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作家】张兰洲:猪肉粉条大锅菜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60】

猪肉粉条大锅菜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小时候对猪肉粉条大锅菜的记忆犹深。在我们豫北平原这一带,谁家去逝了老人,或者谁家儿女结婚,不论是白事还是红事,猪肉粉条大锅菜都是一道压轴的硬菜。它那滚烫香软、谗人口舌的大众味道,永远都是人们心中的最爱和奢望。

猪肉粉条大锅菜,是一道极普通又大众化的菜品。在农村老家,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都是会做它。首先要选块五花肉、一捆粉条和上好的白菜几大棵,将粉条先用温水稍稍浸泡一会儿,再将五花肉、白菜洗干净。支上大铁锅,开始生火。锅热后,倒入花生油,放入花椒、茴香、十三香、葱花,稍炸放入切好的五花肉翻炒。待猪肉变色,淋上料酒、香油、酱油,把泡好的粉条放进锅中。最后,把切好的白菜均匀覆盖在粉条上,加入煮肉的高汤二大盆,使其刚好没过白菜,盖上锅盖中火慢炖个把小时即可出锅。

个把小时后,打开锅盖,一股扑鼻的香气瞬间萦绕整个厨房。这时候将锅底的火熄灭,刚才锅中还沸沸腾腾的热气,慢慢遁去。拿来勺子,将细白的瓷碗摆上锅台,一勺勺热气腾腾、香味扑鼻的猪肉粉条大锅菜盛满每个瓷碗。每人端上一碗,手攥两个馒头,往院中树下一蹲或找凳子坐上,一口菜、一口馍,吃得人直流口水,直叫人心里面舒坦坦的暖,味蕾上是十足的满足和带劲。

尤其是在瑞雪纷飞的寒冬腊月,能够吃上碗热气腾腾的猪肉粉条大锅菜,那心里面的满足感真是溢于言表,回味无穷啊!

特别是吃完酒席,再吃碗猪肉粉条大锅菜,既清洗了肠胃的油腻感,又使心里舒坦满足,何乐而不为呢?

小时候,在故乡老家母亲也经常给我们全家人做猪肉粉条大锅菜。每次炖猪肉粉条大锅菜,我都能吃上满满两大碗,二三个雪白馒头也伴之下肚。

后来,我长大上学参军转业回地方,妻子也经常做猪肉粉条大锅菜。妻子做的猪肉粉条大锅菜也十分拿手,但比起母亲做的猪肉粉条大锅菜火候上还是稍稍有些欠缺,永远比不上母亲做的那么老道,耐人寻味的香溢扑鼻!

猪肉粉条大锅菜,永远是记忆深处的一道美味佳肴!

往期精彩回顾:
【中州作家】张兰洲:乡愁记忆——阉猪
【中州作家】张兰洲:琐忆元宵节
【中州作家】张兰洲:母亲和那枚绣花银针
【中州作家】张兰洲:烤红薯
【中州作家】张兰洲:父亲和他的手工木箱
【中州作家】张兰洲:牛年元旦赋新篇
【中州作家】张兰洲:飘香的水饺,浓浓的母爱
【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秉烛夜读的那段时光
【中州作家】张兰洲:又是一年小雪至
【中州作家】张兰洲:娘的唠叨
【中州作家】张兰洲:游唱于乡间的二瞎子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颗粒归仓⑥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扬场⑤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割麦④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磨镰刀③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箍场②
【中州作家】张兰洲:故乡的桥
【中州作家】张兰洲:端午节的记忆
【中州作家】张兰洲:母亲的搓衣板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麦收的记忆系列——小满会
【中州作家】张兰洲:回荡在乡间的冰棍叫卖声
【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故乡的老物件簸箕

【中州作家】张兰洲:我那要强的母亲

【中州作家】张兰洲:奶奶的泡菜

【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故乡的老物件竹扒子

【中州作家】张兰洲:清明时节忆岳父

【中州作家】张兰洲:三月再见,四月你好!

【中州作家】张兰洲:怀念和父亲一起植树的时光

【中州作家】张兰洲:二月再见,三月你好!

【中州作家】张兰洲:母亲的那双老腿

【中州作家】张兰洲:儿时元宵节的记忆

【中州作家】张兰洲:一月再见,二月你好!

