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10公里只用50分钟,我这样的成绩能跑马拉松吗? 2024-06-17 08:20:15 估计是因为近期马拉松比赛逐渐变多,最近很多粉丝在后台向我们提问:“跑10公里只用50分钟,我这样的成绩能跑马拉松吗?”“10公里跑步花了1小时,并没有很累,可以跑马拉松吗?”“平时只跑过五公里的人(跑完不是很累),能报半程马拉松么?”……近年来参与马拉松的人数越来越多,这让人产生了一种错觉,似乎谁都可以参加马拉松。假如放在十多年以前,是很难想象的。因为无论是专业选手还是普通大众,如果要想完成一场马拉松,对身体和心理都是一次极大的考验。如果只是通过5公里、10公里成绩就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跑一场马拉松的身体素质,似乎过于草率。那么参加马拉松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能力,对于身体是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呢?为此,奥林匹克网站专门拍摄了一个视频来剖析马拉松运动员的身体特征,下面我们就以此为例简单分析下马拉松运动员体征。(本文以分析马拉松运动员为例,对于大众跑者,仅供参考。亦可通过对比发现自己与顶尖马拉松运动员之间的差距,从而针对训练。)德西蕾·林登此次测试的选手是德西蕾·林登,之所以会选择她,不只是因为她曾获得过2018年波士顿马拉松赛的女子冠军,最主要还在于她是一名美国本土选手。这在被黑人运动员统治的马拉松运动当中,显得非常另类。因此她的测试结果,对于其他肤色的人来说,也更具有参考意义。基本信息:德西蕾·林登,女,36岁。国籍为美国,身高155cm,体重:45KG。身体成分每一场马拉松比赛,对于参赛的选手来说,相当于背负着自己的体重跑完42.195KM。在这一点来看,完全可以称马拉松为一项负重运动。因此,体重大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不占有任何优势,体重越大消耗的能量越大,身体中多余的脂肪无疑成为了一种累赘,这也是为什么马拉松精英运动员都是如此精瘦的原因。此次测试所用到的脂肪测量仪器为双能X线吸收仪(DXA),它既可以计算出全身的体脂率,还能得到内脏脂肪组织(VAT)容量,全身骨密度(BMD)、静止代谢率(RMR)、全身肌肉含量等信息,并且得到的数据相当精确。而我们通常家用的身体测量仪应用的则是另外一种测量技术,叫做“生物电阻抗分析法”,容易受到电极数量和计算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只能测出一个大概数值,算不上精确。通过测量,德西蕾·林登的身体脂肪百分比为19.6。而大多数精英男性运动员的身体脂肪百分比为8,女性运动员的身体脂肪百分比为12。相比起来,德西蕾·林登的脂肪含量要略高一些,不过由于其运动的代谢水平也比较高,所以整体上并没有对成绩造成太大的影响。核心力量跑步中的动作相比其他运动项目来说,不算复杂,运动的过程也仅仅是将几个动作不断的重复。最难的地方在于要持续很长时间,保证动作不变形。尤其长达两个小时以上的马拉松比赛中,为了保证顺畅的呼吸,上半身的稳定姿态,避免躯干过多旋转,就必须依靠强大的核心力量。在核心力量测试中,将其分为前后两个组成部分。身体前侧部分是腹部肌肉(腹直肌和腹斜肌),后侧部分为下背部肌肉和臀部肌肉。>> 身体前侧肌肉耐力测试为:仰卧起身后的动作,屈膝坐在垫子上,背部挺直和地面成60度的夹角,双手在胸前交叉,放在肩膀上,保持姿势不动。>> 身体后侧肌肉耐力测试为:俯卧在长条板凳上,两腿并拢,髋关节放置于板凳边缘,臀部以上的身体部位悬空与地面保持平行,另外需要一个同伴按压测试者的小腿,保持姿势不动。根据两个动作维持的时间来测得肌肉的耐力水平。由于这两个动作并不像平板支撑那样众所周知,不太容易找到详细的测评标准。但因都是核心耐力的测试,也可以将平板支撑的测评标准作为参考。换言之,这两个动作保持的时间达到两分钟以上就可算作优秀标准。德西蕾·林登在两项的测试中,均达到了3分钟以上的时间,可以说极为优秀。下肢力量在下肢力量测试部分,用到的是纵跳设备。用来检测大腿,小腿以及臀部协调发力的水平。计算双脚蹬地后,身体腾空的高度。相当于测试下肢的爆发力,对于马拉松这种要求动作持续重复的项目来说,并不是很恰当。就如同她在测试中得到32厘米的成绩来看,如果放到篮球或者排球项目中,算不上非常优秀的成绩,然而对于一个马拉松运动员来说已经足够了。毕竟,在下肢肌肉耐力的提高,会对肌肉的爆发力产生负面影响。无氧阈无氧阈是指人体在递增工作强度时, 由有氧代谢供能开始转换成无氧代谢供能的临界点 (转折点) ,属于衡量马拉松运动员水平高低最为重要的数据。测试的过程中,会要求佩戴呼吸面罩来检测吸入的氧气和呼出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运动的开始以较低的强度开始,每隔一定的时间提高一点强度。所有的有氧运动,氧气是保障身体供能的必要条件。受到肺活量等因素影响,每个人在固定的时间内所吸入的氧气含量是有限度的。