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黄学刚作品丨春到江南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初语阅读

初语阅读——西散原创高端平台

初语阅读——中国原创精品散文基地

初语排行榜——中国原创精品散文风向标

四月的江南,百花盛开、百鸟争鸣。仲春的天气,既退去了初春的寒意,又没有暮春的燥热,宜人的气候,迷人的景色,正是人们外出踏青,或者远足旅行的最好时节。

而江南,素来是许多人旅游目的地的首选,特别是这迷人的春季。乾隆皇帝一生之中,六下江南,就是很好的例证。

自古以来,以苏杭为代表的江南,有多少文人墨客,用诗文或画作,不惜笔墨来描绘它。“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对江南最好的褒赏之一。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担任过苏杭二州的刺史,在江南主政一方,在其调任至都城洛阳府多年,仍对江南念念不忘,晚年写下了《忆江南》的千古绝句,“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江南之美,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水是江南的灵魂。自古以来,江南地势平坦,水资源丰富,但也是一把双刃剑,合理利用,可以造福百姓,治水不利,则容易形成水患,危及人们生命财产。古人的智慧,把江南的水资源运用到了极致,既兴修了京杭大运河,也开挖了许许多多的大小河流,小河连大河,大河连着江海,犹如人身上的毛细血管,条条连着心脏。村庄临河而建,人们临水而居,河道多了,为了便于出行,古人修建很多的小桥,逐渐形成了小桥流水人家的自然景观,这些河道,既便于农田灌溉,也便于船运,既兼顾了防洪抗旱的重要功能,也能养些鱼虾,丰富人们的餐桌,可谓是一举多得啊!

时至今日,早已现代化的江南,许多的建筑依然沿袭了古人的做法,一座座高楼临河而建,有些小区周围没有河流的,还要特意开凿一条人工河。河流的堤岸,还会种上一排排整齐的杨柳,或者一些观赏花木,既是为了固堤,也是一种景观。现在的河流,连接入江口处,都修建了一座座漂亮的排涝站,一旦汛情来临,启动排涝系统,城镇、田野里积水,就会很快排放到江中,快速缓解灾情,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

古代诗人高鼎《村居》的“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里写到“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都写到了过去江南春堤的美景。现在的江南春堤景观带,依然是人们业余休闲的好去处,在花木丛中的径道上,边健步、边赏花,呼吸新鲜空气,享受着天然氧吧。只是河道、河岸的风景,过去与现在,岂可同日而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时代变了,风景也在变,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了。

春和景明的好天气里,每逢节假日,在城里居住久了的年轻人,带上一家老小,自驾到户外附近的水乡古镇游上一圈,让自己放松一下心情,让孩子了解一些历史人文,让老人出门活动一下筋骨,是再惬意不过的事情。节日的公园里,小孩拿着各式的风筝,放开长长的线,迎风招展,带着天真的笑声,飞向高空,与白云作伴。爱好音乐的人,带着简单的话筒音响,到湖心的亭子里,或者广场的一角,一展歌喉,直播献唱,引得路人驻足观望。有的小情侣,将吊床连接到树上,晃荡着听着舒缓的音乐。也有的年轻人,在空旷的草地支起帐篷,疏懒的躺上一会。老年人或站或坐,在健身器材上,扭动着身子,活动着手脚。还有些男女青年,约上三五朋友,带上烤具,择一块开阔之地,来一个野外烧烤,吃着、聊着,纵情的拍着时下流行的抖音,发到朋友圈,跟亲友们分享快乐。

徜徉在明媚的春光里,闲暇之余,我的爱好是单独或者邀上三两好友,带上速食、茶水和钓具,早早出门,找一处幽静的堤岸,轻松的放线垂钓,如果遇到鱼情好,兴致高,中饭就地解决。钓鱼的人,只要来到河边,坐下来看着河里,眼睛盯着忽起忽落的鱼漂,生活中烦心事,就会忘得一干二净,偶尔与钓友们谈论的,也是关于一些钓鱼的技巧。宋代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写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真正爱好垂钓之人,垂钓之意也不在鱼,在乎一湖春色,在乎修身养性也。其实鱼获多少,并没那么重要,面对一河碧水,人会变得很开心。鱼获多的时候,随身掏出手机,拍些照片,发给朋友们看看,把钓到的鱼,给大家分享,才是最最开心快乐的事。

春风春雨,是春天的使节,暖暖的春风,吹醒了大地,吹绿了河堤,吹醉了游人,给大地换上了漂亮的新衣。而不经意间的春雨,给万物送来了琼浆玉液,时不时的给大地来一场沐浴。

江南的春雨,轻轻地,柔柔地,如烟如雾如尘,河水漾起细细的波纹,沿河吐着嫩芽的花木,尽情地吮吸着天赐的玉液,像一个个薄施粉黛的少女,在斜风细雨中曼舞。地面上的小草,像涂上了一层酥油,感觉润润地,滑滑地,如一张张绿色的地毯,古代诗人韩愈的诗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的是不是此时的景象呢?遥想在古代的江南,小桥流水旁的民居里,家家户户炊烟袅袅,美丽的村姑,一手撑着油脂伞,一手提着菜篮子,行走在烟雨巷道里,天使般的小燕子翩翩而至,衔着春泥轻快地飞来飞去,筑起幸福的爱巢,那该是一幅多么美丽的烟雨江南图画。

今天,在烟雨江南的春季里,人们的生活依然忙碌。清晨,街道上的上班一族,有开汽车的,也有开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的,还有脚步匆匆的,忙着去赶公交车的,行人中,有人带着雨具的,为了遮风挡雨的,也有人不带雨具,在烟雨中尽情享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意境。走进公园,一条条弯曲的栈道旁,是一片片碧绿的草坪,白色的梨花、红色的桃花点缀其中,让人感觉特别清新。

与冬天的枯枝败叶相比,春天到处都是姹紫嫣红,鸟语花香。特别是雨后的春天,红花绿草娇翠欲滴,到处生气盎然,处处孕育着新的希望。

春到江南,到处如诗如画;春到江南,到处充满生机。我喜欢醉人的春色,更喜欢盛世的江南。


作者简介:黄学刚,原籍湖北黄冈,昆山市作协会员,昆山市陆家派出所工作。热爱写作,作品散见于《中国创新文学网》《中华文学》《西散原创》《苏州日报》《麻城官微》《菉溪》等报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