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成语》第24集 成语天下。亦可用来备战成语飞花令:)

苏轼,不止被誉为词圣、诗神、苏仙,也是后人敬佩的成语大咖。

......................

L:磊落不羁、砺世摩钝、龙蟠凤翥、龙翔凤跃、龙飞凤舞、鸾鹄在庭

......................

【成语】: 磊落不羁

【解释】: 形容胸怀坦荡,举止不受约束。

【出处一】: 宋·苏轼《及第后谢秋赋试官启》:“不泥于古,不牵于今,非有苛碎难知之文,将观磊落不羁之士,使天下知文章诚可以致治。”

【出处二】:

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七/光芬楼夏敬观校本

营丘李成字咸熙,磊落不羁,喜酒善琴,好为歌诗

......................

王辟之(1031—?年),字圣涂,齐州临淄(今山东临淄市)人。北宋时期大臣。

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高中进士。宋哲宗元佑年间(1086—1094年),担任河东县(今山西省永济县)知县,曾“废撤淫祠之屋,作伯夷叔齐庙”,以“贵德尚贤”闻名,迁忠州刺史。绍圣四年(1097年),致仕还乡,著书立说,卒于家中。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

......................

未解之谜:王辟之、苏轼,哪位更早写出“磊落不羁”?难以考证。

......................

【成语】: 砺世摩钝

【解释】: 激励世俗,磨炼愚钝。同“砺世磨钝”。

【出处】: 宋·苏轼《议学校贡举状》:“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

【近义词】: 砺世磨钝

......................

【成语】: 龙蟠凤翥

【解释】: 指贤者遁世归隐。

【出处】: 宋·苏轼《水龙吟》词:“古来云海茫茫,道山绛阙知何处?人间自有,赤城居士,龙蟠凤翥。清净无为,坐忘遗照,八篇奇语。”

【近义词】: 凤翥龙蟠、龙盘凤翥

......................

【成语】: 龙翔凤跃

【解释】: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同“龙翔凤舞”。

【出处】: 宋·苏轼《告文宣王文》:“诡然如龙翔凤跃,纯乎玉振而金声。”

【近义词】: 龙翔凤舞

......................

【成语】: 龙飞凤舞

【解释】: 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出处一】: 汉·张衡《东京赋》:“我世祖龙飞白水,凤翔参墟。”

【出处二】:

天目山谶 佚名

天目山前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

海门一点巽山小,五百年间出帝王。

【出处三】:

宋朝·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出处四】:

宋·钱俨《吴越备史》-卷一/四库全书本

又郭璞著《临安地志》云..“天目山前两乳长,龙飞凤舞到钱塘。海门山起横为案,五百年生异姓王。”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纯。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闻喜)人。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建平太守郭瑗之子。

钱俨(937-1003),字诚允,本名信,五代时期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吴越王钱镠之孙,文穆王第十四子。

......................

点评:钱俨认为郭璞先写了“龙飞凤舞”。

......................

出题:郭璞、钱俨、苏轼,哪位更早写出“龙飞凤舞”?

答案:郭璞

......................

【成语】: 鸾鹄在庭

【解释】: 指鸾鹄峙立于庭。比喻子孙贤俊。

【出处】: 宋·苏轼《祭张文定公文》:“寿考之馀,报施亦丰。一子四孙,鸾鹄在庭,以华其终。”

【近义词】: 鸾鹄停峙

【成语】: 鸾鹄停峙

【解释】: 停:停留止息;峙:耸立。像鸾鹄一样停息和耸立着。多用以喻称他人子孙俊秀。

【出处】: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铭》:“退见少傅,翠竹碧梧,鸾鹄停峙,能守其业者也。”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