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考古界反复质疑“夏朝”, 中国人依然深信不疑? | 文化纵横

(0)

相关推荐

  • 中国历史悠久但却少有念念不舍的旧包袱

    汉心: 中国文化哲学重人事而轻物理,由做法决定想法,先有事实和经验的总结而后才有理论抽象和应对之策,西方重物理而轻人事,由理念或想法决定做法.现代不少知识分子也跟风搞形而上学,迷信纸上教条和制度决定论 ...

  • “天下体系”理论不可取

    原载<史学集刊>2020年第4期--国际关系研究的"历史路径":概念与体系笔谈. "天下体系"理论不可取 马卫东 (吉林大学 中国史系, 吉林 长春 ...

  • 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编者按] 中西方文明比较,是个绵延于近现代中国历史中的常见话题.自1840年中国被西方打开国门,面对强势的以工业化为表征的西方文明,有为的中国人便不断以西方为参照,试图寻找中国富国强兵的根本之道. ...

  • 《天下的当代性》| 徐玲解读

    关于作者 赵汀阳,中国当代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在哲学界的江湖地位很高,他被认为是当代最具原创思想的中国哲学家,有人把他比喻为中国的哈贝马斯.不过,也有人说他在学术上过于&qu ...

  • 汉学||为何考古界反复质疑“夏朝”, 中国人依然深信不疑?

    本文来源:文化纵横 历史的开端从来都不是自在的,而是一个由后代不断确认的起点.历史上,当中国人选择夏.商.周三代作为文明历史的开端,"三代"就成为构成中国文明主体性的重要内涵:在中 ...

  • 为何考古界反复质疑“夏朝”,中国人依然深信不疑?| 文化纵横

    文化纵横 ✪ 张志强 |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导读]自实证化的现代考古学和历史学进入中国后,夏朝在中国历史上是否真实存在,成为一个疑问.于是,对于中国文明史的开端应该从何时算起,就变成一个聚讼 ...

  • 为何考古界反复质疑 “夏朝”,中国人依然深信不疑?

    (何尊及其铭文) 文化纵横--致力于中国文化重建和价值重生 原标题<"三代"与中国文明政教传统的形成> 历史的开端从来都不是自在的,而是一个由后代不断确认的起点.历史上 ...

  • 地球上破事这么多,中国人依然仰望星辰大海!

    4月29日上午11时22分30秒,在万众瞩目之下,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成功将我国空间站的首个舱段--"天和"核心舱准确送入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本来一个好好的航天发射活动 ...

  • AKB48的10年赈灾活动,面对质疑声音,依然坚持奉献爱心

    2011年的今天,日本东海岸发生有史以来最强烈的一次地震,史称"东日本大地震".当时距今的十年间,有一支偶像团体,风雨不改地探访不同灾区,至今已经探访了108个地方,举行了78次的 ...

  • 被考古界肢解的夏朝文化

    (作者系菏泽市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潘建荣) 在中国先秦文献中,禹夏王朝是一个真实存在的第一个王朝,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夏王朝定格在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合乎文献记载的.但长期以来,在中国考古 ...

  • 百善孝为先,中国人的孝道文化,原来是受这本书的启发

    <诗经>展现人间真挚的情感,而一切情感的源头在于亲情. 亲情包括夫妻.父子.兄弟之情,又以父母的慈爱与子女的孝顺为核心. 有关亲情,<诗经>中最为动人的是<小雅·蓼莪&g ...

  • 为什么中国人答话时, 要么含糊, 要么不说实话? | 文化纵横

    ✪ 李景汉 [导读]李景汉先生是中国早期社会调查最具代表性的学者之一,被誉为中国社会调查运动的先驱.社会调查的拓荒者.现代社会调查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社会调查是他一生学术工作的主轴,他一生所从事的社 ...

  • 苦雨闲谈 | 读萧功秦老师《中国人如何重建文化自信》有感

    文化自大和文化自卑可能是同一回事 如果对中国人自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直至改革开放后的文化心理演变进行梳理的话,也许能得到的一条粗略线索是:自大--自卑/自虐--自信重建.起初的自大,是来自于中华文明自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