测,很多时候只能通过月亮以及中星的位置来进行推算。

正因为太阳的黄道和白道穿过二十八宿,以及金木水火土五星也在黄道、赤道附近,所以二十八宿就成了古代观察日月五星运动规律的恒星坐标了。

下面我就用天文馆的软件来模拟月亮一个月在二十八宿上的运行轨迹,有太阳时,当然是软件设置成取消大气影响才能看得到星星背景。

观测点设为西安,时间就从明天7月10日开始吧,因为明天正好是农历的六月初一,朔日。

看上图,明天早上月亮刚好就和太阳在一起,它们一起位于井宿的旁边。井宿是朱雀的第一宿。

再看下图,时间来到7月17日,过了七天,而月亮刚好是落在角宿上。角宿是青龙第一宿,时间过了七天,刚好也穿过七个宿。

看下图,时间来到当月的7月22,时间过了5天,月亮到了斗宿,这是玄武的第一宿,5天时间差不多过了七宿,说明这期间月亮走得快了些。

再看下图,时间来到当月的7月30日,过了8天,这时月亮到了奎宿附近,这是白虎的第一宿了,8天时间走过七宿,说明这期间月亮走得慢了一些。快和慢是因为近地点和远地点的椭圆区别。

最后看时间来到了8月8日,这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一,你看太阳又和月亮差不多走到一起,不过它们已不在井宿,而是在朱雀的第二宿鬼宿了。

时间过了一个月,第二个月初一时多了一天,所以当天的月亮就离开井宿又多走了差不多一宿到鬼宿。二十八宿月站的意义大家明白了没有?

从上面的规律我们也可发现,月亮和其它五星基本上是在黄道附近出没,这是因为它们公转轨道和黄道面差得不远。还有月亮在地平线升起或降落的时间也是连续每天有规律。大家可以想一想。

(0)

相关推荐

  • 一组神奇的数字

    太阳行黄道,地有赤道,黄道赤道夹角23.5度,约等于24度.因此,黄道在赤道的南北摆动,由于球体的视觉效应,黄道在北则北半球星宿可见180度,另外一侧黄道在南,则北半球星宿不可见,二十八星宿常隐常现, ...

  • 不通天文历法无以知易:古代天文历法简说

    自古以来,研究易学领域的人不可胜数,易学的核心在于天文历算,河图洛书皆与天文观测有关,而天文历法之精要在于正统.民间研究易学高手虽然很多,可惜都流于技法,精通天文历算,寻本溯源的人极少,可谓百里挑一. ...

  • 【雄鹰观易】与周易密切相关的那些事(一)

    重读周易爻辞,注意到"疾"字的描述,整个周易爻辞和卦辞,出现"疾"字的,已经在前文里面解说.在天三道赤.黄.白,重点说一说月亮. 易有乾坤,乾为天,坤为地.乾为 ...

  • 天文历法(阴历)中“晦朔望弦”解释

    上一篇文章中我从历法的角度,即从月亮与地球的角度来分析了坤卦中每一爻的含义.但是大家对于"晦朔望弦"这四种情况后台留言过多,故特开此文解释. 大家可以先看这张图,其实有定基础的放, ...

  • 上天二十八宿都在哪里?为什么是二十八?怎样才能找到他们

    二十八宿又名二十八星宿,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天文学名词,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曾写到过二十八宿. 古典名著<西游记>写到的二十八宿,是玉帝天宫里的二十八员神将,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跟孙悟空 ...

  • 四柱八字的天体意义

           触过八字,尤其是深入研究过命理学的人对于八字的精准预测性会有很深刻的印象,但是为何八字能精确预测人事,这是大家共同的疑问. 其实,答案与其他术数一样,根源在天文学.不管是古三式,八卦.干 ...

  • “十五的月亮十___圆?”

    又是一年中秋节,不知有多少小伙伴和小编一样被疫情困在校园里呢? 好在疫情虽然能阻止家人之间的团圆,却阻止不了我们与明月的相聚.今年的月圆之夜正是在农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当天,小伙伴们别忘了与家人们共享这 ...

  • 《易经》是太阳经,与月亮没有半毛钱关系!

    <易经>被认为是中华文化之源,关于"易"的说法,比较权威的是东汉郑玄的意见: 簡易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 而"易"字的由来,一堂国学认为也至少有 ...

  • 为《周易》把脉、给“阴阳”点穴、抓“易”之根本,学易无难

    怎样学"易学"? 怎样学"阴阳"? 怎样学<周易>? 这是大问题,既笼统,又实际. 在回答它们之前,先要讨论一下: 什么是<周易>? 什 ...

  • 我们一起学易经(十四)

    第十三卦:天火同人 乾上离下 [卦名解读]此卦上卦是乾,乾为天;下卦是离,离为火.火性是向上的,与天相应,所以是同人.五阳会一阴,六二与九五相友,也是同人. [原文]同人:同人于野.亨,利涉太川,利君 ...

  • 我们一起学易经(十五)

    第十四卦:火天大有离上乾下 [卦名解读]此卦上卦为离为火,下卦为乾为天,与同人卦相反,互为综补.和同即能大有,大有促进和同,交互为用.离为火象征光明,金卦是光明在上,普照天下.而且,全卦唯一的阴爻位于 ...

  • 我的学易之路(四)

    月破 月破即月建对冲之地支,如正月建"寅",对冲地支为申(可参阅我学易之路<三>中配的十二支地支手掌图,记忆),那么申即为月破.其余月建皆仿此. 五行十二宫长生 十二长 ...

  • 陈春林|学易就是借假修真的参禅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悟道的过程.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这是初级次第. 就相当于绘画中的工笔.山和水,在修行者的眼中仅仅停留在本象层面.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是中级次第. 就绘画中的写意.山和水, ...

  • 我的学易之路(三)

    天干五合 甲与己合,乙与庚合,丙与辛合,丁与壬合,戊与癸合. 十天干及十二支方位所属 甲乙寅卯属木为东方,丙丁巳午属火为南方,戊己辰戌丑未属土主中央,庚辛申酉属金为西方,壬癸亥子属水为北方 此掌图很重 ...

  • 我的学易之路(五)

    学易之路(四)里面有两个表述不清的地方需要更正的,其中: 一.土在四季月的旺相休囚死需要更正 1.六月未,前二十天,火有余气,不以囚论,后十八天方以囚论. 应为:六月未,前二十天,火有余气,不以休论, ...

  • 趣味学易经 23(十二消息卦)

    趣味学易经 23(十二消息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