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买捷径?年轻人的职场美梦不便宜

“你的同学都进大厂走上人生巅峰了,而你却连简历筛选都过不了。”

无论是谁听到这句话,心头的焦虑与紧张就会在一瞬间被放大到难以喘息,尤其是那些没有名校学历傍身的普通人。贩卖焦虑从来是一门好生意,拿捏住人性的弱点,利益就招手即来。7月份,有关付费实习、天价内推的话题又冲上微博热搜,短时间内累计阅读1.6亿。

如今正是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实习就业敏感地刺激着大批毕业生脆弱的心理防线。实习经历有多重要?

根据中国青年网不久前发布的调查数据,有76.29%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实践与工作经验是就业中令人困扰的事情。因此,花钱买一段实习经历越来越受焦虑的大学生们追捧,尽管被割,也乐意变成一棵韭菜。

近几年,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水涨船高,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2021年高校毕业生总规模预计达909万人,同比增加35万人。就业压力大如山,知名企业实习经历似乎是走上人生巅峰的一个重要筹码。

在不少网络平台上,诸如“阿里远程实习一万五”、“字节跳动三万包转正”的字眼络绎不绝。可悲的是,在这种隐形的“潜规则”面前,不少学生妥协并迎合。

人在大厂,兼职“内推”

从2020年开始,公司破产关门与裁员降薪就劈头盖脸地朝着打工人奔袭而来,有庇护能力的知名企业就成了毕业生与职场人士纷纷向往的一隅天地。据悉,一些大型企业的求职邮箱会定期机器筛选简历,内部员工推荐比直接投递简历的成功率要大很多。

而有意思的是,不少公司为了降低招聘成本,也在默许鼓励内推这种方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字节跳动,有媒体曾经报道过,字节有员工一年成功内推600人,奖金高达30万。无独有偶,腾讯的员工半年内推成功几十个,累计奖励5万元,就连米哈游的岗位内推的奖金都是5000元一位。

在脉脉职言区,有网友透露快手内推K3级别的奖金是10000元,腾讯内推P9级员工是6000元、滴滴内推奖励根据职级从4000元到60000元不等。

诚然,互联网大厂在职场选择面前向来有不服输的底气,与此同时,大厂的人员招聘需求也居高不下。以字节跳动为例,此前字节跳动在一年内放出4万多个工作岗位,疫情最艰难的时候也有1万多。

求职者踏破门槛,可惜有被现实条件的桎梏挡在门外,“你要是真的去腾讯实习的话,网申咱们学校都过不去,因为最低只要985。”当学长对自己这样说,才读大一的杨舟(化名)就开始感到焦虑。

这种情况下,内推就成了最便捷的一块“敲门砖”,既是花钱也心甘情愿。

坦白来讲,内推原本是一个企业约定俗成的招聘制度,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有效地节约时间与资源成本是核心原因。根据猎聘发布的《2020年四季度人力资源趋势报告》,内推招聘渠道在互联网企业中占比高达31.9%。

有些大厂中的高职级内推渠道占比甚至有50%以上。但逐渐地,内推不仅变成大厂员工兼职的财富密码,还变相地便宜了那些所谓的“第三方”黑产。

事实上,内推灰产最开始是猖獗于金融行业,2018年,有网友曝光要价数万元的实习内推,甚至还有金融机构内部员工直接将自己的项目资料“分享”给购买者以美化求职简历,一份项目的价格约为6000元。

在网上有一张广为流传的“付费实习表”,最贵的投行与咨询行业一份实习机会的标价高达四五万,快消公司与互联网大厂则在两万左右。网络上不少号称自己有大厂实习资源,并明码标价的商家,在淘宝上,一家名为“求职小叮当”的店铺,根据实习的公司与岗位不同,内推的价格在2万到4万之间不等,且月销量超过400笔。

付费内推愈演愈烈,逐渐偏离了很多企业的本心,跑路的中介机构也比比皆是。2018年,多家金融机构集体发生抵制付费内推行为;2020年8月份,腾讯官方声明从未与第三方合作过内推业务;中信证券、安永、德勤也紧随其后。

可惜谁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何况沉浸在美梦里的不止牟利者,还有那些急于踏上捷径的学生。

这届年轻人还在向往“围城”之内?

