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能超脱物外而不为外物所伤害
相关推荐
-
《道德经》:保留对于事物的感知,收敛人生多余的情绪
一. 人可以有情感觉知,但不应该有"情绪". 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人之本性,但是在生活中,人通常因为情感延伸而生出多余的情绪,这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糟糕的一个状态,因为当一个人被情绪蛊 ...
-
【第三十八期:散文专刊《庄子:物来则应,过去不留》作者:滴水观音】
< 物来则应 过去不留> 作者:滴水观音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出自<庄子>第七篇<应帝王>,它的意思是事情来了, ...
-
识得妄心的当下,就是真心;物来则应,过后不留,就是开悟!
要见到妙明真心,才能知道自性的实相,才能知道为什么说"如如不动",妄心不也是心的性能吗? <楞严经>不是有说吗?真心在何处?心性是不二的,要真正理解了不二的深义,才能知 ...
-
交易,要以镜子为师,做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交易,要以镜子为师,做到物来则应,过去不留! 以交易为生,需要的是:对自己的一生,都要时刻警醒,控制,修炼,而不能有任何的放纵,需要一生的修行来跟自己人性中的贪婪,自私,懒惰,恐惧做,斗争. 以交易为 ...
-
心如明镜,物来则应,物去则灭
放下即是快乐,随缘就会心安. 放下,是一种生活态度, 是人生的另一种坦荡,一种成熟后的胸怀. 放下是无为而有为,无欲而有欲. 放下就是岸,岸就在你脚下. 随缘不是随便,而是顺其自然, 不躁进.不过度. ...
-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这才是正确的处事态度。
事未来而忧者愚,事已去而悔者蠢.为将来的事现在就开始忧虑,事情已经过去了,还念念不忘,烦恼不断,这是愚蠢的.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有事不惧不恼不忧,这事如果是好事,笑着面对.如果不好,也要告诉自 ...
-
有一种智慧: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温暖李健 - 似水流年 选自<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一辑>雪漠著什么是"涤除"呢? "涤"相当于洗衣服的洗.洗什么东西? 洗 ...
-
[夜读庄子.能让心灵闲适,也是有用之物
[夜读庄子.能让心灵闲适,也是有用之物] 作者:徐志频 <逍遥游>纪事: 老朋友惠子一天找到庄子聊天,惠子说了最近一桩苦恼事:魏王送给我一颗大葫芦种子,我随意将它种在家门口,谁知金秋时节, ...
-
物来则应,物去不留 |济语
任何事情的发生 只要我们认为它是突发事件 它就是 我们要认为它是常态 它就只是常态 无论发生任何事情 去解决就好了 为何要有那么多的情绪和不淡定 每一件事情的发生 实际上都在提供一个契机 让我们可以从 ...
-
庄子:物来顺应,物去不留,方为道心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01 人生应该秉持的最好状态是"物来顺应,物去不留",无论什么事情来到自己生命中,都坦然的接受,无论是惊与喜,都不会过度的排斥:当这些事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