【中州作家】张兰洲:除夕守岁

【中州作家】张兰洲:又忆三叔

【中州作家元旦特刊】张兰洲:元旦贺岁书人生

【中州作家】张兰洲:千古奇人毛泽东

【中州作家】张兰洲:冬至的记忆

【中州作家】张兰洲:田野上燃烧的红色诗行——内黄尖椒

【中州作家】张兰洲:一枚顶针

【中州作家】张兰洲:一抹秋色

【中州散文】张兰洲:乡愁在秋雨中生香

【中州诗歌】张兰洲:祖国颂

【中州散文】张兰洲:豆瓣酱飘香忆母亲

【中州散文】张兰洲:挥泪写母亲

【中州散文】张兰洲:一张通知书,辛酸求学路

【中州散文】张兰洲:部队的年夜饭

【中州散文】张兰洲:怀念故乡的养牛人

【父亲节特刊】张兰洲:年逾古稀的父亲

作 者 简 介

张兰洲,笔名张思清,河南省内黄县井店镇张王尉村人。本人平时爱好写作,尤其擅长散文、诗歌、小说等,曾自创长篇小说《我的自传》一书,诗歌集《津门勤工草诗汇》,出版散文集《情系乡土魂》”。曾向《中国诗歌网》投稿散文、诗歌达300多篇<首>,现为北京文学传媒签约作家。
中州作家文刊编辑部
           顾问:刁仁庆   徐  文
                主编:张  静
         执行主编: 刘  娜   白长新
                主播:雅 晨
副主编:高宏民  杨存德  赵建强

审稿编辑:史锋华  袁荣丽  鲁光芬

《中州作家文刊》各基地选稿编辑:  

三朵(京浙沪)万七顺(江西浮梁) 张三杰(西峡)左德浩(南阳)赵金厚(山东)戴杰锋(河北)武华民(洛阳) 阿拉毛毛虫(郑州) 李改红(内乡) 周喻晓(安徽)   

 
主编微信:cgzjingjing
诗词投稿微信:18637700365
(0)

相关推荐

  • 大锅菜厨师分享《白菜猪肉炖粉条》超级实用的食堂菜品。

    大锅菜厨师分享《白菜猪肉炖粉条》超级实用的食堂菜品。

  • 【中州作家】张兰洲:想起故乡的桑椹树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88] 想起故乡的桑椹树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常年在津门工作的我,有一次去附近菜市场看到了摊位上堆积如丘的乌黑明亮的桑椹,一簇簇,一串串,鲜嫩欲滴.脍炙人 ...

  • 【中州作家】张兰洲:舌尖味蕾的记忆——柿饼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5] 舌尖味蕾的记忆--柿饼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农村长大的我,记忆中我们豫北平原这一带没有柿子树,要想吃到那甘甜软糯.表皮萦霜的柿饼,只有在春节过年时 ...

  • 【中州作家】张兰洲:故乡的鸭梨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71] 故乡的鸭梨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小时候,我特喜欢吃鸭梨.黄黄的鸭梨酷似一个小小的亚形胡芦,表皮上布满斑斑驳驳的小黑点,猛咬一口,又酥又甜.润嗓通肺 ...

  • 【中州作家】张兰洲:又是一年小麦黄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3] 又是一年小麦黄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在乡下老家豫北平原一带,一般是过了小满节气之后,田野里一望无垠的小麦由深墨油绿开始穗皮变黄.由于前段时间谷雨的 ...

  • 【中州作家】张兰洲:妻子的病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5] 妻子的病 河南内黄       张兰洲 一提到"病"这个字,大家似乎感觉到总有些怅然若失.张慌失措,总觉得有些难为情,触及到了心灵深处的 ...

  • 【中州作家】张兰洲:最爱故乡的豆腐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6] 最爱故乡的豆腐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只有秋天收割了田野里成片成片金色的黄豆,农家人吃豆腐的美梦才能变成现实. 秋高气爽,遍地丰收,瓜果飘香,秋韵秋 ...

  • 【中州作家】张兰洲:犹念母亲包的端午粽子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99] 犹念母亲包的端午粽子 河南内黄       张兰洲 五月五,又端午.念屈原,赛龙舟.秧歌扭,拉歌情.艾叶香,黄酒酿.糯米粘,粽叶青.母包粽,最是香.每年五月 ...

  • 【中州作家】张兰洲:乡愁记忆——阉猪

    --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751] 乡愁记忆-阉猪 河南内黄       张兰洲 小时候,农家人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一是好养,不论是刷锅水还是青草,放进猪槽犹如遇到山珍海味一般,一阵埋头猛 ...

  • 【中州作家】张兰洲:收麦琐忆

      中州作家,从文学到美学[No.804] 收麦琐忆 河南内黄       张兰洲 按季节推算,"小满过,麦陇黄.灌浆满,籽粒饱."一般过了芒种,小麦由微黄变金黄,麦籽由绿变黄.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