从去年开始,打工人们就不经意地发现各大通勤场合刮起一股大厂工牌风,无论是地铁公交,还是高铁机场,人潮涌动中总是有一张张工牌与你擦肩而过,甚至都异化成了一种社会“身份”的象征。

在网络上,有关大厂工牌的段子令人啼笑皆非,例如字节工牌可以当银行卡刷、腾讯工牌能让丈母娘倒贴彩礼、美团阿里登机口有限登机等等……尽管都是调侃娱乐,但不可否认,工牌已经成了打工人的privilege,至少高傲尽数体现。

以被称为工牌顶流的“字节跳动”为例,淘宝上字节的工牌销量高达1000份。历来以凡尔赛出名的小红书上,字节跳动的相关实习笔记高达1万多条,面试经验笔记有3000多篇。如果将职场比作金字塔,互联网大厂似乎就站在塔尖俯瞰众生。

2019年,58同城发布《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调研综合报告》显示,互联网行业位居大学生求职榜首,有24.38%的学生认为行业发展空间巨大。《2021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IT、通信、电子、互联网以超过四分之一的选择占比,成为毕业生最期待从事的行业。

另一方面,早在2018年开始,创投市场融资投资金额大幅度缩水,资本寒冬如期而至,再加上2020年黑天鹅过境,创业公司缩水,普通企业折戟,大厂依赖时代所产生的安全感对求职者的诱惑力日渐加强。

当然,除了付费实习这类捷径,多数人还是选择走正常“流程”。这些年,互联网大厂的笔试难度在每年毕业季都会被学生当成自嘲的热度话题。西安某大学2021年的应届毕业生张宇整个大学生涯都在刷国内5家大厂的线上模拟题。

其中,笔试环节以其难度高、题量大劝退不少求职者。据悉,诸如“平成四大歌姬包括哪些?”、“陈赫与陈凯歌是什么关系?”、“1976年发生了什么?”等等一系列堪称诡异的问题屡见不鲜。

根据大学生互联网职前教育平台“互联派”在2019年发布的《互联网秋招笔试到底有多难?》中显示,互联网公司第一轮笔试的通过率通常在20%以下,每年将近有80%的同学败在笔试上。

可以想象,大厂笔试又是一门稳赚不赔的好生意。2020年,央视财经报道过,部分电商平台与社交媒体上为求职者提供笔试代考服务的商家不胜枚举,每小时收费在300元到500元不等,“包过”“正确率超80%”的字眼也明显地打在宣传页面上。

2020年秋招数据显示,考生在线笔试的作弊率高达14%。当然,代考的风险也在共生,据新京报报道,大厂笔试一旦发现代考将会取消考试成绩,人员名单也会被内部系统记录。可尽管如此,眼见入职大厂成为当代年轻人获得优越感的最直接方式,只要能进,便可无所不用其极。

请回答2021,年轻人到底想要什么?

当内卷与躺平裹挟着情绪开始在年轻人的朋友圈里弥漫时,价值实现就被屡屡提及,网络上也充斥着大量贩卖焦虑的文章,从热搜到头条,年轻人的奋斗选择逐渐成为公众茶余饭后的热点话题。

大佬们一方面费尽心思地诠释内卷的新概念,另一方面又苦口婆心地批判躺平,总之,年轻人的状态被顶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无论如何,焦虑已经席卷而来,躺平何尝不是极度内卷后的最终结果。

智联招聘官方数据显示,有94.9%的人会不定期地出现职场焦虑,而焦虑横行之下,不断流失的安全感与对自我价值的无限怀疑就随之而来。这届年轻人到底想要什么?这一点或许是整个大环境共同的疑问。

单纯就职场而言,年轻人的维度要求越来越宽泛。根据最新的《2021年春招市场行情周报》显示,有61.2%的大学生在选择工作时会更加注重企业文化与员工福利,52.0%的大学生喜欢劳逸结合的工作,而43.5%的大学生则会选择稳定一点的工作。

