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百年:东吴旧臣之后平定叛乱,司马颖如愿以偿成为皇太弟
相关推荐
-
蜀汉灭亡后,为何单打独斗的东吴还能撑17年之久?它得感谢两个人
事实上,一直以来东吴最大的倚仗就是水师,就是长江天堑.只要魏军打过了长江,东吴就完了.当司马家准备好了水师,腾出手来对付东吴,那东吴的灭亡日期也就到了!自蜀汉灭亡后,东吴还能坚持17年之久,实际上得感 ...
-
激荡四百年:司马越任性而为逼反同盟,刘乔刘弘昏乱时见忠臣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5篇 正当司马越准备一鼓作气拿下长安时,一个意外之人给他制造了一个大麻烦,并最终让他的讨伐行动荒腔走板. 此人名叫公师藩,曾是成都王司马颖的部将. 司 ...
-
激荡四百年:刘弘绥抚荆州,义士平定江东,司马氏却继续混战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7篇 张昌叛乱既平,刘弘得以进入荆州,当时荆州所辖各地的长官大多空缺,刘弘请求补选.朝廷诏书批准,让他酌情选用. 于是,刘弘论评功劳,铨量德行进行选拔 ...
-
激荡四百年:陈敏趁乱夺取江东,县令都起来造反,西晋遍地烽烟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7篇 司马越和司马颙的混战,不仅让无辜百姓跟着遭殃,还让一个人生出异心.在他看来,司马氏诸侯王弱爆了,他都可以自立门户. 这个人名叫陈敏,因平定石冰叛 ...
-
激荡四百年:司马氏消极平叛养虎为患,李雄占据成都终称王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1篇 李氏兄弟在益州和罗尚大战数年,虽吸引了一批蜀人,但并不是所有蜀人都愿意卷入这场前途未卜的叛乱.为了活命,他们要么结成坞堡,要么流亡至荆州和宁州. ...
-
激荡四百年:起用陶侃刘弘剿灭张昌,自行平叛周玘一定江南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7篇 太安二年(公元303年)六月,刘弘上任后,马上征辟陶侃为南蛮校尉长史,领大都护,以他为先锋开赴襄阳,讨伐张昌,自己镇守宛城. 陶侃,庐江郡寻阳人 ...
-
姜维曾试图恢复蜀汉,那么东吴灭亡后,有人想复国吗?
公元263年,掌握曹魏大权的司马昭,向蜀汉发动战争.在魏灭蜀之战中,司马昭调集了18万大军,这体现出他准备一举消灭蜀汉的态度.此战,姜维在沓中与邓艾交战后,击败诸葛绪,直奔汉中抵挡魏军主力.而钟会大军 ...
-
读通鉴(174)华亭鹤唳之悲
读通鉴(174)参与方都是输家 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 春,正月,李特偷偷渡江攻击罗尚,水上军皆散走.蜀郡太守徐俭以少城投降,李特入据,惟取马以供军,余无侵掠,赦其境内,改元建初.罗尚保太城,遣使 ...
-
捋一捋八王之乱||~65~长沙悲歌(六)
李含进京赴任后,便积极走动,多方游说,企图扳倒皇甫重.皇甫商兄弟.同时,他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刺杀司马乂.对于李含的重重行为,皇甫商早已恨的咬牙切齿,他暗中监视李含,很快就发现了李含的秘密. 这天,侍中 ...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颙消极平叛积极内斗,司马冏众叛亲离身死族灭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23篇 益州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之国,也是刘备建功立业的地方,对于晋朝来说有着特殊的含义,他们不可能不管. 由于益州属于司马颙的节制范围,平叛最终落在了他 ...
-
捋一捋八王之乱||~61~长沙悲歌(二)
虽然朝纲日败,司马乂仍思振作以勉强维持,他要解决的首要大事是平定蜀中叛乱. 蜀中叛乱,源于公元296年的氐人造反,略阳.天水等六郡几万家百姓流亡进入汉川.到汉中后,流亡的百姓上书朝廷,请求寄食于巴.蜀 ...
-
激荡四百年:东吴旧臣之后平定陈敏叛乱,北方再度狼烟四起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41篇 朝局稳定之后,司马越要开始解决司马颙了.他没有第一时间动用武力,而是先礼后兵,下诏征召司马颙为司徒. 尽管知道这不过是一个圈套,但司马颙别无选择 ...
-
激荡四百年:司马颙大败,司马颖惨死,司马越成为最后赢家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39篇 不料,祁弘等人前脚刚走,司马颙的部将马瞻等人重新集结,杀死梁柳后,和始平太守梁迈一起前往南山接回了司马颙,重新入主长安. 司马越任命的弘农太守裴 ...
-
激荡四百年:平定叛乱王统进徙戎论,贾南风图谋废黜司马遹
本文是长篇系列文章<激荡四百年>的第14篇 尽管西晋朝廷已到了病入膏肓之际,但还是有那么几个愿意干事.能干事的人,比如司空张华和中书令陈准. 在他们的强烈要求下,西晋朝廷终于派出了左积弩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