在运动强度较低的时候,需要的氧气含量较少,吸入的氧气量完全能够满足身体消耗所需。但是,运动强度提高了以后,需要的氧气量会随之增加。当氧气满足不了身体所需之后,身体便逐渐进入无氧代谢。无氧代谢难以维持较长的时间,产能的效率低,而且容易引发身体上的不适,例如肌肉僵硬,不愿意继续运动。德西蕾·林登的测试数据表明,她在无氧阈配速为大约为17km/h,坡度为1。那么理论上,她完全可以用17km/h的速度跑完马拉松,换算一下相当于2小时30分钟左右的马拉松成绩。对于女子运动员来说,肯定是一个好成绩。综合对比四种测试,无氧阈无疑是最难训练的一种,需要时间和耐心,当然也是很多人的瓶颈所在。如果经常参加马拉松,可以试着测试一下自己的这几项数据处于一个什么水平,看看与顶尖选手有多大的差距。#来,评论区聊聊 # 「你最好的马拉松成绩是多少?你觉得要具备怎样的身体素质才能跑马拉松?」 赞 (0) 相关推荐 初跑者应该如何科学训练? 马拉松属于周期性耐力项目,以提高运动员耐力水平为训练核心.运动员经过科学.系统的运动训练不仅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也可以轻松自如地驾驭比赛.实践证明,长期保持跑步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锻炼意志.陶冶情 ... 马拉松赛前一个月,该如何科学备战? 想要跑得好,科学备战不能少! 撰文/柳条 编辑/柳条 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下个月11月,马拉松比赛将进入一个高峰期,数场上万人的大型马拉松即将鸣枪开跑,不管是本周的锡马.下周的西马,还是之后的杭马 ... 48岁段奕宏跑10公里用时55分钟,直言跑步就是一种享受 都说男人过了40岁就会在油腻的路上越走越远,就连明星也鲜有例外,沙溢和沈腾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而避免中年发福,最好的方式就是规律运动.来看看48岁的段奕宏,你会发现跑步运动对一个人的形象外貌真的太重要 ... 跑10公里用时40分钟,这个成绩是什么水平? 在众多的跑步比赛中, 10公里应该最受欢迎的比赛类型. 这个距离对刚开始练习跑步的人来说相对友好,练习一段时间就能够完赛,而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对于那些想参加马拉松赛的人来说,10公里也是一个很好的测试 ... 7岁妹妹为给姐姐捐骨髓,增重到50斤,每天跑10公里 近日,一段 7 岁女孩为给姐姐捐骨髓每天跑步十公里的暖心视频引起网友广泛关注,视频中,7 岁的小女孩在妈妈的陪伴下绕着山东济南一广场一圈接一圈地跑着,只为了增强自己的体质,更好地为患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 “每天跑步5公里都是过度训练?那每天跑10公里、20公里的都是在吹牛咯?” 现如今,锻炼身体有益健康的观念已经逐渐被大家接收和认可.不过随之而来又产生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锻炼的量和强度是否合适. 其中最大的困惑便是,天天运动或者说每天跑一个5公里会不会造成过度训练?为什么有人 ... 早上起床双手这样捏一捏,比跑10公里步还管用,血管通畅、气色好。 人的手指对应有很多的穴位,比如大拇指上有三个相邻接的穴道,分别是明眼穴.凤眼穴.大空骨穴.每个手指上的穴位不同,按捏养生的功效就不同.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捏手指有哪些作用! 1.大拇指--眼睛 大拇 ... “我每天5点起床,跑10公里”:自律的人,都是如何培养好习惯的? 你有没有这样的疑惑: 明明享受到了运动.早睡早起带来的好处,也坚持了快1个月. 不是说21天养成一个习惯吗,为什么还是很难长期坚持一个自律的习惯? 原因是,一个人的意志力很容易被消耗. ... 每天跑10公里,对身体有害吗? 每天跑10公里,对身体有害吗?粗糙点说:无害.不仅无害,而且长期看,对身体健康和提升运动能力都有利. 不过在开始讨论前,需要先解决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你能跑10公里吗? 你能跑10公里吗? 在离开学校 ... “只跑10公里,这么热的天还要热身吗?” 不管是在北上广深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在三四线城市,我国的跑步人口越来越庞大.跑步这项运动,入门门槛很低,对于初跑者而言,只要一双跑鞋,一身运动服,就可以开始跑步了. 不过绝大多数跑者都是业余跑者,工作 ... 电动车半路上没电了咋办?只需打开备用电源开关,还能多跑10公里 随着如今私家车数量的日益剧增后,尽管车主们体会到汽车给出行带来的便捷性,但车主们却面临着道路普遍拥堵的问题.众所周知,尤其是在上下班出行高峰期,由于大量私家车同时涌入同一段道路后,就必然会造成道路大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