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辨治思路分享
相关推荐
-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膜样痛经.气滞血瘀方加味..哈荔田
10.痛经方治疗痛经 当归.川芎.生蒲黄.生五灵脂.枳壳.制香附.益母草各10克. 行气活血,散瘀止痛. 气滞血瘀所引起的痛经. *子宫后倾加生艾叶5克. *宫颈狭小加桂枝15克. *子宫内膜异位加血 ...
-
子宫内膜异位症 经方案例
申某,女,29岁,开封人, 4年前经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每次月经来临非用止痛类西药则不能缓解疼痛,近因同学介绍前来诊治.刻诊:痛经如刀割,经夹血块,倦怠乏力,面色不荣,头晕目眩,头沉,舌质暗夹瘀 ...
-
女性子宫内膜异位症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生育期的女性来说,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陌生.苏州国医堂的老中医万太保介绍子宫内膜异位症对于女性,尤其是生育女性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影响都是比较大的,而且该病复发率高,所以不仅需要治疗子宫内膜异位,还需要 ...
-
子宫内膜异位症,寒凝血瘀
当归 白芍 川芎 乳香 没药 元胡 蒲黄 五灵脂 党参 干姜 肉桂 炙甘草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郁瘀)..特色方..徐志华
16.子宫内膜异位症方 当归.丹皮.白芍各15克,黄芩.栀子.白芥子.香附.郁金.红花.莪术.三棱.延胡索.川楝子.制没药.八月札.徐长卿各10克.水煎服. 理气行滞,化瘀消痛. 主治子宫内膜异位症引 ...
-
姚梅龄 | 根治子宫腺肌症,厥阴血分阴阳错杂证解析及论治
编者按:本为源自姚梅龄老师讲课内容:妇人腺肌症"中厥阴寒热错杂证实案分析和问题探讨: 一.腺肌症 1.定义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内膜的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形成子宫腺肌病.当具有" ...
-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化瘀定痛方加减..蔡小荪
9.化瘀定痛方 炒当归10克,丹参12克,川牛膝.制香附各10克,川芎6克,赤芍10克,制没药6克,延胡索.生蒲黄各12克,五灵脂10克,血竭3克.水煎服. 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瘀滞引起经行腹痛,翻 ...
-
庞玉琴治疗月经病经验
庞氏清热祛湿化瘀周期疗法治疗湿热瘀结型抗精子抗体免疫性不孕症的临床观察 庞玉琴运用理气法治疗痛经经验 作者 卫向龙 张玉桥 +4 位作者 杨明明 <河南中医> 2021年第5期716-71 ...
-
补虚泻实治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治验 。
匡聘贤 原创 痛经之症,有虚有实.实者或因寒滞,或因血滞,或因气滞,或因热滞;虚者则有血虚,或气虚.实痛者,多痛于未行之前,经行过后则痛自减;虚痛者,多痛于既行之后,血去而痛不止,甚或血去而痛益甚.但 ...
-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辨治思路
诊疗心悟 王惠珍女科临证经验⑭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辨治思路 □ 王惠珍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 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两者均由具有生长功能的异位子宫内膜所致,是指有 ...
-
基于数据挖掘的王子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辨证与用药规律研究
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统称为子宫内膜异位性疾病,是育龄期女性的常见病.难治病.中医药治疗该病具有优势,但各中医妇科专家对该病的认识和用药特点不尽相同.王子瑜教授耕耘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70余年 ...
-
老中医倾囊分享:怪病、疑难病的临床辨治思路与秘诀
怪病疑难病辨治水平是衡量中医临床医师学术造诣和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尺度.畅达老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对怪病.疑难病不断进行观察.思考和研究.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有关于" ...
-
李源:浅谈癌症的中医辨治思路
中医药治疗癌症有很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治疗方法,传承数千年,但是,在目前的社会情况下,很难被理解.需要我们中医人深刻学习,积极的向群众们宣传中医药的特色和独特之处. <内经·经脉别论&g ...
-
宋兴治外感新久咳嗽辨治思路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宋兴为各家学说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医学术技术带头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潮祖教授学术继承人.宋兴长期深入研究伤寒.温病.温补等不同学派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 ...
-
【医门传薪】宋兴教授:外感新久咳嗽辨治思路
邓森涛 /四川省成都市获安堂中医诊所 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宋兴为各家学 说专业博士生导师,四川省中医学术技 术带头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 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陈潮祖教授学术 继承人.宋兴长期深入研 ...
-
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治思路——祛除络中之风
从文章<慢性荨麻疹的核心病机--"风邪">里,我们知道了,风邪入络是导致慢性荨麻疹的核心病机.那么,今天的文章,会继续为大家讲解关于--慢性荨麻疹的中医辨治思路. 对于 ...
-
头发(发白,发稀,发油)病证辨治思路与方法 – 经方派
一.血热化燥证 [病案示例] 邱某,女,21岁.近半年来白发明显增多,几经中西药治疗,则没有取得预期治疗效果,病人没有家族史.根据发白而枯燥,头皮干涩而痒,舌红,以此而辨为血热化燥证,遂用桃红增液汤2 ...
-
糖尿病经方辨治思路
真爱中医的你,一定要这么做. 中医书友会第146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中医书友会曾发过多篇关于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文章祝谌予:我治糖尿病,一个基本方,N个加减法"身痛逐瘀汤&q ...