从某种角度来看,这届年轻人在职场上的态度由理想情怀逐渐向务实转变,例如,有35.78%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待遇稳定的国企,而民营企业的吸引力只有25.59%。创业公司与小微企业相继出现招聘困难,有差不多48%以上的大学生会选择入职100到1000人规模以上的企业。

这或许就是为什么不少大学生挤破头都要进大厂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源源不断流入职场的毕业生对大型企业趋之若鹜,这可能间接地造成了部分人眼高手低。从去年开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就大幅度缩减,2020年应届生规模高达875万,有70%以上的毕业生没有签约企业。

华南理工大学某专业曾经公布过一组数据,截止去年5月份,该院的本科生就业率只有23.17%。诚然,去年有外部因素的限制,但是坦白来讲,这届年轻人的就业观已经与常规意识有了本质的区别。

体面又稳定是就业过程中最频繁提及的词汇,无论是付费买实习,还是下班也要戴着工牌,年轻人对站在金字塔尖上的企业本身就有仰望欲。转身对那些看起来并不怎么“体面”的工作嗤之以鼻。

此前,人社部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数据显示,营销员、服务员、客服、房地产经纪人等都是年轻人敬而远之的职业。

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学生会用其他方式逃避现实,例如考研就是学生延续象牙塔生活的好去处。据公开资料显示,2021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为377万人,比2020年增长36万人,历史上第一次突破350万人规模。

当然,我们无法抛开大环境,过分苛责年轻群体对高大上职业的追逐,但这种就业趋向也不得不让人怀疑,在光鲜亮丽的职场梦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不可估量的隐性损失。

锦鲤财经,深度有趣好运气,公众号:jinlifin。本文为原创文章,谢绝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0)

相关推荐

  • 中国作家称互联网大厂和机械流水线没有区别?

    陈经 亚洲视觉科技研发总监 13小时前 作家不懂互联网,不懂科技,看不出区别情有可原,不要因为偶尔的出位言论看不起作家 1. 作家还是很厉害的,能写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拍成影视剧.用自己的观点看工位上的 ...

  • 只有黑话,才能拯救互联网人

    最近,一鸣同学在字节年会上怒斥了公司报告中的"互联网黑话"现象,我看了一眼他举的例子,整个人当场就被生态化反了: 给大家念一段我用咱们双月会材料里摘出来的词,拼凑出来的一段话: 过 ...

  • 为什么宣称自己“年轻化”的公司,才最可怕?职场人跳槽荐读

    网友可正可负说:"刚毕业那会儿,觉得一个公司年轻化是极大的优点,现在看到公司里除了保洁和高层领导,没有中年同事,极其可怕." 当年职场主力军,80后的一代人,如今最大的一批也已经超 ...

  • 我们和3位互联网大厂的姑娘聊了聊:女性要如何冲破职场的天花板?

    舍予兄  · 6小时前 关注 职场上升级打怪这条路,大厂的女性们怎么看? 在职场,男女拥有对等的发展机会吗? 同样的问题分别问男性和女性,答案截然不同.对于大部分女性来说,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女性要想 ...

  • “我35岁还没考上编,人生被判了死刑”

    今天问大家一个问题. 「是应该留在北上广,还是回老家找个稳定工作?」 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国庆假期开始之后,很多人都回家探亲了. 于是最近她姐的后台,频繁有人留言,找我要建议. 该不该进体制内?该 ...

  • 我,35 岁,要不要离开大厂?

    小编: 梁萧 发布: 2021 年 10 月 20 日 文 / 金玙璠 吴娇颖 苏琦 来源:开菠萝财经(ID:kaiboluocaijing) "35 岁请离开,大厂认真劝退高龄员工!&qu ...

  • 互联网行业还是好选择吗

    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我交流,说他刚拿到一家互联网企业的Offer,年后去实习,等实习期结束,大概率能入职. 他还没去呢,就犹豫起来.最近互联网公司负面新闻太多了,对他产生了心理冲击,他希望找我聊聊, ...

  • 重回大厂996的年轻人:还是先搞钱

    全现在,全球青年精品资讯 作者丨徐龙江 编辑丨杨迪 他们曾经离开互联网大厂,可是再次面临职业选择时,却发现他们内心的天平还是会倾向于互联网大厂. 提到"996"工作制度时,是不是每 ...

  • 年轻人为什么会困在大厂的围城里?

    钱钟书说: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再配上小说<围城>崇高的历史地位,于是"围城"常被拿来形容"进进出出"之类的情况:皇宫是围城 ...

  • 大学生“天价实习”,别让就业焦虑昏了头

    "19998元冲刺大厂offer""1对1服务,世界500强名企实习内推"--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发现,在淘宝.小红书等网络平台,这样明码标价的实习机会随处可见, ...

  • “花钱买实习”,别再让大学生掉坑了

    文 | 沈彬 "两三万元的实地实习,五六千元的远程实习",谁能想到如今去大厂实习,居然有人开出了这么高的价码,但这不是实习工资,是去买实习的机会和岗位付出的代价."花钱买 ...

  • “第一份高薪实习,我差点被骗4000块”,职场第一步有3点你需要了解

    领英LinkedIn23小时前 关注 第一次尝到被"坑"的滋味 拿到某互联网大厂的Offer后,小雨在三天之内退掉了深圳的出租屋,定下了北京的新房.把行李打包之后,在地址栏填上&q ...

  • 校招为通过大厂笔试,花300元找枪手

    一般大厂笔试题都是行测题+专业笔试题两部分,专业笔试题往往复习起来容易,资料也可以轻松得到,而行测部分是以后工作中用不到的内容,面试官也不会问,所以很多人不愿意花时间去复习,而直接选择代考. 虽然笔试 ...

  • 跳出求职看求职

    校招是我们从校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个人各有各的难,也各有各的欢喜.由于我的专业与互联网无关,因此我基本没有任何资源可以依赖,独自探索也走了很多弯路.对于我的校招来说,可以分为两个 ...

  • 00后向往职场中乘风破浪

    00后向往职场中乘风破浪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03-29 08:25 X 超八成大学生看好互联网行业,六成会因工作太简单辞职 00后向往职场中乘风破浪 "眼前一亮." 赵亦敬 ...

  • 挨了职场第一顿毒打后,我的“年薪百万”梦醒了

    字母榜4小时前 关注 毕业时觉得找工作很容易,现在能找个3.5k的就不错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字母榜"(ID:wujicaijing),作者:邢思远,编辑:赵晋杰,36氪经授权发 ...

  • 互联网大厂offer:900万毕业生的春招“围城”

    Tech星球 微信公众号 | Tech星球 聚焦互联网前沿科技39分钟前 春招中的大厂梦,年轻人的新"围城"? 2021年高校应届毕业生达909万人,创下历年新高. "秋 ...

  • 跨专业实习真的很难找吗?我悄悄地潜入媒体行业了解了一番...

    年关将近,最近不少同学觉得这么咸鱼躺下去终归不是办法,于是想要寻找一份新闻传媒相关的实习来历练和成长自己. 结果找了个寂寞. 据我观察,我身边这些两只脚踏进社会,尤其是辛苦劳作一整年的传媒人,这个节骨 ...

  • 给互联网大厂投一圈简历,只有搜狐发来面试邀约

    应届生们投递简历热度最高的企业前十名都是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腾讯.阿里巴巴是热度最高的三家企业. 作者 | 刘永强 编辑 | 石    灿 从2020年6月起,我就开始着手2021届校招.为了能找个 ...

  • 35岁就要被优化走人?数据告诉你别小看我们这些中年人

    35岁,是否就是社畜生涯的死期? 大厂里,四十以上的中年人都在哪里? 这拷问灵魂的两个问题折磨着大厂打工人. 每个人都有35岁,不同的是到了35岁,你是管理人,还是被管理? 抑或更可怕,被清理? 各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